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敏
建筑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思想。把建筑引入历史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不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而且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建筑引进高中历史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建筑的作用。
一、运用建筑资料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建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确地运用建筑资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先向学生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建于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真的是纯铁打造的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这种材料又是什么时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呢?这样就利用学生在关于埃菲尔铁塔方面知识的盲点,巧妙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二、运用建筑资料教学,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重难点,要突破这些重难点并非易事,而建筑资料的引进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节课中,君主专制的加强是这一课的重点。我是这样突破的:向学生展示两幅建筑图片,一幅是《明朝内阁大堂旧址》,另一幅是《清朝军机处内景》。我向学生说明:明朝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这样,通过这种直观的形式,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一重点的理解。
再如,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节课中,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是这一课的难点。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我向学生展示一幅四合院的图。随后,向学生进行解说:四合院分前院、后院,前院是辅助用房,后院中轴线上设堂屋,是院中规格最尊贵的建筑,是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的地方,然后依次是长辈、晚辈住房,体现了严格的等级伦理观念,这正是宗法制在后世建筑上的体现。這样,通过合理的解说,使学生对宗法制的影响理解得更加全面了。
三、运用建筑资料教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在历史课堂再现建筑艺术之美,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
比如,在讲授道家的“道法自然”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我向学生展示中国四大古典园林图片,即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江苏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古典园林和道家思想的关系。这四大古典园林,在内容上既有山水,又有花木,把古典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人在此中游玩,仿佛置身于一个四维空间的立体山水画卷之中。在空间布局上,四大名园错落有致,协调搭配,随时都可以通过门窗、亭子和走廊改变着园林的空间,虚实交织、空灵俊秀,具有无穷美妙的意境。这些无一不体现着“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审美情怀。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园林的欣赏,并注意与道家、儒家思想相结合,逐步形成对美的感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运用建筑资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可以呈现建筑资料,使学生通过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后,我向学生呈现两组建筑图片,第一组是太和殿的图片,第二组是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的图片,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太和殿是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白金汉宫是英国王宫,唐宁街10号是首相官邸,从建筑的角度分析中英两国政治有何不同。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讨论后得出: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的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朴素,却是英国行政的中枢,体现民主的政治风格。通过不断地思考比较,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建筑风格代表不同的历史内涵,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