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安
摘 要:大家对于警体课程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警体课是中国警察类型的学校设置的对于警校学生的专业警用技能进行专业培训的一门课程,通俗的讲是警校里的体育课,其目的是通过警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具备健壮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制服罪犯的实用本领,就是使学生更具备专业技能。但是目前警体课程出现课时数偏少、理论偏强的问题,常常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即便能够完成也往往是“点到为止”,学生缺乏深入体会练习的机会,或者学而无用武练习之地,很多学校的公安类、警察类、学警体类学习警体总课程时出现偏少,不重视的现象,有的一星期甚至两课时也达不到,相当多的学生毕业后不具备过硬的警察技能,只能考上工作后在岗位锻练,或者在实战中总结提高,作为一名警校毕业的学生到走上工作岗位,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校学习的警体课程并没有为我的工作带来多少益处,反而上岗后的短短一个月系统培训为我增加了一些工作技巧,如今有机会再读研深造,想利用这次机会浅谈作为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警校学生对于警体课的一些课程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警体;课程;改革
一、 为什么要改革?
很多警校的训练设施和警用设备不多,警体课没有固定的上课场所和特有的公安设施,导致警体课遇到特殊天气例如刮风下雨或者在东北地区气候比较恶劣,遇到大风暴雪天气没有警体场馆根本无法实施只能转为理论课教学,公安院校对警体课不够重视就必然导致警体课效果不好。中国很多警校射击课的内容仅局限于认识枪支种类、类型以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战术,无法深层次学习研究结构和特点。只是单纯的教会学生认识各种枪械,而且几乎所有学校都没有安排实弹演练。其原因一是怕学生在实弹射击时出现意外,二是学校子弹配额不足,没有足够多的子弹用于学生平时的练习。上课不是为了认识各种枪支的具体样式。记得在熟练,模型在仿真,也不如真的枪来的具体,在实战中也不能对着敌人背诵枪支构造,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训练中要真正讲求实战,而不是纸上谈兵!这就要求我们日常训练中要实战实战再实战,这样不仅需要过强的心理素质也需要更强的专业技能,纸上谈兵,没有实战,如何对付穷凶极恶的敌人,如何保卫身边的百姓,如何完成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快速射击状况。据我所知大多数的警校都仅仅只有54一种,而且数量极少,不少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真正自己射击过,在毕业上岗后会发现根本不配用54式,这样学了等于有机会练习白练了,没机会学习的就更得重头开始了。
再以教材为例。公安类院校并没有规定各个学校统一警体专业教材,所以各个院校使用的教材的版本也都不尽相同,于是就呈现出多种教材并存、多种理论于一体的局面,也没有对各个警种之间进行理论和训练的区分,以吉林司法警官学校为例,我本人是司法鉴定专业属于刑事科学鉴定类,应该是公安部门专业设置,但是我从大一到毕业都没有进行公安类知识的学习;再以监牢系为例,也没有针对监狱警察的专门课程,这样一锅粥式的教学,不仅没有针对性的结果,也导致学生还是对自己所学专业一无所知。同时大多数班级几十人在一节课上课,老师讲解战术动作,班级小,人数多,声音小,学生们根本不能全部看到,后面学生多数是囫囵吞枣,因此在训练中出现的不规范的动作无法得到纠正,而且错误动作导致受伤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时即便教师发现,一对一指导也需要大把时间,课时时间短碍于教学进度的安排,有时不得不因为时间短和人数多的关系进入下一个场景的练习,这样就导致在参加工作后在案发现场犯了错误,严重时可能造成自己和战友的伤亡。其次以最后的学习总结评价方式为例,目前的评价方法主要是老师在学期最后一节课进行考试,老师的考试方法缺乏创新,自身技能也不是很完善,考试内容老师也会做出具体要求,这样就导致学生平常不认真对待,只是在最后一节课的技能上进行提高,无法体现自主的学习能力也没有展现到实战时的突击性应对能力。
二、 怎样进行改革?
(一) 增强警体课的社会实战性。
警体课不同于日常文化课,它对动作的快速性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应急反应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实战部分分为作训、擒拿、射击、查缉等部分并且对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要求,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犯罪分子的想法活动所改变,这就要求我们警体课程也要与时俱进,时刻紧跟违法犯罪行为,而不是单纯的苦练某个技术手法,某个战术动作,不是为了考试时的某套拳法,而是要随著违法犯罪行为多变,我们警体课程就要更具创新模拟性,结合社会犯罪案例,有针对性的训练破解,同时也可以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例如:根据反侦查的手段进行创新性教学,把犯罪行为提前扼杀在摇篮里。
(二) 增加新生入校时的军训时间。
作为一名选择警校就读的学生,应该从上大学的那天起就应该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义务和担当,明白作为一名预备警官应该具备的知识素质、体能素质和专业素质,所以建议增加训练时间为三个月的训练期。结合我自身的经验,我在部队服役时新兵连就三个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长度是一个周期,相信三个月的时间也可以把一名地方青年培养成为一个具备较强的警事技能素质的预备警官,而现在公安类院校一个月的军训时间和普通大学无异,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根本无法拉开过硬素质的差距。
(三) 开设具有警事体能相关联专业的俱乐部、兴趣小组。
以我们吉林司法警官学校为例,我们学校的擒敌大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擒敌大队每天早上跑早操训练,每天练习格斗和擒拿技术,他们把具体的动作进行拆分以此来模拟各种突发状态下对付敌人的方式和手法,最重要的是每个加入擒敌大队的人都是具有极强的兴趣,更不会局限于时间短 课时少的问题,因为志向在此,所以努力起来也很有力量,自主的学习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增强,所以不间断的学习让参加擒敌大队的学员都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警事技能,这也成就了擒敌大队高素质警官的名声。所以也建议以我们司法鉴定为例可以开展法医鉴定小组和技术鉴定小组两种形式,同时书记员专业的可以模拟审判法庭,自设审判身份,这些对以后的工作或者考试都是一种经验,这样在学校就为自己培养了职业目标和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更能得心应手的处理突发状况。endprint
三、 警体课改革将遇到的困难
1. 缺乏专业职业技能教师。如果上述警体课改革的教学内容中由武警警官或解放军军官在部队中完成会比较轻松,但是由体育老师完成就会显得缺乏实战经验,同时缺乏相应的工作经历,这就展示出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如果有具备专业警用素质又具有教师能力的人来教授警体课就不仅可以以军事化标准要求学生,同时还可以保证学生对警体课吸收的效果。但是警察处理日常事务并不等同于部队,警察更具复杂性,所以就更需要职业技能强的老师受教,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军事素质更应具有较丰富的从警经验,而不是一味的纸上谈兵。具备较强军事素质和具有经验丰富的从警经验的教师才是上上选。
2. 警体课和文化课不协调。如果警体课相应增加了课时就会导致文化课相应减少,而且考虑到大多数的警察类学校都是高职专科类也就是三年制教学,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实际上课(文化课)的时间只有四个学期(因为大多数警察类院校从大三开始都为实习期),具体实战性警体课过少;格斗理论多,实践主打少。而具体处理问题往往更要求具备专业警用知识即可,学校无需进行过多不涉及警用类课程,开设过多不重视课程的后果就导致理论课上睡觉,警体课又不过瘾。再结合目前警校类学校上课现状,一些文化课教学也脱离公安工作实际——或是学生们缺少实习、见习机会或是课程本身和目前现状不符合,学校应该结合各自专业实际设置课程对各个专业切实都需要的课程进行重视教学,缩减用处不大且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于不符合目前警体实战现状的专业必须坚决改变教学方式,同时鼓励教师也应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努力使各类专业课程变得生動有趣,想方设法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种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警体课程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因为中国警校的警体课常年不受重视,因此应该大力加强有效改革方能继续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预备警用人才,为社会所用,为国家所用。
四、 总结与建议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须具备理论思维能力与实战训练素质都融为一体的超强能力。因此,强化警体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强化警体实战训练,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因此如何上好警体课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刻研究探讨的。如今警体教学在公安院校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这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所决定的。近几年,犯罪分子的犯罪形式日趋暴力化、常见化,数量与年龄成反比,犯罪手段更残忍更高科技,更胆大妄为,甚至公然对执法的公安民警实施暴力,这些严峻的现实无一不拷问着现行的警体课程是否适合当今的培养警官的任务能力,当今的社会局势,如果不能培养好一个高素质的专业警用人才就意味着更大的牺牲。
以上是我本人对于警体课程改革的看法和建议,本着“辅助理论,注重实战”的原则,结合当今社会基层民警处理警务的特点,有效创新,注重实效,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警校生的培养模式,让有梦想有担当的选择警察这一职业的大学生们看到希望和未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