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翠娟/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管理处
浅议周文化中的好家风
麻翠娟/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管理处
周文化中的好家风是博大精深的周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它在家族伦理道德传承上所倡导的“孝笃仁爱”“孝老尊亲”“自力更生”“惟德是辅”“崇德向善”等优良家风一直被古往今来的人们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在全民“共筑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深入研习、弘扬周文化中的好家风,对进一步提升当代国民道德素质及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周文化;好家风;国民素质;和谐社会
周文化是三千多年前周代圣贤们在总结夏、商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个崭新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全面反映在西周社会乃至后来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之中。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和发源地,是中华民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文化基石。它最早提出敬德保民、以民为本、明德慎罚等皇家治国理念,是历朝历代名君治国的典范。
周部族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家族,它诞生于我国“周礼之乡”陕西省岐山县的西周姬姓家族。从周祖后稷起,周部族就世世代代秉持以农为本、辛勤耕耘、自力更生的精神。后稷对发展我国农业文明,造福黎民百姓贡献巨大。《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略)。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 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后古公亶父为避戎狄侵扰,遂率族人渡漆水,逾梁山,至于岐下,开拓疆土,修筑城郭,繁荣农桑,历经三代人的努力,使西周逐渐强大,最终灭了大邑商。《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实乃周人自力更生的真实写照。
周族传到公亶父周太王当首领时,受到西北戎狄部落的侵扰。戎狄部落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竟提出要豳土地和豳地人民。周族人听了很生气,决心捍卫家园,与戎狄作战。公亶父是一个主张积德行义的人,他对百姓说“因为我的缘故与戎狄开战,杀掉人家的父子而做君主,我不忍做那样的事。”于是,他与家人及少数仆从悄悄离开豳地,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岐山脚下——周原。豳地人民认为公亶父是个好人,他仁爱百姓,从不虐待下民,便一家家扶老携幼,追随而来。在公亶父仁爱精神的感召下,岐山之阳一年而成三千户之邑,至第三年,人口竟增加了五倍。由此可见,公亶父周太王此人最突出的品质就是“德”。
“德”体现在公亶父周太王不仅爱民,而且“好色”,这里所谓的“好色”不是拈花惹草,而是说太王爱他的妃子,不搞三妻四妾,他不像夏桀、商纣那样搜罗美女,充斥后宫。据“亚圣”孟子阐述,由于太王专爱其妃,不娶其他妻妾,因而使其地内“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赞扬太王道德高尚,爱情专一。
公亶父太王之后,王季、文王、武王、周公等几代先贤在创建周王室的大业中不仅继承了先祖太王时的仁德家风,而且进一步将周族重德尚礼、仁爱修身的优良家风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王季时有“爱护百姓、成人之美”的美谈,文王时有“虞芮之讼”的故事,“成康盛世”时有“刑措四十年而不用”的良好社会风气……。足见,家风影响社风,这些真正反映了西周社会初期的和谐、风清气正!。
在儒家经典《礼记·文王世子》中,对文王和武王的孝行作了生动形象的记载。文王当太子的时候,每天三次到他父亲王季那里去请安。第一次是鸡叫头遍就穿好了衣服,来到父王的寝门外,问值班的内竖:“今天父王的一切都平安吧?”内竖回答:“一切平安。”听到这样的回答,文王就满脸喜色。第二次是中午,第三次是傍晚,请安的仪节都和第一次一样。如果王季身体欠安,内竖就会向文王报告,文王听说之后满脸忧色,连走路都不能正常迈步。王季的饮食恢复如初,文王的神态才能恢复正常。每顿饭端上来的时候,文王一定要亲自察看饭菜的冷热;每顿饭撤下去的时候,文王一定要问吃了多少。同时交代掌厨的官员:“吃剩的饭菜没有营养,不要再端上去。”听到对方回答“是”,文王才放心地离开。文王的这些行为,被总结成为后世侍奉父母的金科玉律,在《千字文》《弟子规》中,对于儿女孝顺父母的内容,基本上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周武王姬发做太子时,就以文王做太子时的行为为榜样,不敢有一点走样。文王如果有病,武王就头不脱冠、衣不解带地昼夜侍养。文王吃饭少,武王也就吃饭少;文王吃饭增多,武王也就随着增多。如此这般,12天以后,文王的病也就好了。
从以上史料不难看出,文武周公的孝行和孝道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父母心怀敬畏,爱戴有加。二是身体力行,照料父母的日常生活。三是深明大义,继承和光大父母的事业。文武周公不仅孝敬父母,精心照顾日常生活,而且识大体,顾大局,继承和成就父母未竟的事业。其中文王继承父亲王季的遗志,不断地拓土开疆,强国富民,到晚年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武王继承父亲文王的遗志,伐纣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周公旦继承父兄的遗志,辅佐成王,东征平叛,制礼作乐,巩固了新生的政权,为盛世“成康之治”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周文王曾教子:待人以宽,礼让为先。至今,好多人取名字喜欢用“让”字,“让”,实则是周代姬姓家风的内涵!江南三鼎村吴氏祠堂大门上的一副对联: “三让家风高万古,鼎隆基业传百世”,说的就是先周吴姓始祖”太伯仲雍奔吴”的故事。
根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公亶父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即太伯(亦称泰伯)、仲雍、季历。三子中,季历的儿子姬昌出生时传说有凤鸣于岐山,这是一种祥瑞,而且姬昌自小聪明伶俐,仁厚敦实,深得周太王的喜爱,所以周太王常说“周室周室有兴者,其在昌乎!”泰伯、仲雍得知父亲欲将王位通过季历传给姬昌,为不使父亲为难,便一起避奔荆蛮梅里(今江苏无锡县梅村镇),纹身断发,以示永不继承王位。他们到了南方后,入乡随俗,与当地人结合在一块,拓荒耕地,并把中原的先进文化传播在那里,很快在当地建立起了强大的吴国,泰伯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吴姓的始祖。 王季即位后,作了一首《哀恭歌》怀念远方的兄长,如果兄弟之间没有谦让和顾全大局的精神,可能将是另一个玄武门事件。所以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风,成全了父亲周太王的心愿,也成全了兄弟礼让的美名!”对于泰伯奔吴、礼让王位、开创吴文化的功德,我们可以用《论语·泰伯》中孔子的评价来总结,“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不称焉”。
周朝三位开国先君的夫人,即被誉为“周室三母”的太姜、太妊和太姒三位贤妃,都以母仪天下的德范,养育和辅佐了开创盛世的数位君王。她们是夫君的良佐,是胎教的典范。周太王之妻太姜相夫教子,她的儿媳太妊秉承其良好家风,在家教方面也毫不逊色。据传,太妊还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胎教先驱。
据《列女传·母仪·周室三母》记载,文王之母太妊怀孕的时候,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吐恶言,心不出恶念,不仅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行走讲仪表,而且从不去嘈杂的地方。虽然将儿子生于猪牢旁,但姬昌生下来就非常聪明,文王能够成为圣德的先君,开创周朝八百年的基业,确实与母亲太妊给予端良的母教息息相关。
又据《列女传》记载,太妊的儿媳太姒仁德明理,成为文王之妻后,非常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妊的贤德,并继承了她们的优良德性。早晚勤勤勉勉,极尽妇道,她能够以妇礼妇道教化天下,被人们尊为“文母”。在她的抚育下,周武王姬发成长为胆识、品德兼具的明君,最终完成了伐纣灭商的事业。
周室三母相夫教子,功德无量,难怪《列女传》赞颂“三太”说:“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太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她们以妇道来化导天下,将姬姓家风代代相传,成就了周朝的旷世伟业。周王室母仪天下的德范,确实超越古今、万世流芳。 后人都希望女性能具有“三太”的性情与品行,养育出优秀的后代,故把妇女尊称为“太太”。
周文化中的好家风是周室家族在伦理道德层面和人生价值取向上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虽然它历尽几千年,但是早已于潜移默化中融入到国人的血脉之中。它在后世家风的形成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检视历代大贤大哲,凡成就大事者,无不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
如今,在社会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多元化的驱使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再匮乏,而恰恰缺少的是精神文化的涵养与需求,从而导致关于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层出不群。比如:大人小孩缺乏信仰,行为、礼仪、规范丧失;部分人道德观念模糊,互相之间缺乏诚信、友爱、团结、和善等等。儒家圣贤在吸收周文化精髓后总结出的做人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 、义 、礼、智、 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正逐渐面临丧失、淡化的挑战。所以,重筑“中国梦”、建设好家风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当代国民道德素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小家。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它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为了给千千万万个家庭培育好家风提供借鉴,让我们继续努力研习、传承和弘扬周文化中的好家风,引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