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洋
浅谈《孝经》中的“孝”
◎戴金洋
孝,是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经》作为古代孝文化的专著,在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深远,而且当今也需要认真研究,在赋予时代内涵的基础上继续传承,进一步发扬光大。
《孝经》 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即使在圣人的德行中“孝”也是最重要的。《孝经》全文共十八章,以“孝”为中心,记载的是孔子向曾参讲述孝道的言论。全文字数很少,但是却明确体现出“孝”的作用以及由“孝”推衍出的“忠”的表现。
古代最完满、最理想的孝行,把“孝”与君主之间联系起来。“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意思就是说,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孔传也说:“自生至于三十,则以事父母,接兄弟,和亲戚,睦宗族,敬长老,信朋友为始”;“四十以往,所谓中也,仕服官政,行其典谊,奉法无贰,事君之道也”;“七十老致仕,悬其所仕之车,置诸庙,永使子孙鉴而则焉,立身之终”。强调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只有做好这些,才算做到了完满的“孝”。
“孝”在古代被奉为崇高的地位。一是“孝”符合天地的规律。“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如天道星辰永恒不变照耀世间,如大地山川华育万物生生繁衍,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品行。二是“孝”为伦理道德的规范。“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孝”,即使是在圣人品德中也是最为重要的,即“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对于圣人来说,“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三是“孝”可以治国安邦。“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四是“孝”能作为法律规范。《五刑章》中提及“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在这里,“孝”既被赋予了自然属性,也被赋予了社会属性,并被看作是国家统治,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孝经》尽管文字简约,但内涵丰富,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一是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用自身的孝道来感化百姓。二是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这样才能使得自身“长守富”“长守贵”“富贵不离其身”。三是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这里强调要达到“三者备”,即“先王之法服”“先王之法言”“先王之德行”。四是士阶层的“孝”要求“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五是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做到身边能够做到的事,因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如果你说你做不到孝道,那根本不可能。与儒家其他文化一致,《孝经》里的孝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微言大义,兼顾到社会各个阶层且都有具体规范。
物质上的做法为:“用三牲之养”。而重要的是精神上、行为上、态度上,最直接的做法有五种:一是“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起敬(孔传:谓虔恭朝夕,尽其欢爱。要充分表达出对父母的恭敬)。二是养则致其乐(郑注:若进饮食之时,怡颜悦色。要充分表达出照顾父母的快乐)。三是病则致其忧(郑注:若亲之有疾,则冠者不栉,怒不至詈,疾止复故。要充分表达出对父母健康的忧虑关切)。三是丧则致其哀(父母去世时,要充分表达出悲伤哀痛。如《丧亲章》中所说“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四是祭则致其严(祭祀的时候要充分表达出敬仰肃穆)。
在这五者之中,笔者认为其中祭祀的重要性很突出。如《圣治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用比较的手段强调“配天”,即祭祀祭天的重要性,并举周公祭天之例,使得四海之内各诸侯恪尽职守。同时,祭祀也突出了孝经谈孝的天人感应。《感应章》中提及“天地明察,神明彰矣”说明了明王能明察天之道,明晓地之理,以奉事父母的孝顺奉事天地,天地之神也就名察明王的孝心,充分显现神灵,降下福祐。其中,还有“宗庙致敬,不忘亲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说明祭祀感应天地,突显出“孝”的天人境界。
《孝经》非常严谨,还谈及了谏诤,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的回答为“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听从父亲的命令是应该的,不能算作“孝”,但“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面对父亲不义的行为,应当及时劝谏。
《广要道章》中谈及“礼者,敬而已矣”,由敬的方式出发,通过尊敬对象的不同延伸出孝、悌、忠、信、礼等。这点在《广扬名章》中有更多的提及,“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这里将《孝经》中的重要观点提了出来,使得《孝经》不只谈孝,更注重于以孝劝忠,为治国安邦给出哲学观点。
有关孝与忠,《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中国古代在选拔官员时,也常常把“孝”作为极为重要的标准。如汉代举孝廉成为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作为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为官吏晋升的正途,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古代朝廷也通过各种途径访察孝悌之人,或选为官吏,或大加表彰,以弘扬“孝”和“忠”,来规范社会风气,维护国家统治。《论语·为政》中提及“孝慈则忠”,《论语·八佾》中提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两篇都将“孝”与“忠”结合一起,“忠”正是由“孝”所转化而来。《士章》“故以孝事君则忠”,将对父母的孝推广到对君主的忠诚,也是将家庭和睦推及到国家安定。由此可见,君王将孝引用于治国安民之中将会使得全国上下同心,国家富强稳定,这对于当下新时代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孝,作为儒家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孝经》在规范和弘扬这一传统美德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孝,尽管在今天被赋予了某些新的内涵,但其传统是一以贯之的。孝,仍是中国当前社会大力提倡并需更好的继承和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小到家庭的和睦,中到社会的和谐,大到国家的稳定,孝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重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孝文化应该摆在重要位置。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