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西凤
(安徽财经大学,合肥233030)
三门峡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褚西凤
(安徽财经大学,合肥233030)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三门峡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随着中原经济区、“一带一路”和黄河金三角等战略的提出与实行,三门峡再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现主要运用SWOT理论对三门峡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三门峡经济发展优化的建议,以促进三门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三门峡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SWOT分析;经济发展;机遇;挑战
作为晋陕豫交界的河南西部重镇,三门峡东连洛阳,南接南阳,西临渭南,北望运城,且靠近西安。其位于黄河金三角,处于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缓冲带上,是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中原经济区、黄河金三角及一带一路这些国家级战略提供的政策方便,以及丰富的黄白黑等矿产资源,使三门峡变成了对东部区域的需要转移产业的热点承接区域与一带一路的投资典范。促进本地经济与社会协调良好发展是不同省市地区的共同发展目标,面对这些大环境下的机会,三门峡必须抓住机遇,在对自我的调整与改善之下,实现本地快速发展从而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现通过SWOT理论浅谈三门峡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及以后发展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并简单提出建议与策略。
SWOT分析法是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SOWT综合思量内外各类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择取最好的战略。SWOT通过分析而清醒认识且确认自身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发展所面临的机会和可能遇到的威胁。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运用SWOT分析可以全面完整把握三门峡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发挥自身优势要素,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发现处理,战胜劣势要素,整体把握规划,抓住使用机会要素,提防并化解其或许存在的威胁,促进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1.区位因素。晋陕豫交界处的三门峡,是中西部的交流纽带,东靠中原经济区,西连关中天水经济区,北接太原经济圈,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其着力建设三纵四横的综合交通体系。在和周围三市的通力合作下,交通便利,一个半小时的“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已现雏形。三门峡因其奇特的地理区位在发展全省甚至整个国家交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进而使资金、人才以及产业等向本地区集聚,推动三门峡及周边经济发展。
2.资源因素。三门峡由于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与能源,成为在全省甚至整个国家发挥重大作用的能源与贵金属开发基地。目前三门峡已有66种矿藏被发现。其中无论储量还是产量,黄金列于中国第二。位于河南省第一的有锌、锑等15种。位于河南省第二的有铝、铀及铅等9种。其水资源拥有29亿立方米的多年平均总量,而黄河的入境水还不包括在内。并且三门峡水库每年有18~20亿立方米的调蓄量。同时三门峡境内的风能、水能与生物质能等能源因为河谷地形与山地广阔不仅较为丰富,并且拥有极好的可持续开发潜力。
3.社会环境因素。政府公信力高是一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政策及其行为,三门峡民众有很高的认可度,政府公信力比较高。2010年12月其成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当时全国仅有35个试点城市。只有社会和谐稳定,三门峡才会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
4.良好的生态环境。三门峡有比较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是多元气候。目前林业占地1027.5万亩,其中有695.6万亩森林,拥有47.99%的森林覆盖率,位全省之首。三门峡区域内有众多生态环境保护区,如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亚武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与玉皇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并且三门峡市中心附近建有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这是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园林。一到冬季,就有千万只白天鹅来此过冬,因此三门峡被人们称为“天鹅之城”。
5.城市化因素。衡量地区经济,城市化水平不可或缺。三门峡的城镇化率2002年是35.26%。2006年其增至40.8%。其至2016年底,城镇化水平达到了53.11%,同年全国平均达到57.35%,与后者相比略低。三门峡城市化水平接连提高,说明不但发展了其经济,也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水平。并且,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能使其城市极化效应得到足够的发挥,加快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人才缺乏,自助创新能力不强。三门峡位于中西部,工资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等同东部地区比相对较低,本地人才会偏向于东部地区就业,导致人才的流失尤其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人才,从而导致本地区相对比较缺乏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工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性较大。尽管三门峡有比较丰富的资源,但工业生产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过大。三门峡是资源型城市,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式不太协调。而对于三门峡来说,其矿产资源不再用之不竭,它的黄金与煤炭的品质与产量逐年下降。重工业不仅其耗能超过工业75%,并且需要很多土地与水资源,会挤占资源。
3.第三产业占比轻、发展水平低。由于三门峡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属于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缓慢,其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占比很大,尤其是重工业。其中尤属“黄白黑”为最。“黄白黑”分别为黄金、铝土和煤炭。及至2016年底,即使三门峡的第三产业已经很快发展并增长,但是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占比,第三产于与第二产业相比还是很小。2016年,三门峡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1%:57.4%:33.5%。而第二产业尤其是三门峡的黄白黑的占比相当大,这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毕竟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政策。中原经济区与黄河金三角,这两个经济圈规划范围中均有三门峡。而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升成国家级别战略。2014年4月,我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黄河金三角。并且在一带一路中,三门峡是联结郑州与西安的重要节点城市。上述政策给三门峡地区的经济提供了历史机遇。
2.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劳动力与土地价格、资源、环境等因素已不允许其再继续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而这就需要进行产业转移。三门峡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以及土地价格并不是很高,并且位于中西部承接纽带上,交通便利,非常有利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继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威胁分析(Threat)
1.来自西安、洛阳等本地区附近及其他地区的威胁。西安、洛阳距三门峡很近,但其发展比三门峡强,对于经济的影响力、号召力更大,并且其都是古都,投资者的选择以及政策上可能会更倾向它们。此外太原、西安以及郑州的经济实力都比较强,并且它们距三门峡都不远,从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三门峡来说更强。毕竟它们的人均工资水平更高,就业岗位更多,大公司也更多,在此,人们的发展机会也就更多,并且成长潜力也很大,尤其对于有抱负的人才来说其吸引力相对于三门峡更强。
2.三门峡大坝的不安定因素。尽管三门峡大坝是我国的第一座大坝,但不可否认,近几年三门峡大坝附近流域河床上抬,给当地居民及其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好的影响。并且,陕西政府关于炸三门峡大坝的呼声一直没有减弱,而一旦大坝被炸,给三门峡地区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就不得不让投资者认真思考了。
发展经济,三门峡应扬长避短,抓住机遇。为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抓住中原经济区、黄河金三角及一带一路的政策机会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并积极地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承接东部区域转移的产业,从而促进本地产业升级,优化本地产业结构,降低工业资源依赖程度,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尤其本地的自然生态资源要得到充分利用,大力发展旅游业。其次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尽可能设立一些人才奖励,吸引人才,并提高教育投入与科研投入,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保障水平。还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努力做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
[1]秦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三门峡外事翻译工作的SWOT分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2]王鹏.三门峡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3]张美云.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4]辛玉琴,张丹旭.三门峡市资源型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增长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
[5]吴烨.“大交通”打造区位环境新优势[N].河南日报,2012-05-19(3).
[6]李少斌.三门峡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SWOT分析及对策[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责任编辑:王鑫]
F592
A
1005-913X(2017)09-0132-02
2017-07-17
褚西凤(1994-)女,河南三门峡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