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读书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参加科举考试,而要想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同样离不开学校。在明清两代,当时的最高学府,就是人们熟知的国子监。
明清国子监的“招生简章”
明清国子监(太学)对学生的录取程序比较复杂,样式也多种多样,总结起来,大致分为贡生和监生两种途径。
岁贡贡生是国子监最常见的“招生方式”之一。相当于我们如今的高考,考生按成绩择优录取。每年府学(相当于省一级)挑选2人,州学每两年选3人,县学每年选1人,从中择其天资淳厚、学问有成且二十岁以上者入国子监,就是岁贡贡生。《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便是以岁贡贡生的身份入读国子监的。
当然,岁贡贡生到达京城后,还要参加翰林院组织的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够入国子监读书,不合格者朝廷要予以申斥,并遣回原籍读书。
除此之外,还有遇到皇帝登基或其他庆典活动时加选一次的恩贡贡生;类似于保送生的拔贡贡生(国子监贡生中最受重视的学生);以“扩招”的形式进入国子监的副贡贡生;还有自费生——例贡贡生。
监生则主要有恩监监生、荫监监生、优监监生、例监监生等,这些大都是通过特殊途径或特长进入国子监的。
除了從全国各地选拔上来的生源以外,明清国子监中还有来自琉球、安南(越南)、暹罗(泰国)、朝鲜、俄罗斯等地的留学生。
进入国子监只是一个开始,国子监紧张的学习与严格的考核制度才是对学子们最大的考验。
修够学分才能毕业
国子监的学习内容自然是以国学为主,明代的生员们进入国子监,依照成绩被分为三等,如果学生修习完《四书》的主要内容,便可以进入正义堂、崇志堂和广业堂学习。一年半之后,学业有成者可以进入修道堂和诚心堂学习。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便可以升入最高班级——率性堂了。
进入率性堂后,学生开始实行“积分制度”。其方法是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试本经义一道”,第二个月则“试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个月则“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两条”。每一次考试优异者,得一学分,稍有欠缺者得半分,非常差的则不得分。每一年如果能够积满八个学分,便具备了“毕业”的标准,不及格者还要“留级”。
严格的考勤与考试制度
洪武十六年(1383年),国子监出台了“画圈积分制度”,相当于我们的课堂点名。画够七百个圈,方能够有升入率性堂的资格。
国子监的请假制度也非常严格,对在监读书的学生基本上实行“封闭管理”。如果确有事情需要请假,则需要直接向祭酒(校长)申请。
明代国子监内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按照洪武十五年(1382年)所颁布的国子监《学规》的记载,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放假两天,其余二十多天基本上都是老师讲课,之后学生背书,在背书的基础上老师还要进行复讲。如此三个环节反复进行,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的背书都要有相关记录,而老师也会根据这些记录对学生进行相关考查。
清代国子监的学生,在每月的十五日,要进行“大课”,相当于现在的“月考”。这一天所有监生要在清晨集合,点名工作结束后开始考试。考试内容分为四书艺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考试时间是一整天,傍晚时分交卷。清廷明文规定所有考生均不发给蜡烛,也就是说日落后便无法继续答题,必须要交收卷了。
考试期间的伙食由学校提供,并且校领导会亲自检查伙食的质量,如果质量不佳便要对厨师进行责罚。
考试评卷工作结束后,会在第二个月的初一公布成绩。成绩公布之后便是试卷讲评工作。清代的试卷讲评和我们今天的不太一样。在教师对试卷的重点难点给学生进行全面讲解之前,首先一个环节是学生之间互相传阅试卷,这样可以充分吸取高分考生的长处,以便用于自己下次的考试。所有试卷传阅讲评完毕后要统一收回归档,作为档案资料保管。
当然考生们除了每月的大课(月考)之外,还有司业(教学副校长)主持的每月的教学质量监测,即老师每月组织的“模拟考试”,考试仿照“大课”的模式出题,考生也按照大课的标准作答。除此之外,还有类似于如今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的“旬考”,即由祭酒或司业命题,考查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奖学金与生活补贴
国子监的学生每月都要进行月考。考试成绩共分为三等,其中“一等奖”的第一名会有1两银子作为奖学金(约合200元左右),而如果三次考试都没有进入到三等的行列,便会被国子监开除。
自雍正年间始,国子监开始给学生发放补贴。每月发放补贴时,学生都要点名领取,日期定在每月十五日“大课”的这一天,这实际上也是老师查考勤的一种方式。如果你不来参加月考,这个月的补贴就要打水漂,而且你还要接受“记过”处分。如果三次不来参加月考,你便会被学校除名。
如此严格的制度照样有人“以身试法”。道光年间,国子监领导点名点到率性堂内班监生“范建中”时,有两个人同时答“到”,这下麻烦大了,当时领导便责令率性堂教师追究此事,经查两个人都不是被点的本人。其中一个叫吴植之,一个叫汤世绾,都是来替范建中冒领补贴的。结果不但补贴没领到,三人还同时被国子监开除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