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亮
如今的中职教育正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分组协作式学习也走进了中职计算机课堂。所谓分组协作式学习就是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技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和挖掘其中的使用价值。
一、分组协作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打破传统,提高效率
学生长期在教师传授型的课堂进行学习会对教学形式产生厌倦,从而影响思维和注意力。而分组协作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而且能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和考验。除此之外,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工明确,小组协作
协作是要求一个集体的成员互相配合以共同实现某个目标或任务的过程。许多工作都需要职员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因此,中职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计算机领域中,一个大型项目的完成需要各个人员的配合与协作,每个岗位都有各自的分工。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提前体验职场,在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3.找准定位,提高能力
小组协作式学习应与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项目教学相结合,使其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通过针对性的项目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本专业的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所在,通过分组协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准能力定位。
二、中职计算机分组协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1.明确教师角色定位
分组协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尽管它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性,但没有教师的引导,也很难发挥作用。
因此,要想有效地实施分组协作教学,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分组协作教学中的角色。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
2.有效分组
在分组的过程中,小组人数以及组员安排是影响小组学习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协作教学之前,要合理地对这两方面进行安排。
首先,对于小组人数的设定,一般在4~6人左右。原因在于,一方面,小组人数过多,很容易出现部分成员偷懒的现象,造成只有组内的“优等生”在实践,而学习能力较差的成员则在一旁等待,还会导致部分成员无法进行有效地操作;另一方面,人数少便于细节的分工,中职学生的任务要求相对来说不是很高,4~6人的设定可以灵活地安排分工,可操作性更强。
其次,教师要对小组成员的安排进行考量。基本的方式有优势互补和自由搭配。优势互补意味着教师要考虑到被分到一组的学生的不同能力优势,也要考虑各组能力水平的平衡,以强带弱,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自由搭配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進行分组。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愿为主,教师进行微调的办法,各小组内选定一位组长,小组成员保持相对稳定。
3.明确要求,确定分工
在完成分组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提出适当的任务要求,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
例如,在Access的课程学习中,设有建立数据表的任务,需要建立数据表,并进行数据表之间的链接。这时就需要有人负责建立数据表,有人负责链接,有人负责展示发言等等。学生能够在任务下达之后,根据任务的内容进行逻辑性的分工安排,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和学习,每个成员都明确分工,不断强化小组内成员的个体作用,进而强化小组的整体协作能力,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4.调控过程,注重行动
中职计算机教学应多以“项目主题式”课程教学为主,以实践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行动与操作,强调任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可以用一课时或若干课时来组织学生完成项目。
以C语言的学习为例,将C语言综合项目作为考查学生运用C语言的综合能力的依据,教师可为任务设定一个固定情境。任务可以是为某企业编写一个销售记录系统,以此为情景进行程序编写。各成员先陈述自己的思路,并最终讨论确定方案。在此基础上理清思路,掌握好编程所需的知识点和技术,并对编程步骤加以详细说明,附上关键源代码。最终进行成果展示,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选出最优方案。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解决问题的时候,必定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教师应当先进行观察与考量。有些问题是学生自我探索后可以自主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有些问题是学生普遍遇到的较困难的问题,这类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地集体讲解。
5.合理评价
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最容易遇到的困难就是,一个小组的任务被一个组员承包,或被部分组员承包,或者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推脱,无法正常完成学习任务。这反映出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有时会成了学生偷懒、浑水摸鱼的屏障。
因此,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学习评价系统。评价应将成果和过程相结合、个体和小组相结合,内容方面要包含专业能力评价和合作能力评价。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