杨光山+尹继彩
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培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利用历史史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历史有真实感,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还能提高学习效果。
一、利用有教育价值的历史史料进行德育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合理使用历史故事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听取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向往和热爱,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历史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例如,利用鸦片战争的历史史料和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有,在《京杭大运河》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历史的习题练习和知识点记忆,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历史课程的审美疲劳。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京杭大运河》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使用多媒体幻灯片,并辅助以隋朝时期的故事(隋炀帝绸缎裹树、三征高句丽、杨玄感病变等),让学生对波澜壮阔的隋末时期感到好奇。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迅速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欣赏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就会有效地提升历史教学的教学效率。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创造历史、创造财富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灵活地穿插一些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就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我国文明发展的教育,从而达到很好的德育渗透,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在素质教育改革下,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另辟蹊径地合理插入历史故事,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好历史故事的插入时机,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改革历史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形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合格的教师课堂模式应是优秀教师启智课堂,卓越教师演绎、唤醒学生灵魂的致合课堂。对于新教师而言就是要熟悉适合自己的经典模式,就像是习字一样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字帖,通过临帖而后出模。只有掌握课堂的结构要素,才能站稳讲台,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有的教师从事一辈子教育工作,上了几十年的课,也未必能够上出建模课堂。也有的教师一辈子也只停留在建模层面,也只是合格教师而已。优秀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素养,还要有灵活的教学素养和深厚的育人素养,所以课堂才能超越模式,闪耀智慧的光芒。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一个优秀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学科本体知识、人文大视野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条件性知识,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艺术。卓越教师必须有着深厚的学科知识底蕴,有着娴熟的教学技能,有着科学的理性思维,有着人文的大视野,有着人类乃至宇宙大爱的终极关怀,这样的课堂才能达到致合境界。
三、利用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德育渗透
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新课程实施后,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和教育性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历史教学的“专题”教育内容和活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专题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在某一方面强化德育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和素质。例如,关于民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学生对民国时期我国京剧的发展和戏剧广告的效果,都缺乏认识,通过利用历史史料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我国文化发展的民族文化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