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建构
——苏州健雄学院的探索

2017-12-11 08:15姚骅珊
职教通讯 2017年28期
关键词:双元制导师应用型

姚骅珊

“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建构
——苏州健雄学院的探索

姚骅珊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才资源需求也随之发生转变。作为太仓唯一的地方高校,学院在高职“双元制”教育成功的经验之上,搭建“政产学研”四轮驱动的“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培养本科生、全日制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三个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推进了“双元制”高层次化,丰富了“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有效推进政产学研的结合。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双元制”

工业4.0行动计划、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一不需要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做支撑。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太仓地区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应承担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任务。健雄学院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本土化创新,应用到高职教育领域,逐渐总结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于2014年获得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立国内唯一的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示范推广基地,在国内外职业教育界形成了广泛影响。

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将“双元制”培养模式拓展到本科生、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中,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包括应用型本科层次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

一、基于德国“Two in One”模式的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平台

德国“双元制”应用本科教育,即“Two in one-Program(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合二为一)”模式是把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合二为一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输送了大批高水平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位置处于:中职教育——职后继续教育——双元制大学——Two in One应用本科教育。[1]

2014年,苏州健雄职业学院与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及德资企业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德国“Two in One”应用本科教学模式开展高职——本科衔接教育,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制为六年。

(一)“2+1+3”高职——本科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式采用“2+1+3”培养模式。前2年,采用德国“双元制”职业培养模式,重点培养机械加工技能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并通过AHK毕业考试1;第三年为“职业培训”和“大学教育”混合培训模式,通过AHK毕业考试2和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书。在“职业教育”阶段,由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舍弗勒公司分阶段轮换进行课业教学,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后3年开展同济大学学历学位教育与企业真实岗位结合的教育模式,由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舍弗勒公司负责课业的教学实施,以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大纲为标准,分阶段进行工程项目考核,考试合格者获得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具备企业工程师资格能力。[2]

(二)嵌入德国技术标准的“双元互动、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

围绕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和企业岗位目标,形成职业素养、职业发展和职业技术技能三个教育模块;在职业技术技能模块中引进先进的德国工业机械工职业标准,对接德国同类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创新性采用德国的技能训练项目,同时,兼顾同济大学继续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课程,开发舍弗勒公司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

(三)“三站交替、分段轮换”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职业教育”阶段,学生主要有学院、培训中心和企业三个学习场所。为突出以职业培训为中心,充分发挥“双元制”模式的优势,第一、二学年中,学生半天在学院上理论课、半天在培训中心接受技能培训,同时,利用寒暑假到舍弗勒公司实习;第三年则4周在学院和培训中心接受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和职业培训,6周到舍弗勒公司实习,培养方式循环进行,真正实现校企双元的交替和互动。

(四)以“双元制”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在理论教学内容上,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模块化,并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特点及行业需求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技能教学内容上,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并同生产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以交互式替代了填鸭式,“做中学,学中做”。

(五)四方多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原则,由高校、培训中心、企业和行会共同负责学生的课业考核,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提升了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二、基于“太仓市企业研究生工作联盟”的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太仓市企业研究生工作联盟”是健雄联合研究院联合太仓市科技局、太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申报筹建的,并于2015年9月通过验收。通过平台的建立,联合研究院、企业、高校三方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开展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探索有利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长期高效运行的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截止至2016年底,“太仓企业研究生工作联盟”联合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37家,拥有涵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实习基地305个,来自常熟理工、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55所学校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在站学生271人。

“太仓市企业研究生工作联盟”下设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综合办公室以及配套服务中心四个机构(如图1)。其主要职能为,一方面,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对接,积极探索全日制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的“双元制”培养模式,针对太仓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需求引进研二学生来太开展“双元”培养工作;另一方面,对在职人员进行学历补偿教育,与合作高校开设工程、管理硕士班等,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降低用人成本和风险。

图1 “太仓市企业研究生工作联盟”的职责与功能

(一)全日制研究生“双元”培养

针对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学院从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化学专业以及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生物专业分别引进12名研二学生进入“太仓市企业研究生工作联盟”进行为期二年的“双元”培养。联合研究院外派两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分别进驻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程指导研究生学习,参与“双元”培养,并兼任“生活导师”。

全日制研究生“双元”培养涵括如下六个方面:(1)课程体系建设。专任教师在健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经验之上,结合企业人才定单要求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并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动向,与高校负责人、企业多个部门负责人反复讨论后共同制定培养方案。(2)“双元共同”培养模式。按照“双元”人才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由学院专任教师负责基础理论课程,并协助企业导师进行实践操作课程的授课,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前沿相结合。(3)导师团队建设。企业导师由企业遴选推荐,研究生工作联盟通过导师学历、科研能力、从业时间、学生评价进行综合评定,考核通过者获得联盟聘书及工作补贴,另外,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纳入企业绩效考核。(4)学位设计(论文)。在研究课题确定后,健雄导师与高校导师、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撰写毕业论文。既满足了企业对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的需求,也保证了论文的前沿性和实践性。(5)学生日常管理。由专任教师及企业人事部门共同进行,一方面,研究生入站后依据企业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企业根据考勤情况提供生活补助;另一方面,健雄“生活导师”全程跟进,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动态,做好后勤服务,疏导学生情绪,让进站研究生感受到大学校园氛围。(6)考核评价体系建设。课程考核采用以能力考核为主的综合评价方式,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总结性考核成绩组成,其中过程性考核包括职业素养(出勤情况、沟通交流能力、项目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职业道德、态度等),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技能操作、数据处理、任务分析、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总结性考核是对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测试。

此外,在开展“双元”培养的同时,专任教师还发挥专业所长,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参与企业项目的工艺研究,共同或协助企业申报各类课题、基金、专利,深化产学研合作。入驻期间,参与企业研发项目4项,联合申报项目4项,协助企业成功申报“省双创”人才项目1项,共同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均以授权。同时,专任教师深入企业参与研发,不但提高了自身专业技能,也为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积累了素材;工程技术中心的建成为学院提供了联合培养和实训的基地;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带领并鼓励更多学院教师积极开展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横向课题,将产学研合作推向良性循环的道路上来。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创新

健雄联合研究院以服务地方战略目标为宗旨,以培养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通过联合办学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自2011年以来,先后开办南航MPA健雄班,东南大学MPA健雄班,苏州大学MBA健雄班,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健雄班等,截止至2016年12月,在籍专业硕士研究生总数781人,合作高校11所,合作专业10个,共有221人授予硕士学位。

1.“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借鉴与实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改变学员简单学习理论知识、获取学位的传统方式,尝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多导师”制,除原有的导师,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以及行业专家,将在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企业一线开展培养,加强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注重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并安排行业导师组织学员理论联系实际,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学员采取“双元”培养。对于在职人员鼓励在工作实践中发掘课题,切实学以致用,在提升学历的同时提高实际工作水平。

2.“现场教学”课堂教学路径。健雄联合研究院在借鉴学院“定岗双元”培养高职学生的成功经验,经过多次与联合办学高校专家及合作企业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其中的“现场教学”课堂,体现了专业学位硕士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增强了研究生对生产现场实践的认知,缩短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从2011级至今,已开展200余次现场教学活动,累计1 500多个课时,在部分班级总课时占比三分之一以上。经过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现场教学已成为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概括,予以结构化与流程化,我们可以将健雄学院在培养本科生、全日制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三个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整理为图2所示。

图2 “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流程

三、“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的推广价值和展望

(一)“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除了具有政产学研合作的一般特征,更体现了多元跨界、跨区域、整合性等新特点,其创新点及应用价值如下七个方面。

1.高职院校培养研究生层次人才是前所未有,无从参考的。“太仓市企业研究生工作联盟”实现了政府、高校、企业“三级联动”,是一种先进的、具有创新性质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其他地方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经验和实施路径。

2.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基础上,探索并实践本科以及研究生层次“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属于国内高职与本科、高职与硕士对接的创新教学模式,推进了“双元制”高层次化,丰富了“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的成功运行,表明成果的推广具有较好的操作性,通过推广实践,可以进一步优化平台运行方案,探索并完善平台机制体制建设。

4.“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的推广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稀缺人才,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助力地方经济建设。

5.通过建设“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可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深层次、全方位合作,带动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对推进政产学研结合具有较大社会价值和意义。

6.“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能够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综合素养,丰富其社会及工作经验,为就业乃至创业提供保障。

7.“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多元化、终身化教育的诉求,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二)“双元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不足和展望

中德两国的国情存在较大差异,生搬硬套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然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双元”培养模式。健雄学院借助地方高校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在高职、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足和完善的空间。(1)德国“Two in One”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涉及诸多要素,如师资、招生、教学条件、教学模式、人员管理等,而在这些要素中,处于核心的是课程体系,尤其是对于“高职本科衔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方如何定位,如何有效衔接,如何根据专业情况平衡理论、实践课程的设置等问题,都还需要进行摸索和探究。(2)“太仓市企业研究生工作联盟”作为培养研究生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平台其运行已经步入正轨,宏观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实际操作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太仓市企业研究生工作联盟”机制体制建设,细化运作方案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并将在斯迪克和华益美“双元”共同培养试点成功的基础之上进行逐步推广,以点驱动整个工作联盟有序运转,立足地方辐射全省乃至全国。

面对“工业4.0”的挑战,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匮乏,在新技术浪潮的不断冲击下,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与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加紧培育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适应技术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型高技能人才。

1.建议政府加大对培养平台的投入力度。(1)对入站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减免企业税收,对入站学生给予政策倾斜和生活补助;(2)直接拨款建立专项基金,以解决平台建设、学生服务等方面所需的资金问题。

2.充分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依托工作联盟为载体,努力为高校和企业牵线搭桥,让企业认识到联合高校智力资源,可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生产实践课题,配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确立企业在“双元”共同培养中的主体地位。

3.在“双元”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和考核,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监督与管理,不但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也是平台自身完善的关键和重点。

4.“双元”培养课程体系与教学评价体系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参与度,体现“双元”共同培养中企业的主体地位。

5.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高校负责人和导师可以随时关注入站学生的课程和论文完成情况;学生定期在平台上填写培养记录,查看课程信息,与高校导师、企业导师和健雄导师互动,增加归属感;企业在每年招生过程中,只需将需求、研究方向、津贴标准等信息发布到系统中,高校将想要参加“双元”共同培养的学生信息、专业、成果等信息也发布到系统中,双方在平台上即可进行双向选择匹配,成功后进入面试环节。系统维护由联盟综合办公室负责,可以随时全网发布学术沙龙、专家讲座、科研项目申报、人才项目申报等信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导师教学评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等,全面掌握共同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将情况及时向高校、企业反映;高校和企业也可以发布待转化的科研成果和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践难题,打造便捷的沟通平台,加强企业、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产学研深入合作。

6.健全相关制度。联盟作为负责研究生共同培养的组织、管理工作的中介方,应该对知识产权管理、医疗费用报销、导师补助与考核、研究生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确保共同培养工作可持续性、稳定和有序的开展。

[1]蔡跃.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0(7):80-85.

[2]韩树明,王继平,周晓刚.基于德国“Two in One”模式的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创新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6(8):78-80.

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立项课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双元’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SJG075)

姚骅珊,女,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双元制”本土化,信息化教学。

G649.2

A

1674-7747(2017)28-0036-05

[责任编辑 张栋梁]

猜你喜欢
双元制导师应用型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V eraW an g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爱情导师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