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璇
【摘 要】隋唐以后,乃至明清,扬州都是继京城之外经济最繁荣的地方。明清时期虽然战乱频频,但是因地理位置特殊,物产丰富人民富足,扬州经济恢复速度也很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扬州八怪”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与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金农作为“八怪”中的核心人物,其“漆书”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扬州八怪;金农;漆书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2-0148-01
一、金农书法风格形成的背景
公元1686年,金农出生在浙江钱塘江畔。其自小聪颖好学,少时负名。其后,金农又拜师结友,上绪、何焯、厉鹗等对他的影响最深。乾隆元年,金农应试未中,郁郁不得志,遂周游四方。金农不仅笃于游行,也尤为喜好金石碑版,他的金石收藏規模相当大。中年时期的金农怀揣梦想来到京师,想凭借才识获得当权者的赏识,可几番投才无门。金农最后到了扬州。雍正年间,金农又尝试走仕途这条路,可惜没有合适的举荐人,又恰逢雍正驾崩,此事作罢。第二年金农破釜沉舟上京赶考,可惜未中,抑郁南归,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却无处倾诉。
金农的隶书早年是“墨守汉人绳墨”的,即承接前人,具有朴素简练的风格,但是到了50岁身负盛名之后,文笔开始走向“骇俗”,创立了横画粗、竖画细、撇收笔尖锐,这样一种前人从未尝试过的的风格,这种带有创新奇异的字体,似乎是他一生心绪的直接表白。
二、漆书的形成
(一)继承。任何书家书风、风格的形成都是从学习、积累、准备,到成熟的。金农也不例外,他对汉朝的碑刻及唐朝的隶书有着很深的研究。由此看来,金农的成就与他对传统经典临习不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华山庙碑》《天发神谶碑》《夏承碑》对金农书法的影响最大。这三种碑刻都有各自的特点。
首先,这三种碑帖都是古朴雄浑的代表,《华山碑》产生于东汉。其体势较宽,疏密有致,是汉隶代表中较为平实的一类。此碑帖颇得书家的喜爱。金农则吸收了《华山碑》流畅的运笔速度,将捺角夸张处理。“漆书”中捺角运笔浓墨重出就很得《华山碑》的影子。金农“漆书”字形上宽下窄,也在《华山碑》中得以体现。
《天发神谶碑》是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吴皓下令刻制的。字体为篆书,又有别于传统篆书样式,掺杂了许多隶书的笔意,如横画的切笔直入,与以往篆书圆润的笔法就毫不相同。这种“斩刀状”的尖锐之感被金农吸收利用,体现在自己的书法之上。
《夏承碑》是金农学习时间最久的一方碑刻。此碑点画笔锋尖锐,横画侧锋明显,撇捺粗壮,整体上呈现大巧若拙的特点。金农从《夏承碑》中得到不少创作灵感,结构体势、撇之纤细、捺之浓重、横画上挑等动作无一不是出自《夏承碑》。
(二)创新。谈到隶书创新,金农的“漆书”不仅是一次艺术积累的爆发,更是其艺术观点的突变。我们在金农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笔锋扁平的夸张性,以及“钉头鼠尾”式的笔痕,这些都让他与传统隶书拉开了距离,体现出别具匠心的创新精神。
三、漆书的艺术特点
金农所处的年代,董其昌的书风被推为“正统”,当时的主流书风仍保留在帖学的范畴内。哪怕在现代,创新都是阻碍人类进步的绊脚石。但是古代的扬州作为江南富庶之地,首当其冲接收到了各地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观念也发生转变,一部分人逐渐开始接受新奇的书风,金农则是其中的受益者。广泛的涉猎给金农提供了扎实的书法基础。他的“漆书”博采众长,有着很多书风的积累。“漆书”的风格独特,个性显著,虽然极富金石气,但仍然保留着很多的楷书笔意,其拙厚雄劲的特点宠冠一时。
四、漆书的意义与影响
作为金农晚年独具一格的创造,“漆书”的确在当时书坛掀起了一阵热议。金农漆书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与当时的文化大背景密不可分。康乾盛世,人民生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与之前满清刚入关时的动荡不可同一而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八怪”中的成员,没有一个是富家子弟,他们几乎穷极一生,在仕途上都不得志,始终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又渴望生活稳定,这种差异也促使了他们文化产品的输出。
金农的“漆书”在历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他虽然师古,却不守古,时代所赋予他的精神压迫、个性情感都被他灌输进了“漆书”中,纵观其作品,无声的感情呼之欲出。而他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他坚毅的品格以及刻苦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五、结语
金农的行书从其早期开始就不入常格,而以碑法与自家的“漆书”写成的行草书,用笔率真,随心所欲,点画浪藉而又笔墨醇厚,粗头烂服之间,透出苍逸稚拙之趣,令人叹服;其“写经雕版”式的楷书,似乎与民间书法一脉相通,没有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圆润的转折用笔,也没有提顿中的波挑,以均匀的线条和方硬的转折,书写出类似单线体美术字的书体,却又具有器形文字般的古茂,其书法的启迪意义非常深远。
参考文献:
[1]金农.金农.冬心先生集[M].钱塘丁氏当归草堂.1868:16-17.
[2]蒋华.金农.扬州八怪诗文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57-60.
[3]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