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漫谈

2017-12-09 20:33苏东青
考试周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批评教师职业少先队

苏东青

摘 要:本文围绕德育工作展开论述,主要解读了教师职业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要和家长紧密联系以及教育要让孩子们爱好读书等方面问题。一纸管见,细致入微,敬请匡误扶正。

关键词:德育工作;教师职业;集体荣誉;少先队;批评

一、教师要看清教师职业的价值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传递着人类的文明,是学生的模范,一举一动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教书育人,严于律己,做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陶冶、教化。

学生犹如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师要明白自己的影响力,要了解学生的可塑性,注重殷勤叮咛和蔼可亲的言传,注意润物无声以身作则的身教,促进学生拥有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恢弘的志向,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

二、 抓集体教育,培养集体的荣誉感

从集体活动、班级荣誉、留给老师的印象、个人获奖情况等等多个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我要求学生同年级跳绳、踢毽子、拔河、校际体育比赛等各种竞技赛事都要拿第一。特别是我校冬季大课间跑操一事,当时我就告诉学生,我班必须要跑得最棒,所以我坚持和学生一起跑,并指导他们怎样才能跑得整齐。主要是队形的排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慢跑匀速,跑姿的气势、集体的荣誉感。也就有了我班在全校中跑得最好的结果。同时我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义务为学校(我校去年召开的校级运动会上,我让孩子们当爱心小使者,义务捡拾校内的垃圾,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担当的奉献精神)、社会服务(教学以来,我背着校领导带领学生参加校外的集体活动3次,两次是捡垃圾,他们很开心,既服务社会了又很开心地尽情地释放了一下。特别说明一下,为了安全起见,每次都有一名老师跟随)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的一分子,树立起主人翁意识,树立起“班荣我荣,班衰我耻”的意识,不断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小树立为社会奉献的意识,树立起良好的班风。

三、 教育要和家长并肩携手

我们深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无不是从家长那里“脱胎换骨”而来。班里一个孩子叫姜海龙,父母做生意,终日忙忙碌碌,“没有时间”管理孩子,在他们心目中,可能认为将孩子交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或者是无心及此,因此姜海龙不听话,经常不完成作业。慧人慧语说“督促子女优秀的最好办法就是父母本身优秀,改变将来命运的最佳捷径就是现在努力安排。”所以,管理孩子,必须和家长一起努力。我们要让家长明了“给孩子财富只会让孩子敢花钱,给子女陶冶能够使孩子有价值。”父母经商,更要理解教育孩子和给予金钱的真谛。勤开家长会,会前学校提前谋划,周密安排,在授课活动前要求各班认真备课,精心布置教室,把握时间节点,与家长真诚交流,让每一位家长进得来、坐得住、听得进、有思考。家长会后,教师还要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向家长授课,有的针对学科学习向家长推荐科学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法,有的从安全卫生方面向家长提出具体要求,有的讲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 教育要让孩子多读书

(一) 一个不读书的年代,是悲哀的年代;

现代的手机、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书对于新一代的我们似乎成了古董;一个新的成语应运而生,叫做“网事如风”。网上的东西,人云亦云,信息可以用海量来计算,其价值大打折扣。你就是看了一天的微信,就是看了一个月的微信,让你总结一下,可以作为座右铭的、可以教育后代的、可以照亮前程的东西微乎其微,对你的人生用处不大,只是耗时劳神而已!

这是一个令人发愁的年代,是一个不管不顾的年代,是一个什么也干不了的年代,是一个忘记圣贤的年代。

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是野蛮的社会;

一个不读书的人类,是退化的人类!

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世上多一家书店,就少一家精神病院。我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很好。

以色列每人每年读书六十四册,我们的学生读了多少?匈牙利五百人就有一座图书馆,我们差得太多!

(二) 引導家长多读书以便影响孩子

《读书诫》里面说,一个不读书的母亲,是糟糕的母亲。

倪桂珍,六个子女,个个出类拔萃,堪称奇迹。其中有四个成为一度影响中国政坛的著名人物,这的确少见。奇迹的产生源于宋耀如夫妇对子女用心良苦的培养。三个女儿宋庆龄、宋美龄先后成为国母,宋霭龄嫁给孔氏后人——孔祥熙,官至财政部长、行政院长。儿子宋子文也先后入主财政部、行政院。她的下一代中,有一大半登上中国政治权力的顶峰。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不仅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即使在世界上能与她们家族比肩的,又有多少呢?因此,我们要引导家长多读书以便影响孩子。

(三) 让学生懂得古人读书的例子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一顿不食则饥,一日不读则瞽。瞽是什么?盲人,瞎子。《韩诗外传》说:“士必读书,然后为君子”;我们扪心自问,我是君子吗?《格言联璧》说“鱼离水则鳞枯,人离书则神索”。读书久了,精气神俱在。

海瑞是一个清官,他为我们指出了一个学习的方向“干国家事,读圣贤书”,圣贤书有什么特点?《神童诗》说:“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孟郊说:“才饱身自贵,巷荒门岂贫?”我们千万不要说,我有钱就行了,荀子说:“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颜之推说得更明确“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读书,就是明理的过程。张载说“若不穷理,则梦过一生”;稀里糊涂地混日子,必然会出问题,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令人震惊,都是忽略读书所得。因为读书可臻至圣,只求富贵,必然招灾引祸。元代的王恽说“多财只益愚”,意义同此。

我们要养成终身读书的良好习惯,不断修葺自我,一求智慧,二济社会。我们让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上课时间的学习,因为这对于人生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要养成终身读书的意识。

总之,教育前路漫漫,教师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的心田洒满阳光。愿我们播种快乐,让学生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精益求精,风雨兼程,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批评教师职业少先队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