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辰++于广威++张卫++伦恒娟++卢倩++杜枘
摘 要:用新型植物源清洁剂、0.6%有机苦参碱、40%啶虫脒SP对薹菜蚜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几种生物杀虫剂对薹菜蚜虫的防效,为田间防治薹菜蚜虫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新型植物源清洁剂1000倍与40%啶虫脒SP1000倍溶液对薹菜蚜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连续用药2次,10d后防效一直在93%~95%之间;0.6%有机苦参碱 1000倍溶液对薹菜蚜虫效果不佳,连续用药2次,10d后防效为68.78%。
关键词:薹菜;蚜虫;生物杀虫剂;
中图分类号:TQ45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07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700多种,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我国蚜虫资源丰富,已知种类1000余种[1,2]。蚜虫除了对作物具有直接危害外,其分泌物还引起作物的煤污病,每年给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带来极大的损失,啶虫脒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内吸、广谱杀虫剂 , 可用于蔬菜、果树等作物, 能有效防治蚜虫、粉虱等害虫[3,4],但化学农药不仅加速了蚜虫的抗药性,带来了环境危害,而且由于蚜虫的快速繁殖、极易复发的特点,化学农药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
本文以新型植物源清洁剂、苦参碱作为防治蚜虫的筛选药剂,以市面上广泛应用的啶虫脒作为对比药剂,旨在筛选1种对蚜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对环境友好且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生物农药来防治蚜虫。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温室大棚内种植的薹菜,在蚜虫爆发期进行,试验所用药剂见表1。
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在山东省寿光市潍坊科技学院种苗基地内进行,大棚为最先进的现代化温室,内有水帘、滴管、风机等现代化设施控制温室的温湿度,试验田面积为3000m2,薹菜当年5月种植。
1.3 处理与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60m2,中间设置保护行。
1.4 施药方法
试验时间为2017年6月27日下午第1次施药,7月2日第2次施药,进行全株喷雾处理,注意叶片正反两面喷施,每667m2用水量45~50L。施药器械为卫士牌WS-16型手动喷雾器,喷头为单个扇形雾喷头,工作压力为0.2~0.4Mpa,喷雾量为0.36~0.48L/min。
1.5 试验条件
1.5.1 栽培条件
试验薹菜地面积约3000m2,所有肥水管理基本一致。根据当地薹菜栽培管理模式,试验前未使用任何杀虫剂。
1.5.2 气象条件
7月27日第1次施药当天天气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25℃,空气湿度为70%。8月1日第2次施药,天气多云,最低气温24℃,最高气温41℃,空气湿度为72%。
1.6 调查、记录及药效考查方法
1.6.1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的统计方式选取3个点进行统计,每个点统计4m2(2m×2m)的全部蚜虫的数量。
1.6.2 调查时间和次数
共调查4次,6月27日施药前调查虫情基数,8月2日,也就是第2次施药前调查1次,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第2次药后1d、5d调查2次,分别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1.6.3 虫口减退率及防效计算公式:
1.6.4 药害调查方法
试验过程中目测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2 示范试验结果及评价
2.1 多种杀虫剂连续使用后虫口数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CK清水对照虫口呈现上升的趋势,上升非常明显,施药前为21.33个/4m2,10d后达64.33个/4m2;0.6%有机苦参碱1000倍溶液,虫口数略有下降,施药前为21.33个/4m2,连续施药2次后5d,虫口数量降至16.33个/4m2,新型植物源清洁剂1000倍溶液与40%啶虫脒SP1000倍溶液对蚜虫虫口数量的降低相对比较明显,施药前虫口基数分别为23.00个/4m2、20.67个/4m2,连续2次施药后5d,虫口数量降低至4.67/4m2、3.33/4m2。
2.2 多种杀虫剂防治效果的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植物源清洁剂1000倍溶液与40%啶虫脒SP1000倍溶液对蚜虫防治效果较好,第1次施药后1d防效为58.89%、58.65%,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显著优于0.6%有机苦参碱 1000倍溶液的36.62%,并与之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型植物源清洁剂1000倍溶液与40%啶虫脒SP1000倍溶液,第1次施药后5d防效为72.46%、73.69%,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显著优于0.6%有机苦参碱 1000倍溶液的58.30%,并与之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型植物源清洁剂1000倍溶液与40%啶虫脒SP1000倍溶液,第2次施药后1d防效为85.99%、84.26%,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显著优于0.6%有机苦参碱 1000倍溶液的64.97%,并与之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型植物源清洁剂1000倍溶液与40%啶虫脒SP1000倍溶液,第1次施药后5d防效为93.11%、94.55%,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显著优于0.6%有机苦参碱 1000倍溶液的68.78%,并与之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结论与评价
新型植物源清洁剂与40%啶虫脒SP对蚜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推广在薹菜蚜虫上使用;0.6%有机苦参碱防效较差,不推荐在薹菜蚜虫上使用。新型植物源清洁剂与40%啶虫脒SP防治薹菜蚜虫时,推荐使用量为1000倍,施用的次数最少应该在2次以上,间隔期为5d左右。
新型植物源清洁剂除对蚜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外,可以有保护高薹菜表面的蜡质层,使作物表面有光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品質,并且对因蚜虫引起的煤污病有良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新型植物源清洁剂为纯植物源提取液,不仅可以有效防治蚜虫及其引起的煤污病,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宜产生抗药性,在防治蚜虫、煤污病、提高作物品质的过程中优先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von Dohlen C D, Rowe C A, Heie O E. A test of morphological hypotheses for tribal and subtribal relationships of Aphidinae (Insecta:Hemiptera: Aphididae) using DNA sequences [J].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6,38(2):316-329.
[2] Qiao G, zhang G. Preliminary study of aphid diversity in China: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variation[C]// Aphids in a New Millennium.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hids,2004:136-149.
[3]段婷婷,李凤良.3%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药效试验[J].农药,2006,45(6):414-415.
[4]姚国胜.3%啶虫脒乳油防治桃蚜药效试验[J].中国果树,2006(1):31-32.
作者简介:于广威(1975-),男,辽宁省大连市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双硕士学位,寿光绿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潍坊科技学院 教授,潍坊市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圣辰(1988-),男,山东省潍坊市人,山东农业大学学士,寿光绿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植物保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