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2017-12-11 12:31巨欣炅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

巨欣炅

【摘要】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如何挖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成为当下需考虑的主要问题。然而从当前实际发展现状看,“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表现仍较为突出,无法实现中等收入阶段经济的迅速增长,这就要求立足于“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明确当前经济增长动力。本次研究将从普遍现象视角、分工与交易费用视角等角度出发,剖析“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做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动力研究。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 发生机理 经济增长 阶段性动力

一、前言

“中等收入陷阱”源于世界银行相关报告中,强调发展中国家可能在该阶段面临经济长期陷入停滞局面。以中国为例,目前经济增长方面,有较多现实问题存在,如投资效率低、资产泡沫化、能源与环境瓶颈以及劳动力价格上涨等。该背景下,如何探寻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成为需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中等收入陷阱”下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动力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普遍现象视角的“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均从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分析,提出大多落后国家自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后,便因失去发展动力而致使经济长时间停滞。而这种现象并非局限于某一国或某一地区,而为世界普遍现象。具体剖析这种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①收入分配不公情况,引起贫富分化日渐严重,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受阻;②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不合理,如产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等,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③城市化进程问题,尽管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一国经济实力,但需注意,以拉美国家为例,当城市服务业中有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入后,出现过度城市化局面,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情况;④人口结构制约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情况,是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些问题中便可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陷阱”的发生已成为普遍现象[1]。

三、基于分工与交易费用视角的“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

(一)交易治理与分工深化

尽管在表层上,“中等收入陷阱”多表现为无法进行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而事实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根源在于无平配套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激励。首先从交易治理、分工深化等角度看,对于大多中等收入国家,缺少经济增长动力,反映出借助分工深化而使经济结构转型并未实现。其中影响分工深化的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一为物理因素,如成本因素制约专业化生产的扩大、交换受交通运输费用制约等。其二则为交易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另外,对于交易治理,既往研究资料中做出较多分析,如有研究提及交易费用在本质上为专业化、分工费用。但需注意,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交易治理机制也有一定差异,所以良好的市场净环境、政府宏观调控均是保证完善交易治理机制的关键。

(二)基础设施与分工深化

分化深化是否合理决定分工收益情况,进而对经济持续发展产生影响。而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对分工深化影响的因素,如基础设施情况。这种基础设施问题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技术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落后国家更注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强化,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这样便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仍有部分国家仍处于封闭状态,技术水平能力低,难以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第二,运输成本。大多研究资料中均提及,运输成本对分工收益的影响极为明显,如何控制运输成本关键取决于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强化。然而对于大多发展中国家,因政策风险较大且民间资金不足,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要求由政府推动,但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激励情况又成为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实现的关键,如部分中等收入国家,无能力治理腐败情况,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

四、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动力研究

(一)劳动力与人力资本

廉价的劳动力一直使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保障。有研究中1980年起对中国劳动人口情况分析,发现直至2010年,保持上升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自2012年后,劳动人口总量下降,此时学术界均讨论中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情况,但能够肯定的使劳动人口数量降低,其相应的增长动能将逐渐减弱。另外,在人力资本层面上,可从人均受教育程度情况分析,尽管教育对经济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我国在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很可能出现经济的发展使推动教育前进的原因,所以不能完全将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动力。

(二)固定资本投资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方面以投资作为主要动力。部分研究中指出,在固定资本形成率方面,1978年不足30%,而在2010年达到45%,相比大多发展中国家固定资本形成率均较高。但需注意,如日本、新加坡与韩国等,固定资本形成率均有先上升后下降表现,而非持续升高,能够预期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固定资本形成率也将有下降表现,所以在经济增长中动力作用逐渐下降[2]。

(三)对外开放环境

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但中国在迈向中高收入阶段后,对外开放为经济增长带来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且原因很大程度归结于外资政策优惠较少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等。该背景下,如何在对外合作模式上进行调整,保证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依托于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增长,成为当下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四)制度与技术

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极为关键,如在分析“中等收入陷阱”中提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因腐败指数较高,影响经济增长,我国对此也保持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反腐力度,這为经济增长提供一定的保障。另外,在技术层面,我国近年来对知识创新给予极多的关注,强调以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步伐,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中技术因素极为关键。

五、结论

“中等收入陷阱”是当前经济增长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本次研究中从普遍现象与分工深化、交易治理等角度对“中等收入陷阱”现象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动力,指出未来经济发展中对动力因素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朱志伟.“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与跨越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4.

[2]张德荣.“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J].经济研究,2013,48(09):17-2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制度创新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