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运会城市经济发展效应与新常态发展模式研究

2017-12-09 10:00胡彬钰李福良蔡其帜
考试周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

胡彬钰+李福良+蔡其帜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重庆市五运会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赛前赛中赛后经济发展情况,对市运会经济发展效应与新常态发展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表明,重庆市五运会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多元化,建议政府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规模多元化。

关键词: 市运会;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 市运会与城市经济发展效应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一) 市运会与旅游消费的良好互动关系

从旅游角度来看,体育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重庆市五运会带来的消费包括游客在观看运动会时的门票等费用以及观看运动会时也会在涪陵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各类的旅游活动等。运动会产生的宣传效应也为承办城市涪陵创造了更多的潜在游客,可以促进游客数量,提高涪陵的旅游形象,改善服务水平,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本届重庆市五运会规格高,历时三个月,观众和相关旅游人员共约35万人,白鹤梁,武陵山大裂谷等游玩景区的参观量也大幅度提高, 至9月底,大裂谷景区共接待游客16.40万人次,同比增长145.90%,实现旅游总收入1412.65万元,同比增长168.30%,其中:门票收入达1269.33万元,同比增长163.27%,门票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市运会极大地带动了承办地区的旅游消费。

(二) 市运会与餐饮住宿的良好互动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餐饮住宿在运动会期间是非常重要的, 在市五运会期间,涪陵区食药监分局对48个推荐就餐点及美食街、特色餐饮门店集中开展了隐患排查,对已进驻启用的就餐点安排定人跟厨保障,对食品原料、成品、工具和用具容器等运用快检设备进行筛查,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市运会期间涪陵相关住宿、餐饮及榨菜、龙眼等土特产品外来消费新增近4.2亿元,涪陵酒店(宾馆)业十分火爆,52家定点酒店(宾馆)几乎天天满员,营业额同比增长30%以上。大中型酒店、餐馆、美食街区人流量明显大幅度增长。高笋塘、南门山商圈和新城区商圈购物消费明显增多。市五运会从7月5日开始至9月26日闭幕,历时近3个月,共有46个参赛队,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领队、志愿者和开幕式来涪陵代表团嘉宾共计16000多名,观众和相关旅游人员共约35万人次汇集涪陵,充分彰显了赛事经济的强大魅力。

(三) 市运会与交通的良好互动关系

在举办市运动会之前,过去的重庆交通由于建设、交通规划不合理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整个涪陵区变得非常的拥堵和杂乱,在确定举办市运动会之后,涪陵区政府、规划局、交通局等相关单位针对当前涪陵区糟糕的交通状况,通过一系列的建设规划,对涪陵区的公交、高铁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建设,对涪陵区的危房也进行了一系列重建,也建设了城市商业区、写字楼、立交桥等。通过涪陵区所有人的努力,在举办市五运会的契机下,涪陵区如今变得焕然一心,在举办市运动会期间,将一个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涪陵区呈现给每一个参赛运动员、游客和观众。

为了更好地迎接参赛队员以及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涪陵区“十三五”道路运输发展总体思路将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赢”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计划新增和更新纯电动公交车60辆。新投入出租汽车50辆,更新出租汽车495辆。开通10个行政村的农客线路,新增10辆农客车辆,行政村客运通车率提高到97%,提升道路运输服务群众的能力。

(四) 市运会与场地建设的良好互动关系

为了更好地举办市运会,涪陵区也需要建造相应符合举办要求的体育场馆,这些大型综合的体育场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一批配套产业,例如餐馆、旅馆、体育产品购物中心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涪陵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在举办市运动会之后,涪陵区也可以利用这些大型体育场馆来申请举办世界赛事或者大型全国赛事,既可以提高涪陵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又可以推动当地的公共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五运会筹备期间,体育馆的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涪陵奥体中心总占地198亩,投资8亿余元,主要包括“1场2馆2中心”,即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健身中心,除了将足球场的塑胶跑道全部翻新,涪陵体育场还将功能用房进行了改造,以满足市五运会的需要。

二、 市运会与城市经济发展效应的相互制约因素

(一) 市运会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制约

在举办市五运会期间,有众多的参赛运动员、观众、游客来到赛事的举办地,这对当地的交通运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赛事的举办前后的短时间内,有大量的人流、车流涌现,这也对交通疏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相关媒体统计,在市运会开幕当天,参加开幕式的人员共有12万人,在开幕式结束之后,需要在1小时之内将所有人员全部疏散完,这都给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当前重庆汽车保有量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短时间内疏散这么多的车流、人流会加大交通拥堵的机率,甚至会造成一系列的交通事故。

(二) 市运会与体育场地发展的相互制约

举办第五届运动会需要数量众多的、高质量的体育场馆设施,本届市运会相对于上几届的市运会而言具有赛事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等特点,为了保证本次赛事能够顺利进行,比赛的场馆也相对比较集中,运动员们的指定住所也都是在参赛场地的附近,这样导致在这些场所附近需要修建大量的体育场所及相关配套设施,此外还需要维护体育场所,这些都需要巨额的费用,如涪陵奥体中心作为五运会主会场,总投资22亿元。五运会后,要维持这个占地面积达89.6公顷的庞然大物,每月光水电费就高达150-180万元,物业管理费每年1000万元,加上职工工资、经营、维修等费用,每年总的经营成本不会少于6000万元,而这些几乎都由政府“买单”。

三、 基于新常态下城市经济发展效应的市运会发展定位

从城市经济发展视角下,第五届运动会的筹建,推动了重庆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重庆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城市资本、资源和资产。

此外,市运会筹建,能够在承办城市形成多元化的市运会融资模式,为城市建设引入足量的资金,形成多元化的场馆管理模式,促进城市服务业和城市无形资产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能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市运会是否成功的关键。

最后,市运会承办城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对市运会多元化、大众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承办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水平、大众体育基础等因素同时也约束市运会的筹建。

四、 基于新常态下城市经济发展效应的市运会发展模式

借市运会承办之机,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交通等民生配套工程的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市运会承办地的基础建设。市运会筹办同时,应加大承办地的经济宏观调控力度,保障居民生活。引进和培训场馆经营管理人才,制定合理可行的场馆设施管理模式,不断革新管理手段,确保公益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制定合理的城市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市运会的有利因素,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完善城市的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借鉴先进的融资和管理模式,改变以政府为主的投融资模式和管理模式,加大市运会的宣传,吸引外界的融资,弱化政府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俊.關于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4,(63):126.

[2] 张永刚.新常态下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2):12-13.

[3] 任保平,宋文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制约因素[J].学术月刊,2015,(02):45-47.

[4] 任保平,周志龙.新常态下以工业化逻辑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J].社会科学研究,2015,(02):03-06.

[5] 任保平.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J].经济学家,2015,(05):18-21.

[6] 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11-12.

[7] 张志元,李兆友.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15,(06):89-90.

[8] 孙晓雷,何溪.新常态下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07):32-33.

[9] 重庆市五运会官网.五运要闻http://www.cqsydh.gov.cn/DefaultPgae.aspx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新常态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