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要】国有企业资金运行管理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加强国有企业资金运行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资金良性循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国有企业资金运行问题入手,提出优化资金运行管理的对策,期望对构建起国有企业完善的资金运行体系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运行;问题;策略
从现阶段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来看,企业普遍存着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偏低的问题,这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需求相背离,难以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为了推动的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必须强化对资金运行的有效管理,改善资金闲置或紧缺的局面,通过构建起完善的资金运行管理体系,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国有企业资金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1.资金预算管理形式化
资金预算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资金预算编制中,需要以企业发展目标为核心,分别从投资、融资、运营资金等方面入手编制可行的预算方案。但是,从当前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预算管理意识薄弱、资金使用计划不详细等问题。部分企业编制了资金预算,但却侧重于业务指标的完成,忽视了企业生产经营中对资金的需要量,导致资金预算与实际生产情况相脱节。此外,国有企业对资金预算的执行力度不足,呈现出资金预算形同虚设的现状,经常发生超预算、超计划,易导致现金流量不平衡、成本费用无度支出、不良资产日益增多等问题,严重威胁到国有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2.资金运行管理过于分散
国有企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资金管理难以集中的问题,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具体原因包括:国有企业经营规模大,涉及的业务活动多种多样,无法实现对所有业务资金运作的全过程监控;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层级较多,各部门设置较为复杂,未能做到及时清理和控制银行账户,导致各下属单位的银行开户过多,难以实现对资金的集中管理,使得资金在各下属单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国有企业没有掌握全部资金信息,经常出现下属单位资金短缺或闲置情况,没有实现资金的优化调配;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对资金管理的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进行理财管理,导致企业缺乏统一、协调的资金循环运作体系,影响企业货币资金的保值升值。
3.资金运作效率偏低
大部分国有企业均会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但由于计划与实际脱节严重,从而导致资金使用无法按照原定计划执行,降低了资金运作效率。尤其在投资、融资以及运营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使资金运作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表现为:部分国有企业盲目进行投资决策,未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增大了投资风险,易使投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效益目标,甚至还会造成投资损失;国有企业融资较为容易,但是长期处于负债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经营,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国有企业没有制定营运资金持有政策,存在着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的问题,导致坏账损失较为严重。在库存管理方面,因产成品挤压严重,原材料占营运资金比重较高,降低了资金周转率。
4.资金运行监管缺失
国有企业尚未健全资金运行监管机制,在资金运行过程中,缺乏对资金的全过程监控,具体表现为:国有企业下设机构和单位较多,一些下属单位不愿意接受监管,经常故意隐瞒资金运行的真实情况,进一步增大了企业资金运行监督的难度;国有企业没有设立相对独立的监督部门,内部监督制度执行力度不足,难以发挥对资金运行的监督作用;国有企业在监督制度建设方面,没有对资金运作制定相应的监督规定,导致资金运作流程不规范、资金监管权责不明,无法为资金运行监管提供有力依据;国有企业监督部门受制于领导的行政干预,没有独立工作的氛围,针对监督结果缺乏足够的处置权,导致监督权威性丧失,经常出现监督结果与实际处置相脱节的情况。
二、优化国有企业资金运行管理的策略
1.全面落实资金预算管理
国有企业要根据战略发展规划实施资金预算管理,结合企业长短期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科学编制资金预算。在资金预算编制中,财务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协调配合,尽量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具体包括企业在预算年度内需完成的业务指标、發生的成本支出以及获取的收入,企业在预算年度内计划实施的投资项目,企业在预算年度内为满足投资项目需求而制定的融资计划等,财务部门要合理预测各项经济活动产生的资金收支情况,编制年度资金预算,并将资金预算目标分解到各个季度和月份,使资金预算更加符合实际经营状况。为确保资金预算的有效执行,还要制定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对策,避免资金预算执行偏差过大。同时,国有企业应落实资金预算管理责任制,将预算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定期检查预算执行与预算指标的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并采取补救措施消除偏差,从而保证资金运行始终在预算范围内。
2.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应着力改善资金过于分散的管理现状,调整内部管理结构,建立起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具体如下:国有企业要将全部资金进行归集,根据各下属单位的实际需求调拨资金,避免资金出现闲置或紧缺现象,保证资金有效流通,形成良性循环的资金运行体系;国有企业要全面掌握资金流向,尤其对于重大支出项目,企业要采取跟踪监控的措施,避免出现资金被挪用、浪费的情况;国有企业要规范下属单位的银行账户,要求下属单位必须在获取企业总部批准的情况下才能开立账户,不允许下属单位私设“小金库”,避免出现资金体外循环的情况;国有企业要明确规定资金收付管理流程,按需分配资金,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加大对资金风险的防范力度。
3.强化资金运作过程管理
我国企业应从资金运作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具体管理措施如下:endprint
(1)加强筹资管理。国有企业凭借自身经营优势,不存在筹资难题,但是必须考虑资金成本、筹资效率、自身经营状况等因素优选最佳的筹资方式。国有企业要从战略发展规划出发,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制定筹资计划、确定籌资数额,并且保证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避免因企业承担过多的财务费用而造成财务风险。
(2)加强投资管理。国有企业要落实投资目标责任制,建立起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要求投资决策必须经过可行性分析、投资预算和投资回报率测算等环节,避免出现重大投资失误。同时,在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实时监控资金流向,保证资金运行效率。此外,企业还要采取投资考核措施,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产生的收益进行考核,实现对资金的定量化管理。
(3)加强运营资金管理。国有企业要强化运营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周转率,杜绝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赊销政策、信用标准、信用期限、信用额度,保证资金快速回笼。企业还要采取账款回收措施,及时催收账款,降低坏账损失风险。此外,企业还要缓解库存压力,可采取库存产成品质押的方式盘活资金。
4.健全资金运行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要强化对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起集事前、事中、事后于一体的资金运行监督机制,降低资金运行风险。具体的监督机制包括:企业应建立资金管理制衡机制,将人财物的处置权相分离,促使各个职能部门和岗位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关系;建立资金运行跟踪考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考核,保证资金按照预算合理支出;建立资金管理问责机制,重点监管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严厉查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资金监督的权威性。
三、结论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必须将资金运行管理作为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资金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资金运作管理以及资金运行监督,构建起完善、规范、高效的资金运行体系,不断提高资金运营效率,规避资金运行风险,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静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王锐.我国国有企业如何高效使用资金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2-43.
[3]王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研究——以深圳能源财务有限公司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7(5):86-87.
[4]冯玲.国企资金使用效率的优化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5(5):78-79.
[5]王永伟.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讨——基于LS集团的思考[D].山东财经大学,2013.
[6]吴玉良.国有集团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6(5):65-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