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懋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
当代互联网“微博”中的音乐传播现象观察
■刘家懋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
“微博”是在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的一种新的媒介,因其特有的媒介属性而为音乐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形式及可能性。目前,微博中音乐信息数量巨大,参与音乐传播行为的用户众多。在微博中进行音乐传播的主体,以个人账号和非个人账号的方式存在,且因主体身份和目的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内容偏好。微博中的音乐传播的形式可分为音频类、音视频类、图文类、综合类等几类。微博中传播的音乐风格,主要包括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中国民乐、其他音乐等四大类别。
微博 音乐传播 内容分类 互联网
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一种人的社会行为。①曾遂今著《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4页。音乐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各种不同的媒介,从早期的乐谱媒介,再到后来可以记录声音的唱片媒介和广播电视媒介,音乐媒介的变化都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以及更多可能性,音乐在互联网中的飞速传播成为了一种不可阻碍的必然趋势。而微博作为社交平台的同时,亦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也是一种实现和见证音乐传播这一发展趋势的有代表性的媒介。
微博又称为微博客、微型博客,其前身是博客(Blog)——一种名称由Web Log(意思为网络日志)的混成词音译而来,通常由个人或团队管理,并不定时发表新的文章、状态、消息等内容,可能会包含且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他网站或者博客的链接,能够让访问者(网民)以互动的方式留言的网站。如今,在微博服务领域,国内一枝独秀的是新浪公司。微博中140个字符的限制在早期成了它与其他社交平台、媒介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这使得用户必须对自己所要发出的内容进行思考,进行精简;这种字符数限制,也缩短了职业的作者与普通网民的距离,降低了成为信息传播者的门槛,即任何人都可轻松自由地发表微博,无需长篇大论,只需在电脑或手机前动动指尖就可以将所看、所听、所想的内容分享到网络中,由此在互联网上发消息就不再是长时间聚精会神才能完成的事情。每一条微博都可以最快的速度被转发和阅读,影响到大范围的受众。后来,这种限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改变而被取消。
微博在互联网中,既是社交平台,又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渠道,人们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社会行为,其中包括对音乐信息的分享、交流以及传递等等。即,音乐传播属于微博信息传播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微博也因为其媒介特有的属性为音乐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形式以及可能性,音乐在微博的传播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机制。对微博中音乐传播的内容进行分类,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该媒介中音乐传播的信源以及其传播形式与内容风格等,由此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微博及其他基于互联网的媒介中的音乐传播现象提供参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国内微博的运营商数量虽多,但大部分的用户和绝大多数的音乐传播行为都集中在新浪微博中,所以本文所研究的微博中的音乐传播内容以及机制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案例都是以“新浪微博”为依据。①特别是在2014年3月“新浪微博”更名为“微博”后,由新浪公司的“微博服务专门提供者”的市场地位已经确定,亦逐渐被国内受众普遍接受和认同,新浪公司微博业务已经成为“微博”在国内的典型代表,也是现阶段学者和各种机构研究微博中各种内容和现象的主要信息获取渠道。其他微博运营商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小,直至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微博中的音乐传播主要是指以音乐信息为内容,以微博为媒介,微博用户作为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的网络环境中进行音乐信息的转发分享、交流评论等行为。其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或团体,他们既可以是专业的音乐人或者音乐从业人员,也可以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甚至普通微博用户中的一员。每个微博用户都可以是潜在的音乐受众,他们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收到与音乐相关的微博信息。微博中的音乐传播的内容不局限于音乐本体,在形式上可以是纯音频、音视频、图文结合,也可以是综合类信息。
微博的出现一改音乐在传统媒体中单一的传播形式,而且丰富了传播内容,使得音乐传播者有了更多选择空间,也在无形之中扩大了音乐受众范围。多样的音乐传播内容与形式,借助微博用户基数巨大的优势,乘着互联网时代的东风,其传播的宽度和广度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微博自带的引擎②微博运营商为了方便用户在微博中搜索信息,完善健全微博功能,在2010年3月上线了微博搜索功能(s.weibo.com),为后来微博热搜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如今研究微博中的音乐传播现象提供了帮助。(如图1所示)中,在界面上以“音乐”为关键字进行检索,截止于2017年2月1日,与音乐直接相关的微博有1 260 486 815条(此为系统自动省略部分相似内容后的结果),与音乐直接相关的微博用户有65 771 901位,这两条经检索而来的数据背后是建立在微博用户巨大的基数上的,且会在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音乐传播行为在微博中的持续进行而不断增长。可见,微博中音乐信息数量巨大,参与音乐传播行为的用户众多。
图1 微博搜索功能界面
在此基础上,在微博中寻找有真实和有价值的音乐内容成了用户目前的普遍需求和构建健康网络信息环境的要求。微博除了部分等级用户需提供实名制认证外,为保障名人和企业机构等组织的利益,以及对用户获得的信息提供一定的保障,特别提供了微博认证服务——被认证者须提交相关身份证明及认证资料信息并且满足一定的服务条款。微博认证即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加V”,认证形式分为两种:个人用户可申请认证为“橙V”,认证成功后,微博头像右下角会被加上橙色“V”符号,用户资料中也会被加入认证信息;非个人用户可申请认证为“蓝V”,认证成功后,其头像右下角会被加上蓝色“V”符号,其用户资料中也会被加入认证信息。微博认证服务吸引了大量的个人和企业机构等组织,这其中也包括歌手、乐队、音乐家等音乐人和唱片公司、音乐媒体等音乐组织机构等。他们在微博中取得认证后,或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或发布大量与音乐相关的信息,不仅吸纳了众多微博用户的关注并成为其“粉丝”,促进了微博中的音乐传播,也为微博中的音乐传播内容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一手信息来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微博经过多年的升级与完善以及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今其传播的内容早已涉及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信息库。音乐信息作为微博传播内容的组成部分,因微博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在此,笔者将对微博中的音乐传播主体及其传播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
(一)个人账号
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以及传播媒介,每个人在微博中获取信息的同时亦可以进行信息传播。微博使用方便,信息传播效率高,且个人在微博上传播信息的标准远低于以往传统媒介,这就吸引了大量个人用户注册微博成为信息传播者。个人账号在所有微博用户中所占比例最大,它可以为个人所拥有,也可以是以个人名义命名或认证的微博账号。这些个人账号既可以出自专业的音乐人或者音乐爱好者或者发烧友,也可以来自非专业的普通微博用户。
专业音乐人职业歌手是专业的音乐人,在微博中作为音乐传播的主体之一,其影响力在个人账号中是属于最大的一种。一些歌手于成名后在微博中开设个人微博账号以吸取大量粉丝,如,至笔者写作此文时,知名男歌手薛之谦在微博中有2 807万粉丝,林俊杰有3 416万粉丝,认证为“歌手”的张杰的微博粉丝甚至达到了4 158万,女歌手邓紫棋有2 236万粉丝等等——微博用户的基数大,名人很容易在微博上得到粉丝的关注。一些国外的歌手也专为中国的歌迷开设微博账号,如,韩国组合Bigbang在中国开设的微博就有754万粉丝。歌手在微博中除了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和一些行程、见闻外,往往还会主动分享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在此以薛之谦的微博为例。薛之谦是出生于上海的音乐制作人、流行乐男歌手,在2005年参加选秀节目《我型我秀》时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2006年发行首张同名专辑《薛之谦》正式“出道”,并凭借歌曲《认真的雪》取得了一定的关注度;2016年,凭借歌曲《演员》获得Music Radio年度金曲;同年,获得第二十届榜中榜“最受欢迎唱作歌手”①参阅“百度百科”的“薛之谦”词条,截至2016年12月16日。http://baike.baidu.com/item/薛之谦/144417?sefr=enterbtn。他的微博账号注册于2009年8月28日,截止于2017年2月14日,共发出微博945条,经过统计,其中有240条与音乐相关——这些与音乐类内容相关的微博的转发量最少都有20余万。其中,被转发得最多的是歌手分享自己制作音乐的微博,如,在2017年2月8日就有162万次的转发,还有8万多条评论。如图2所示,他的置顶微博是在2016年6月24日首发了其为电影《精灵王座》所创作的主题曲《我好像在哪见过你》,有111万人转发,评论19万条,有120万人“点赞”——实际上,通过微博收听与分享这首歌的人数还远远不止于此,博主本人作为音乐传播的信源,其所造成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专业的音乐人或者音乐爱好者发布的微博内容多为与音乐相关的题材。如图3所示,认证为“阿里音乐董事长”的宋柯,微博账号名为“老宅的男”——宋柯是麦田音乐制作公司创始人,曾先后任华纳唱片中国区常务副总经理和音乐总监、北京太合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制作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监制了许多知名艺人的唱片,其中有高晓松的《青春无悔》、朴树的《我去2000年》、老狼的《晴朗》等等。由于其职业以及其从事的相关活动、兴趣爱好,笔者将其划分为专业音乐人范围内。宋柯的微博内容大部分与音乐本体或者音乐活动相关,他虽然不直接参与音乐的表演,却也成了微博中的音乐传播者。像宋柯一样的职业音乐人还有很多,关注他们的粉丝多少不一。他发出的每条微博都会被20余万粉丝所看到,当然其微博作为信源,能看到他的微博信息的潜在受众远不止表面数字所显示的。
图2 薛之谦的微博首页以及置顶微博展示
图3 宋柯微博首页及部分发表的微博内容
音乐爱好者音乐爱好者在微博中的音乐信源里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也许不以音乐为谋生手段,但却对它无比热爱,音乐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微博中原创或分享与音乐相关的信息,一部分人还因为有才华,或分享的内容有趣、有意义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聚集了相同品味的粉丝。以微博账号名为“音乐发烧友711”的用户为例——这是一名热衷于分享音乐的微博用户,他的账号没有任何认证,截至笔者写作时,粉丝也只有333人。他不是专业的音乐人,但从其截止于2017年1月17日的1 205条微博之中,可统计出与音乐相关的微博达到573条,即接近半数所发出的微博与音乐相关——这些微博中不仅有“博主”参加音乐会的图文分享,也有转发的音视频分享(转发与音乐相关的微博有303条)。在微博用户群中,还有大量类似于“音乐发烧友711”的用户,以“音乐爱好者”为关键字在新浪微博中搜索相关的用户,一共能查找到1 025 858条结果,实际与音乐相关的用户数量应远大于此。
普通用户非专业的普通用户是指在生活中不从事与音乐相关的工作或者活动,不是音乐的“发烧友”,但他们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也会偶尔分享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博文,即他们的分享是随机,不固定的。大多数非专业的用户不一定有专业的音乐知识,分享多为感性的诉求——分享的音乐是他们认为动听或者有一定意义的,也有一些音视频作品;他们大部分不会主动发布或转发专业类的音乐知识。非专业用户一直是微博中潜在的音乐传播信源,即所有的微博用户,都有成为音乐传播者的可能,且他们的具体数量无法确切统计出来。他们通常有意无意地充当音乐的传播者,如,可能是薛之谦的“粉丝”,可能是宋柯的“拥戴者”,也可能是与音乐发烧友志同道合的网友,作为普通一员,参与到微博的音乐传播网络之中。
(二)非个人账号
唱片公司和娱乐公司也会在微博中注册账号进行音乐传播行为。目前,国内的唱片公司可以根据形式分为四类,其中包括:传统唱片公司、经纪公司、文化公司、推广公司。这四类公司或者机构的业务范围基本均涉及:音乐人招募、音乐创作、唱片生产、唱片出版、明星包装、歌手推广宣传、演出、版权代理、无线营销等。全国有几百家挂牌从事明星包装、宣传推广、演出经纪的文化公司。这类公司的微博账号主体多由其互联网运行团队运作,并通常申请企业认证(“蓝V”)来吸纳粉丝关注。笔者搜集了十家在国内较为知名和有影响力的唱片公司①名单参考2016年底“中国排行榜网”发布的唱片公司十大品牌排行榜。http://www.phbang.net/finance/corporation/213086.html的微博账号的关注人数、粉丝数量、发微博数量等数据,如表格所示。
表格 十家知名唱片公司的微博数据(截至2017年2月14日)
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这十大唱片公司均在新浪微博中开设了以公司为主体的微博账号,微博所发布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与音乐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公司旗下艺人演出宣传、现场照片、视频、音乐,旗下艺人作品,艺人、唱片推广资讯,粉丝互动,以及其他音乐资讯。当公司的艺人出新唱片或者举办演唱会的时候,他们的微博粉丝会在第一时间内收到最新的音乐信息推送。对于歌迷们来说,这较以往从传统媒体上获得最新音乐资讯的方式要快得多,不仅在时间上没有了限制,在空间上也显得更自由——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随时随地使用微博获取音乐信息。
在传统的音乐传播媒介中,音乐信息往往只能通过较单一的形式进行传播,互联网和信息数字化则为音乐传播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在微博中,音乐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由此,可将微博中的音乐传播的形式分为四大类,分别是:音频类、音视频类、图文类、综合类。
(一)音频类
在网络上,有的微博在分享音乐时,采取的是单一音频的形式。这类微博还可以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将网络上的音乐通过分享按钮直接分享在微博上,可以直接在微博中播放;第二种是把音乐所在的网页地址信息进行复制,以超链接的形式分享到微博,受众可以通过点击链接,跳转到指定的网页或者音乐播放器进行播放。
以“歌曲”/“音乐”为关键字,在微博的搜索引擎中进行检索,可以发现大量的纯音频类分享。按照检索的顺序,随机抓取200个样本,可以发现其中来自非专业个人账号的有170个,均是通过手机音乐APP如“QQ音乐”、“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等的分享功能转发到微博的,也包括转发其他账号的微博的,其中142个为流行歌曲。样本中有11个来自专业的音乐人,他们主要通过微博发布自己的音乐给粉丝,或者希望受众为自己点赞“打榜”,当然也有个别是进行单纯的音乐分享。其余的样本里有唱片公司为旗下艺人音乐做的宣传,也有其他机构或组织的音乐信息分享。通过这部分的样本分析可以看出,纯音频的分享多为微博用户在听音乐时的即时分享,音乐来源多为微博外的渠道。从音乐在微博中整体的传播情况上来看,这类微博信息并不占多数。在此具体举一例。如图4所示,歌手、演员赵薇开设的个人微博账号“赵薇”,将一首金·泰勒(Kim Taylor)的歌曲《I Am You》直接作为了微博内容发出,转发有1 252次,获得12 600个“点赞”,另,由于个人设置评权限制,故评论数仅为3。一首歌曲能获得这么多的转发量和点赞,有时可能不仅是因为歌曲本身受欢迎,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名人效应——这也是影响微博中音乐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4 赵薇在微博中分享金·泰勒的歌曲《I Am You》
(二)音视频类
在微博上,音乐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以单一的音频模式进行传播的,从受众的角度而言,音乐和视频结合的传播方式更能引起兴趣。视听结合的方式可以传达出更多的信息,让音乐不仅能够被“听得见”,也能够被“看得见”。以“歌曲”/“音乐”为关键字,在微博的搜索引擎中进行检索,结果中有大量的音乐都是带有视频的。因为微博的特性,以及受到篇幅的限制,音视频类微博只能呈现为一个视频窗口辅以简明的文字介绍的形式。随机获取200个该类样本,其中192个样本来自非专业音乐类账号,其中既有个人账号,也有机构或者公司账号。如,名为“当时我就震惊了”的微博账号,认证显示为“微博知名创意人”,粉丝超过2 000万,该账号主要在微博分享一下有创意或者有趣的信息,除此之外也会经常分享一些经过挑选的MV。这些音视频类内容的转发量或者评论量少则几百,多则过千,虽然来自非音乐专业的账号,但依托于账号所拥有的大量粉丝,同样有较大的影响力。无论是从检索结果还是从随机抽取的样本来看,音视频类的微博数量远多于纯音频类微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无论是受众还是传播者,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都喜欢形象化的音乐,更乐于接受“音视结合”的传播方式。
(三)图文类
在微博上的音乐传播,除了纯音频或者“音视结合”的方式外,还有一种剥离于音乐声音本体的传播形式——图文类,即以与音乐相关的文字、图片或图文相结合的信息为内容的方式。从在微博中检索的结果来看,此类内容发出的主体比较分散,既有公司,也有个人,即传播此类信息的主体没有明显规律。此类微博信息的内容包括唱片公司发出的旗下艺人的演出信息、由个人用户分享的信息,还有部分是与音乐教育、培训、理论研究相关的信息。虽然这类信息“听不到”,但也是音乐在微博中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5所示,认证为“微博知名音乐博主 音乐视频自媒体”的账号“MusicWars”发布的一条关于歌手贾斯汀比伯的微博信息,介绍了其音乐作品、获奖情况以及唱片销量等信息,还附上9张风格不同的照片,微博发出当天,截止到23点,一共有827次转发、464条评论以及2 541个“点赞”。人们通过文字内容了解了歌手的音乐作品信息及一些基本情况,在微博评论中交流这位歌手的信息以及获取信息后的感受——这都是以图文类信息为内容的音乐传播现象在微博中的体现。
图5 “MusicWars”微博中分享的歌手比伯的相关信息
(四)综合类
有一部分微博,将音频类、音视频类、图文类音乐内容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进行组合后生成传播内容,其中多以音频与图文组合、音视频与图文组合的方式最为常见。将与音乐信息相关的多种内容形式相结合的传播方式,使音乐传播的内容更加丰满,表达更加形象具体,让受众在接受的过程中,尽可能获取足量且丰富多样的信息。如图6所示,微博用户“央视新闻”分享的信息就包括音视频及图文,内容是介绍钢琴诗人肖邦的生平,表达对肖邦的敬意,并在最后分享了肖邦的钢琴曲的音视频。该音乐微博信息在发出的当天23点就有783次转发、231条评论、2 220个“赞”——作为一个非专业音乐微博账户传播的音乐信息,这已经算是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形成了不小的传播影响。
图6 “央视新闻”微博中分享的综合类信息
微博中的音乐传播内容多种多样,可以依照音乐的风格将其进行分类。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其分为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中国民乐、其他音乐四大类。笔者利用微博中的搜索引擎,以这几大类别的名称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随机收取了400个样本,其中流行音乐类有298个,古典音乐类的有47个,中国民乐类的是14个,其他音乐类为41个。
(一)流行音乐
搜索结果显示,流行音乐在四个类别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其中又可分为:流行歌曲类、纯流行音乐(器乐)类,以及音乐信息类。
流行歌曲是微博上音乐传播内容中最为丰富的部分,在298个流行音乐样本中,有259个为流行歌曲,其形式包括纯音频,以及由音频和视频组成的MV。由于微博搜索机制的缘故,样本中的大多数歌曲都是按照热度进行排序的最近一段时间正在流行的歌曲,也会有部分推出时间较早的但转发或者评论次数多的内容——包括一些比较经典的流行歌曲。
纯流行器乐因为其优美的旋律或者一定的故事背景(如为电影、电视剧、动画片配置的纯音乐),在微博中传播甚广,一般还配以一些音乐之外的信息。这其中可能是传播者的思想、心情或者其他的传播目的。
除音乐本体外,在微博中传播的流行音乐信息主要是指一些与当今流行乐坛相关的音乐资讯,例如唱片公司发布新唱片的时候,就会在微博中进行大面积宣传——包含发布前造势、发布时直播及发布后推广等方面的内容;歌手举行个人演唱会前也会在微博中发布相关时间、地点、主题等信息。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乐于接受流行文化,流行歌曲除了传播者和受众广以外,曲调悦耳动听,歌词朗朗上口,能让人感到共鸣。由此,流行音乐更容易在微博中传播,且微博使用者更乐意将流行音乐作为微博传播的主要内容。
(二)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在微博中传播的受众范围相对于流行音乐要小一些,但仍可以通过微博搜索引擎检索到一定数量的古典音乐信息。本次的47个样本主要囊括了古典音乐中的器乐、声乐以及乐谱等三种类别。
器乐是指不使用人声,以乐器演奏或者人声处于附属地位的音乐。各种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所演奏的音乐都可以归在其中。如图7所示,认证为“微博音乐账号、微博音乐视频自媒体、微博签约自媒体”的微博账号“音乐学人”,分享了美国作曲家巴伯的作品《弦乐柔板》,这条微博除了有这首弦乐的音视频内容外,还介绍了作曲家的一些生平信息和背景,以及一些作品概况等。
图7 “音乐学人”微博分享巴伯作品《弦乐柔板》
声乐是一种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与声乐相关的微博,内容上通常包括了演唱家的信息、声乐表演以及声乐技巧的等方面的信息。如图8所示,该微博来自一名普通微博个人用户“Mykalis”的分享,内容的主角是歌剧声乐跨界女艺人凯瑟琳·詹金斯的一曲《梦幻之中》(Nella Fantasia)——这首歌曲征服了很多观众,同时演唱者也是第一位连续两年获得全英古典音乐奖年度专辑大奖的女艺人。演唱者演唱这首歌曲的现场音视频被转发到了微博之中。
图8 “Mykalis”微博中分享的詹金斯的歌曲《梦幻之中》
乐谱作为音乐传播的传统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并没有完全被替代而消失,即使在微博上也能看到其身影。因为微博无法直接以特定格式的五线谱和音符的形式展示乐谱信息,所以乐谱在微博中的传播往往以图片的形式示人,它既可以在微博中继续以音乐的传播媒介而存在,有时候它也可以作为普通物品被展现出来。如图9所示,微博名为“古典音韵”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就分享了其新购的乐器演奏时所使用的乐谱。虽然这不涉及乐谱内容本身的信息,但这同样是一种音乐信息的传播行为。
图9 “古典音韵”微博中分享的乐谱照片
(三)中国民乐
民乐的相关内容相对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在微博中所占的比例更低,受众的范围也更加有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之一,在国内的微博音乐传播内容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相关内容包括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曲艺音乐以及戏曲音乐等种类。
如图10所示,认证为“微博音乐博主”的账号“欧美流行乐”,发出的信息是一首二胡独奏的音视频。虽然这位博主的微博通常主要分享流行音乐,但是他被这首民乐独奏感染后也将其转发出来,并吸引了105次转发、31条评论和157个“赞”。此类微博让受众在流行音乐“泛滥”的今天,能有多一个机会倾听民族文化,感受中国民乐之美。
图10 “欧美流行乐”微博分享的二胡独奏视频
(四)其他音乐
微博中传播的音乐风格除了有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乐之外,还有其他很多风格各异的音乐——这些风格的音乐,可能在数量上没有前几者多,但将它们放在一起看,同样在微博中占有不低的比例。这些风格包括电子音乐、舞蹈音乐、宗教音乐等等。
电子音乐只要是使用电子乐器音色所创造的音乐都可以归为电子音乐,又称“电子乐”或“电音”。任何以电子合成器、效果器、鼓机,以及计算机、手机音乐软件等电子设备制作的电子音色的音乐,都可以纳入电子音乐的范畴,其中又包括House、Trap、Dubstep、Techno、Trance等种类的音乐。
在微博中积聚了一批电子音乐的爱好者,他们关注一批专门发布电子音乐的传播者,并分享和传播电子音乐。如,微博认证为“电子音乐制作在线教学平台”的账号“CEM电子音乐教室”,经常在微博上分享电子音乐的相关信息,如下页的图11所示,其正在分享的EDM鼓手将电子音乐进行视觉化呈现的音视频,有超过2万的播放量,获得了111次转发、37条评论和130个“赞”。
图11 “CEM电子音乐教室”微博分享电子音乐音视频
舞蹈音乐音乐和舞蹈的起源颇有关系,舞蹈音乐的历史亦非常悠久,按照其性质来划分可以主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仪式舞曲——一些早期的原始部族在祭祀的时候会奉上跳舞,跳舞时往往有音乐作为伴奏;第二种是表演舞曲,像芭蕾、拉丁等一类舞蹈在舞台上有专门的伴奏音乐;第三种是社交舞曲,如探戈、华尔兹、恰恰等;第四种为民俗舞曲,是各地各民族的舞蹈所配的音乐。在微博中,只要与以上内容相关的,我们都将其算作舞蹈音乐。如,微博用户“台湾音乐风云榜”,经常分享一些比较流行的音乐,其中也包括舞曲,如图12所示,其分享的《Boys》是由艺人何洁和魏晨表演的舞曲,被制作成音视频在微博中传播。该微博“博主”虽然没有官方的认证信息,但也有超过23万的粉丝。这条微博不仅让受众欣赏到了完整的表演,还介绍了这首舞曲的相关背景信息以及取得的成绩,获得716条转发、84条评论和1 048个“赞”。
图12 “台湾音乐风云榜”微博分享舞曲《Boys》
宗教音乐宗教音乐也可称为“圣乐”。在宗教领域,它们不仅传达神给信徒们的启示,也可以被信徒用来表达对上帝的崇拜、景仰、赞美和祈求。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起源。在公元18世纪之前,欧洲音乐以教会音乐为主要内容。在微博的音乐传播中,宗教音乐属于小众的内容,只有特殊的群体以及少数喜欢宗教音乐或者对其好奇的受众才会去主动接触这类音乐信息。在微博中检索关于宗教音乐的信息,可见国外的音乐人将宗教音乐改编成流行音乐进行演唱的音视频。如图13所示,认证为“微博音乐博主”的“弹唱音乐”,分享了由宗教音乐改编的歌曲,并表示支持这类音乐。虽然把宗教音乐改编成流行歌曲在短时间内受到部分受众的好评,成为宗教音乐传播的一种新的形式,但是通常认为这样的做法还存在可商榷的地方——因为宗教音乐原本比较庄重,对于宗教信徒来说,宗教音乐应该是严肃、值得尊敬的,经过改编过后的宗教音乐在听感上与其原本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而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微博中的这类内容,或许还可以进一步探讨。
图13 “弹唱音乐”微博分享由宗教音乐改编的MV《Do it Again》
(责任编辑:曾遂今)
刘家懋,艺术学硕士,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2017届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为音乐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