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11.036
收稿日期:20171009
作者簡介:徐雪飞(1979—),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朱淑真和李清照同为宋代著名的女诗人、词人,被誉为宋代词坛双璧。朱淑真的文学成就仅次于李清照,正如清代的陈廷焯所说:“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她们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因为她们时代接近,气质相似,文采相类,所以作品中的相似点特别多,同时由于她们的生活经历、人物个性、人生际遇等方面的不同,作品中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基于此,从作品风格、作品题材、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和作品语言四方面对朱、李的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朱淑真;李清照;作品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1010503
宋代能填词的女子不乏其人,但有词集传世的唯有李清照与朱淑真,元明以来,经常将李清照与朱淑真并举,“赵宋词女,李朱名家。”(薛绍徽《黛韵楼文集》),“宋代闺秀,淑真、易安并称隽才。”(清许玉喙《校补〈断肠词〉序》)。因为她们时代接近,气质相似,文采相类,所以作品中的相似点特别多,同时由于她们的生活经历、人物个性、人生际遇等方面的不同,作品中也存在着很多差异。
一、朱淑真与李清照作品风格的比较
李清照和朱淑真同属婉约派,前人评李清照和朱淑真说她们一个“能曲尽人情,轻巧尖新,姿态百出”[1],一个“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2],可见她们的作品都有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婉约。但由于她们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的大不相同,使李清照与朱淑真两人的个性存在着较大差异, 当这种个性差异投射在创作中就形成了她们不同风格的作品。
李清照的父亲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李格非,李格非是苏轼门生,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李清照有机会同当时著名的文人接触,可以接触更广阔的天地,从而形成了温婉中带有男儿豪气的性格。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既具有女性的明慧和温柔,又有一般婉约风格作品所缺乏的俊朗和开阔,这也是历代评论家所津津乐道的一点。明代的杨慎在《词品》中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3]清代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评价:“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4]当代的索洁作文用“闺阁气”与“丈夫气”来概括朱、李作品的风格[5]。“丈夫气”一词出自清代沈曾植的《菌阁琐谈》:“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6]正如况周颐的评价:“即以词格论,淑真清空婉约,纯乎北宋。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7]
李清照的作品中既有纯女性书写之作,也有意境慷慨接近男性文人风格的作品。尤其是靖康之难后,李清照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苦大悲,创作风格大变,创作了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为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这首咏史诗起调高亢,诗人开篇就鲜明地指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一个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表达了一种无所畏惧的人生姿态!“不肯”的运用乃神来之笔,突出了项羽的英雄豪气。诗人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在诗中鞭挞了南宋当权派苟且偷安的无耻行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再看同一题材的朱淑真诗《项羽两首》:
自古兴亡本是天,岂容人力预其间。
非凭天意凭骓逝,骓不前兮战已闲。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
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这两首诗的主旨在“天意”,朱淑真在诗里既充分肯定了项羽的英雄气慨,又分析了他失败的原因,表达了对项羽失败的惋惜之情。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慷慨雄健、掷地有声,而朱淑真诗《项羽两首》如在叙述故事,娓娓道来,不激烈,不做作。两相对比,可见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风格的差异。
朱淑真与李清照作品中存在的这种风格差异在词作中也有体现。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所以她的词中并没有正面描写离乱悲慨的作品,而是在词中间接表达了经历了战乱流离的痛苦,风格趋于含蓄深沉。以李清照的《渔家傲》为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进梦境之中,采用浪漫主义的奇特构思,以记录梦境的方式,连接各种奇思妙想,来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实现了梦境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创造了气度恢宏、壮阔雄奇的意境。全词用典巧妙,景象开阔,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李清照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丈夫气”的一面。
由于身世遭遇的不同,朱淑真的作品风格单一,《四库全书》总目中评价朱淑真的作品:“其诗浅弱,不脱闺阁之习。”同是情语,李清照常把婉转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有机融合,她的作品意境开阔,展现出一派大家风范。而朱淑真的情语,则浓得化不开,其词意境多幽怨缠绵,是纯粹的小女人语。
二、朱淑真与李清照作品题材的比较
朱淑真的诗词内容比较单一,题材单调。观其诗词作品多是描绘春夏秋冬、四时景物,单纯地选择景物来营造千篇一律的闺中题材。她笔下出现的场所无非是西园、桂堂、西楼、水阁等闺阁住所,作品内容也多是梳妆、洗浴、赏花、试衣、画眉、纳凉、赏月等生活细节的展现。她在用纯女性的书写抒发自己的心灵感受、表现女性独有的敏感细腻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的同时,也构建了一个寂静、幽远、深微的女性世界。在朱淑真的《断肠集》中,“除题对、应和诗及纯以点缀为目的的写景诗外,吟咏情怀,展露性灵的诗词约300首,占总数的五分之四。”[8]这足以证明朱淑真作品题材的单一。endprint
李清照一生的复杂经历决定了她的人生体验更为丰富。李清照早期作品的题材内容和朱淑真相似,晚年她亲身经历了靖康之难、南渡之艰,在其南下避难期间,她与丈夫多年精心收集的金石文物,几乎遗失殆尽,一生心血付之东流。这一系列不幸的遭遇使李清照作品的题材并不拘于闺阁之中,她南渡后的作品中有很多抒发家国之思,亡国之痛的题材,深刻地表达了南渡后的时代之悲,故国之思。以《永遇乐》为例: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此词是李清照晚年伤今追昔之作。全词采用对比手法,写了词人在南宋临安元宵节时回忆自己往昔在北宋汴京过元宵节时的良辰美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词中未言哀而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大悲大痛。
三、朱淑真与李清照作品中呈现的女性形象的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作为同一时代的女性词人,她们在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1热爱自然、浪漫多情的少女形象
李清照与朱淑真都是在家道殷实且有着浓厚的书香气息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们少女时代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一时期,她们作品中呈现的女性形象大都是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浪漫多情的。这一时期,她们的作品中有很多描写自然,贴近生活的作品。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开篇两句写到昨晚的风很急,还下起了小雨。晚上词人喝了酒睡得很沉,直到第二天早上醒来酒意还没完全褪去。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词人担心园中的海棠花是否已花瓣零落,因此向“卷帘人”询问。“试”字将词人不忍心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结果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想到“卷帘人”却回答海棠花“依旧”。这个“却”字写出了词人听到回答后的意外,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词人毕竟还是知道在这暮春时节,又经历一夜的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可能“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两个“知否”连用巧妙地将口语融入词中,更显语淡情深之妙。这首小词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三十三字,却在小姐与丫鬟之间的一问一答中,生动地勾勒出漫不经心的小丫头与惜花爱花、敏感多情的小姐鲜明的个性特征。这首词的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隽永,却表达出说不尽的含蓄蕴藉之意,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同样在朱淑真的作品中,我们也随处可以见到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之情的女性形象,以她的《书窗即事》为例: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这首写春归之景的小诗,把春天、小鸟、蜜蜂、蝴蝶当作人来写,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气。诗中“春无语”“鸟自啼”六个字,赋自然景物以人情,不仅给诗增添了无穷的韵味,而且也隐隐流露出诗人的惜春之情、留春之意。诗的后两句通过描写蜜蜂蝴蝶飞来飞去,烘托出一片生机、令人欢悦的气氛。诗人借描绘多情的蜜蜂和蝴蝶纷纷飞过墙,追逐着春天,来抒发自己对春天的眷恋之情。由于蜂蝶的欢飞,画面充满生气,诗的情调也开朗起来,诗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一时期,在李清照与朱淑真的作品中都呈现了浪漫多情的少女形象,以李清照的《点绛唇》为例: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描述了少女天真可爱的娇羞情态。上片写主人公荡完秋千以后的神态,妙在静中见动;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情形下的娇羞情态,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敏感矜持的少女形象。下片以动作写心理,“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嗅青梅等一系列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讶、含羞、好奇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把少女天真可爱而又情窦初开的羞涩,描写得生动传神,不留痕迹。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是李清照早期的代表作。再看朱淑真诗《湖上小集》:
门前春水碧于天,坐上诗人逸似仙。
白璧一双无玷缺,吹箫归去又无缘。
这首诗写在朱淑真的少女时期,诗中描写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诗人与爱慕的男子的一次偶遇,风格活泼明快,简练而隽永。“吹箫归去又无缘”,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只是惋惜的一声“吹箫归去又无缘”,遗憾而已,惆怅而已,若有所失。她用白描的笔法将读者带入一个若有所失、若有所思的境界,毫无做作。朱淑真把自己对一个并无姻缘之分的男子的动心动情,写得如此明白露骨,表明她对爱情的追求是强烈而大胆的。
李清照与朱淑真在早期作品中呈现的少女形象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呈现的是羞涩矜持、含蓄腼腆的纯情少女,而朱淑真作品中呈现的是大胆、热烈地追求爱情的痴情少女。
2爱恋相思、凄苦幽怨的少妇形象
由于李清照与朱淑真爱情、婚姻的遭遇不同,使她们在婚后初期塑造的女性形象存在很大的差異。
李清照18岁时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妇二人伉俪情深,生活幸福美满,但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间的暂时分离给她的婚姻生活带来短暂的缺憾。独自一人在家的李清照深感孤单寂寞,这一时期写下很多表达思夫之情的相思之作,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呈现出一位对丈夫饱含相思之情的闺中少妇形象。词中词人并未一味地描写自己的相思之苦,而是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的同时,由自己推想到对方,以见两心之相印。这种相思与离愁是由两个人分担的,其中包含着夫妻双方心心相印,相互眷恋的幸福感,是一种甜蜜的忧伤。endprint
而朱淑真就没有李清照那样幸运了,她由父母做主嫁给了一个俗吏,婚后由于她与丈夫志趣不相投,致使两人感情破裂,长期独处,过着凄苦孤寂的生活。婚姻生活的不幸使她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种深重的哀愁,沉重的寂寞。如《减字木兰花》: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此词开篇连用五个“独”字,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五个“独”字的连用,合成了他人就算千句万句也抒发不出的凄苦孤独和深重忧怨,同时也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词人在不幸的婚姻中所受的压抑和苦难。接着词人放缓笔调描写了自己在深闺中的寂寞无聊、愁病相仍。这首词呈現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孤独寂寞,愁肠欲断的怨妇形象,这和李清照笔下那种带着淡淡忧伤的思妇形象是不同的。李清照婚后初期塑造的是怀着淡淡忧伤的思妇形象,而朱淑真塑造的则是孤苦无依、痛苦哀伤的怨妇形象。
四、朱淑真与李清照作品语言的比较
李清照诗词中的语言独具特色,呈现清丽素雅之美。论词崇尚典雅,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的提炼,便别开生面,风韵天然。她善用生活化的语言,常以口语入词。朱淑真诗词中的语言呈现自然浅切的风格。她善于熔铸前人词句,别有深情妙理。语句浅切自然,常以口语入词。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字。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朱淑真与李清照的作品语言中存在着一些相似的特点,如善于熔铸前人词句,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等等。
李清照诗词中的很多佳句,翻空出奇,是她经过理性锤炼和精心揣摩的结果,而这也恰是历代评论家所津津乐道的地方。如王士祯评价:“人工天巧,可称绝唱。”(《花草蒙拾》)清代的李调元称:“无一首不工。”(《雨村词话》)而朱淑真诗词中语句则多通俗直率,浅易如白话。她的思绪完全未经理性的整合,而是任性而至,情之所至,言之所至也。而这也恰是历代评论家所不屑的地方,如清代陆昶认为其词“出笔明畅而少深思”“谴语容易也”(评选《历朝名媛诗词》)。
参考文献:
[1]唐圭璋.词话丛编·碧鸡漫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6:88.
[2]魏仲恭,断肠集序.[宋]郑元佐,冀勤校注.朱淑真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2.
[3]杨慎.词品(卷二)[G]//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622.
[4]李调元.雨村词话[G]//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1377.
[5]索洁.“闺阁气”与“丈夫气”——从朱淑真、李清照的比较看女性文学的独立价值[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4—128.
[6]沈曾植.菌阁琐谈[G]//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605.
[7]况周颐.断肠词跋[G]//张璋、黄畲校注.朱淑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10.
[8]胡元翎.论朱淑真诗词的女性特色[J].文学遗产,1998(2):71—81.
(责任编辑:陈树)2017年11月第36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7Vol.36 No.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