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萍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书中阐述的多个教学论点,是在丰富的教育经验中提取而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励着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求与追寻。下面主要阐述杜威“学校即社会”及“从做中学”的两个观点,结合笔者当下的小学教育改革活动,对教学实践中囊括的理念进行探究与改进。
一、“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怎样实施新颖理论?
1. 学校要模拟社会生活场景,应该有所取舍,尽力排除现存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比如某些地区大气严重,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去体验污染,相反,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更有利于社会生活的清新空气,让他们体悟环保的重要性。
2. 教育即社会,应该考虑教育的受众面不同,适时地提出“从做中学”的不同方案。比如小学生可以学习栽培、学习缝纫,那中学生是继续学栽培呢?还是学其他的社会技能?这是需要统筹规划的。
3. 民主需要包容差异。“学校即社会”,学校应该提供怎样的真实社会场景,不同学校是不可能做到一样的,比如先进的发达地区可以推行“全课程”,但是某些偏远山区,不可能以相同的方式来进行全课程教育,但他们仍可以利用当下条件创造“社会生活场景”。
如福民小学从2014年开始实行“全课程”的改革活动。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满足他们现在的生活需求以及未来的生活需求。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都必须围绕当下生活来进行。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养猪、栽种花草等等,这其实是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环境的无意识影响”难以捉摸的同时无处不在,它对孩子至少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用:语言习惯、仪表、美感和美的欣赏。学校是特殊的环境,环境由社会任何一个成员在活动过程中和他结合在一起的所有伙伴的全部活动所组成。个人参与某种共同活动到什么程度,社会环境就有多少真正的教育效果。青少年在连续的、进步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态度和倾向的发展,不能通过情感和知识的直接传授发生,它必须通过环境的中介发生。当青少年逐渐参与他们所属的各种群体活动时,他们的倾向便不知不觉间得到更为深刻和更为密切的教育陶冶。“学校即社会”,社会是复杂的,学校有必要提供的是特殊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培养未成年人的能力。因此,学校塑造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二、“从做中学”
杜威提倡的“从做中学”是他从哲学的认识论做出的推论,也是他从教育实践得出的结论。他认为教学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儿童的知识虽然贫乏,但当他全力以赴感觉需要解决的疑难时,他会像真正科学家那样肯于动脑筋和费心血。而学生求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学习获得知识以适应需要的方法。
2017年1月,深圳福民小学经历了一场异常有趣的期末测试:跨过障碍物、跳绳、爬桥……学生在每个冒险的项目完成后再去唱歌、口算、诵诗……而跟他们一起玩闯关的还有小猪“威尔伯”,这是孩子们共同的朋友。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欢快地完成了学科教学与综合能力的检测。在笔者看来,这正是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念的另一种传达方式。在“全课程”教学中,主题活动贯穿学习生活的始终,将各科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此外,学校还增加了戏剧课程、足球课程、梦想课程,拓展了课程资源,孩子们在课堂上养猪、观鱼,在3D的屏幕下捕抓蝴蝶,体会到更为丰富的学习生活。这无处不体现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是改革创新的一大动力与力量。
学生开始学习的知识如果是有社会根源和应用的主动作业,通过把更有经验的人所传授的观念和事实吸收到他自己更为直接的经验中去,然后进到所包含的教材和法则中的科学的洞察力,这样的直接经验更具备素质教育的内涵。心理生活的研究表明,探索、操作工具和材料、建造对表现欢乐情绪等先天的倾向具有基本的价值。如果由于这些本能所激起的种种练习是正规学校课程的一部分,那么学生便能更专心致志地学习,达到这样的效果: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之间的人为的隔阂因之减少,动机得到输送,学生自觉注意到显著教育作用的各种材料和过程。学生积极合作的动力加强,更容易通透只是材料的社会背景。以园艺教学为例,“从做中学”设置园艺,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园艺工人,也不是作为栽花等舒适的工具,而是为了解农业和园艺在人类历史上和现在社会组织中所占的環境提供一个研究的途径。福民小学“全课程”的设置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在为活动而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技能和有关材料、工具和能量规律的知识。
责任编辑 王思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