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临场发挥,化解课堂意外

2017-12-09 01:18高秋颖
考试周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机智高中化学

高秋颖

摘 要: 化学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意外的状况发生,超出课前预设。此时,教师应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化解各种突发状况,或灵活调整,或及时生成,或顺势引导,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教学机智;高中化学;意外状况

教学机智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对复杂教学情境的一种临场发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反应力、准确的判断力和合理的应对力的综合体现,是教师高超临场创造力的升华。教学机智主要应用于课堂意外事件或复杂教学情况的处理,当然,对于不同种类的意外事件,在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别。

根据调查发现,课堂意外事件各类很多,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①教学疑难问题引起的意外事件;②教师自身失误而引起的课堂意外事件;③学生恶作剧或纪律行为引起的意外事件;④外界因素干扰课堂教学。下面就前面两种意外事件结合化学教学实际案例谈谈一些基本的处理技巧。

一、 因势利导,灵活调整

因势利导,就是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当教师的失误被学生指出后,教师不能仅仅是平平淡淡地把错误纠正过来,还需要采取机智的方法来纠正錯误,巧妙处理自己的失误,因势利导,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把出现的错误与教学联系起来,把失误当成教育的良机,既解决了自身的失误,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

如案例:演示Na在Cl2 中燃烧实验,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黑烟。对此现象,学生会充满疑惑。

师:同学们,产生黑烟这种现象正常吗?Na与Cl2 反应时会生成什么产物?

生:肯定是NaCl。

师:那么应该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生:Na在燃烧时会冒白烟,这个实验中的黑烟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命中问题核心点了。咱们先来想一下,Na是如何保存的,与本实验中的黑烟有什么关联?

生:想起来了!平常Na是在煤油中保存的,燃烧时的黑烟一定是煤油燃烧时产生的。

师:是的!事实就是这样的!刚才我取Na时由于粗心,忘记将其表面的煤油擦净,才导致刚才产生的黑烟现象,这对正常的实验结果产生了干扰。下面,我重新做下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并作好与刚才实验现象的比较。

在二次实验时,由于采取了净化钠块的措施,金属Na燃烧时产生了白烟。观察到正确的燃烧现象后,同学们都感觉到兴奋。

本案例中正是由于老师的因势利导,把出现的意外情况与教学联系起来,化被动为主动,巧妙地处理了这次意外事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样处理,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直观感受,认识到实验本质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实验的必要性,体验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善于反诘、回避与置留

反诘有反问的意思,但又不同于反问,还有追问的意思。当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实质需要澄清,或学生对老师的选择有质疑时,教师要善于反诘。

如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时,本来预设的是按照实验步骤做实验,就会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但有个学生提出了质疑,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的化学反应了,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硫代硫酸钠与硫酸这个大家不熟悉的化学反应来研究呢?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突发意外事件,因为教师可能对此问题并没有进行过预想、预设。如果打断学生的疑问、置之不理就会严重打击学生探究的热情,如果告诉学生自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会使教师陷入尴尬境地。此时,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生成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阐明自己的想法。于是,有学生说这个反应快,节省时间,有利于很快完成探究过程。一听有点道理,但转念一想,其实NaOH与HCl反应更快,为什么不用这个化学反应呢?学生答道:这个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体现出来。有学生迅速回复:咱可以想办法让它表现出来!加酚酞进去!又有学生说:把NaOH改为AgNO3 。迅速有学生反驳:不行,这个反应太快了……就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热烈讨论中,同学们豁然明白了:为使探究过程更科学,现象更直观,需要选择一个有明显化学现象,反应速度适中的化学反应过程。根据高一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选择化学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是比较合适的。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属于本节课教学内容,或是以后才会学的知识,教师应委婉说明,加以回避或置换,避免节外生枝,影响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完成。通过反诘和回避或置留,化被动为主动,始终把教学的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

三、 绕道迂回,调节难度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预设多种方案,根据教学实情适时选择与调整,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课堂教学过程。当教学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时,要通过变换教学角度,迂回铺垫,降低思维难度;当难度过低时,要追加问题,增加思维难度层次,以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如学习Cl2 与H2O的反应时,教师可预设问题:①Cl2溶解于水时会有什么变化?②Cl2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③氯水中浓度大的微粒会是反应的主角吗?浓度小的微粒是否可以忽略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一般不会马上就可以回答。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来探究这一反应过程:①加入溴化钠溶液;②加入少量NaCl晶体;③滴入AgNO3溶液;④滴入石蕊等。让学生对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说明,最终认识到氯水可以参与反应的本质。

通过这种迂回的实验过程,不但有助于学生明白实验结果,更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与升华,这也是一次有效的科学素养训练过程。

以上处理化学课堂意外事件的技巧的运用并不是独立的,而在处理具体的意外事件时,也不可能只运用到其中一种技巧。由于化学课堂意外事件的复杂性,因此在处理各种意外事件时,需要将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教学机智的老师才能把课堂教学演绎得富有艺术性。尽管在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中,教师的机智看似是其灵感的一时闪现,但归根结底还是其良好的心理品质、渊博的知识以及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

猜你喜欢
教学机智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