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帅波
消费者的结构彻底改变了
文/沈帅波
今日之生意,往两端走,都是有路可走的。而走中端之路,便显得格外艰难。此为我个人之陋见。
中国的物质文化由稀缺跨越到过度,仿佛在一夜之间完成,对零售的第一轮冲击便是:冲动消费大幅度减弱。反正这个东西到处都可以买到,我为什么要现在就买。第二轮冲击便是:这些东西都差不多,我为什么要买。基于以上两轮冲击,我们便得出了消费升级的概念:制造更好的产品,营造更好的氛围。
这是一个巨坑。所谓好,永远是相对的。过去女生都不化妆,偶尔一个化妆就很出挑。现在都化妆,化妆就是标配而已。也就是说大家都消费升级了,本质还是同质竞争。
而当所有门店都重新装修了,花了更多装修费,减少了陈列,增加了更多体验,雇了更多人。噩梦发生了,你触犯了实业的大忌: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了降低效率。
今天消费者并不会因为你提供一家比过去好很多的门店就觉得你很赞,尤其在一线城市,大家心中最终还是拿你去和最TOP的比,如果没有达到,那就是无感。这种感觉就像每个人如果都拿自己老婆和俞飞鸿、林志玲(自己心中的第一明星)来比,那么真的是永远得不到满足了。
消费者的心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因为消费者的眼界发生了巨变。
归根结底,你理想中的消费者可能不消费了,也可能看不上你的产品了,或者不在你的辐射范围内了。这三点往往对应的便是我们常说的定位、渠道、产品本身等一系列问题。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你自己想象的消费者和你实际的消费者是两群人。
决定成败的往往只是你的生意是否符合你所处商圈的人口年龄及收入结构,其他的很多其实都是点缀。但在茫茫人海中,稍有疏忽,就会看走眼。请谨慎对待。
推荐作者公众号:营销之美(yingxiaozhi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