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鲜平 亲子图书编辑
编辑/春苗 设计/侯宇
过马路可认知交通规则,跟大人聊天体会逻辑,跟小朋友玩耍摸索合作和建立群体规则,去超市购物要体验选择和放弃,就连自己吃饭都在锻炼手腕能力和精细动作……如果说文化知识的学习关乎“智商”,那么日常生活的点滴体验,则和培养“情商”更接近。所以,爸爸妈妈两手都要抓,不可偏颇哦!
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数数字加减法、背唐诗认汉字、跳舞画画弹琴这些人们常说的学习内容,限于知识和技能,只是狭义的“学习”。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广义的学习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可谓细微之处,皆是学习。
给学习一个更广的定义
老英帮助孩子做好学习准备,和国人最大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他们更重视“广义”的学习。对于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国内情况相对照,可以说是相当的不重视。在国内的大中城市,学龄前的孩子,几乎个个在幼儿园之余,都要参加绘画、舞蹈、琴棋班;这里的同龄孩子呢,不管在幼儿园之内还是之外,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结伴玩耍。
英国极少有针对这个低幼年龄段的绘画、琴棋专门训练,最常见的芭蕾舞、足球班都要求孩子年龄在5岁以上,各种乐器更是要求6岁以上。我前一段时间在给5岁的二宝找个老师学吉他或者架子鼓,先后联系了5个老师,都表示6岁以上的儿童他们才愿意接收。
为什么?其中一个老师这样解释:小于6岁的儿童,注意力、手眼协调、手脑配合都没有发育到位。而且6岁以前儿童的主要任务是玩耍,并在玩耍中认识世界、亲近社会。他还好奇地反问:“人生很长,先让他好好玩嘛,您为啥想让他现在就开始学艺?”他一定认为我是中国虎妈吧,其实我追问原因,只是想知道他们的观点而已哦。
是的,老英有板有眼的民族性格,体现在育儿上,就是这样的不慌不忙,认定人生不要落后也不要越位,该干嘛就干嘛。二宝4岁前是在一个家庭园长大的,我曾和保姆谈论家庭园和大幼儿园的区别,她的回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小孩子需要直观地去认知社会和感受世界,大园这方面做得不好,整天把孩子关在屋子里、院子里,活动范围和内容十分受局限。
她自己带着3个孩子,去餐馆吃饭,教孩子点餐;去附近爬山,教孩子识别树木,体验季节变化,学习看指南针;步行去镇上,学习过马路,打车回家,学习叫出租;在家里做橡皮泥,学习颜色的变化,也学习省钱和环保;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做卡片,学习把爱表达出来……
把她的经验和我的观察结合起来,建议国内的爸爸妈妈们,可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做广义的“学习”准备:
遵守规则,是大家平安、快乐的前提。家有家规,幼儿园有园规,游乐场有场规,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看戏要遵守戏院规则。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出事儿;如果不遵守戏院规则,大家就不能好好看戏。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规则的世界。将来要上幼儿园、上学,幼儿园和学校也都有规矩要遵守,这样才能玩好、学好,否则就乱套了。二宝有次问我:“为什么要准时到校啊?”我解释:“要是你坐好了,老师开始讲故事,结果东东来了,东东刚坐好,西西又来了,西西刚坐好,南南又来了……这样,一直有人来,老师没法讲故事,你和小朋友也没法听故事啦。”他听了,想象了一下,补充道:“就这样一个一个来,好吧,最后只能吃中饭去!”然后哈哈大笑了。从那之后,他很怕迟到,不只是上学,任何有时间约定的事情他都很重视,甚至会提醒我不要迟到。
入园之前一定要教会孩子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告诉孩子有问题要第一时间找老师。很多这个年龄的孩子是由长辈带大的,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只要哭一声,有经验的看护者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是入园或者入校后的集体生活,情况完全不一样。哭闹可能引起老师的注意,却无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这时候,语言表达清楚的孩子能最快得到有效的帮助,相应也最少受委屈。
学习倾听也非常重要,在国内独生子女的大环境下,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最简单直接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对话中,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培养“轮流说话”和“让人说完”的习惯。不打断对方,这是对人起码的礼貌。会倾听的孩子,日后在教室里听讲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倾听这一珍贵的特质,会让他在学习、交往中受益无穷。
过好集体生活,基本生存能力包括上厕所、擦屁股、洗手、认识自己名字等。做细心的家长,提前帮助孩子学习掌握这些生存技能,并给孩子的用品写好名字做标识。别以为无所谓,更别指望老师在这些小事情上能够帮到每一个孩子。就算老师愿意,她的意愿也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
而孩子集体生活的质量、孩子的快乐却是由这些小事情直接决定的。孩子几乎不会因为比别人少认几个字而哭泣,却100%会因为错拿了包包而烦恼哭闹,甚至因此抵触上幼儿园。
和孩子的沟通习惯要从小培养。我个人的做法是,从孩子会说话起,每天和孩子相互诉说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和最烦恼的事情。我会很认真地把工作中的一些事情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出来,决不敷衍。起初孩子的诉说可能很简单甚至内容滑稽,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交流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几乎无所不涉。
比如昨天二宝的烦恼是: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很selfish,不肯分享?我就建议他态度友好地去说:“好书要大家分享。你看完了给我看好吗?”孩子知道有妈妈可以“吐槽”,并且能从妈妈这里得到支持、安慰和解决方案,不管是心理、情感还是身体,受到伤害的机会就会少很多,安全感也会因此增强。
朋友是快乐的重要源泉,对成人如此,对孩子也一样。90%的孩子对上幼儿园或者上学的焦虑都是因为没有熟悉的朋友。再陌生的环境,也会因为有熟悉的朋友可爱起来。想让孩子开心、每天欢天喜地上幼儿园?那么赶紧帮助孩子交朋友吧。焦虑的心态下,任何学习活动都不会有效,甚至会成为煎熬。
爸爸妈妈早操心、多留意,在孩子入园前,就让他有1~2个即将上同一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一起结伴、熟悉之后,他们会是彼此在新环境最强大的支持。在孩子4岁前,老英家长会定期参加社区的幼儿游戏团活动,这些活动由教会或者热心人士组织,费用低廉(每次1磅,2小时左右),还有茶点提供。二宝从6个月就参加附近3个游戏团的活动,现在上一年级了,同班有3个从那时起一块儿在地上爬、一起上preschool,又一起入小学的小伙伴。二宝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敏感,和这个因素分不开。
这些琐碎的事情,说来容易,具体操作起来,不光需要爱,还需要动脑筋,技巧和耐心一样不可缺少。我一直说自己是个懒妈,我费心琢磨这些育儿经,其实也是为了让自己生活轻松些。难道不是吗?孩子得喂饱照顾好,否则饿了病了他会哭闹,孩子受罪,受累的首当其冲是妈妈;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学习不好,当妈的谈何快乐?所以啊,当妈的快乐注定只能建立在孩子的快乐之上,为了孩子的快乐和全家的快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