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这对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沿线许多国家的经济贸易,更是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民族民间文艺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传统民间文学和艺术怎样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试做论述。
关键词:民间文艺 “一带一路” 交流
一、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必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一)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民族自信
从古至今,我国都是在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的引领下不断前进。我们有农耕文化、蚕桑文化、餐饮文化、服饰织绣文化、礼乐文化、医药文化、冶炼文化、陶瓷文化、军事文化、邦交文化、编撰文化和建筑文化等。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明创造,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我们才能够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民族自信、道路自信。“一带一路”建设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理念使然。“一带一路”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古丝绸之路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新的延续。
(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我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几度兴衰,当然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如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神农尝百草、钻木取火等;爱情故事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还有那些神鬼故事、精灵故事,儒、释、道的经典故事。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是人们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在劳作和生活中积累创作出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对天地万物的美好艺术想象,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传统故事流传至今,也向世界传播着我国的悠久文化。
我们要传统故事,也要讲好中国的新故事。要讲述中国人民是怎样站起来、怎样富起来、怎样强大起来的新故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显赫,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近年来,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快经济全球化而提倡“一带一路”建设,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支持,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义务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得到了广泛好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就是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
二、交流文化艺术、贸易文艺商品
传统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文艺的母体。我们要搭乘“一带一路”建设这列时代“高铁”,将我国优秀的民间文艺以商品的方式输送出去,从而获取其自身价值和经济效益。这也是传统优秀的民间文艺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质性行动。
(一)强化文艺功能互鉴、包容、共赢
我国历史久远,民族众多,信仰自由。在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和数不胜数的民间手工艺。如优秀的传统戏剧、曲艺、舞蹈、皮影、木偶戏、杂耍、武术、剪刻、雕塑、书法、绘画、扎糊、刺绣、玉雕、金银饰品、陶瓷等。我们的经、史、子、集,还有那些已被国内国际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华传统文艺精粹,都是我国传统优秀文艺的瑰宝。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要执行对外开放政策,把我们优秀传统文艺推介出去。我们也要有选择地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外国民间文艺为我们所用。要充分发挥文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在文艺商品贸易中努力形成互鉴、包容、共生、共存、共融、共赢以及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
(二)创新传统文艺,打造文艺精品
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深入挖掘、整理传统文艺资源,经过提炼、加工、创新之后,有组织、有计划、分门别类地利用现代化高科技制成文艺精品,开展文艺商品贸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让这些传统的高能量文艺资源得以充分地释放。在进行文艺商品贸易时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一是采用论坛、洽谈和展出的方式进行宣传,推介我们的文艺商品,使我们的文艺商品能够摸得着、看得见,立体地呈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二是利用演出的形式来彰显我们民间艺术的魅力。我国有许多剧种、民间艺术和手工艺被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要利用现代影音视频技术包装这些民间艺术,把更美、更新、更多的、更易于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接受的文艺商品推介出去。
我们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这个大好机遇,在政府引导、民间参与、企业牵头、市场运作、相关職能部门热情服务下,进行民间文艺商品贸易,让优秀的传统民间文艺强有力地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沿线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陈雪冬,男,经济师,松原市群众艺术馆办公室主任)(责任编辑 徐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