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为载体,提高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2017-12-09 19:02林金霞
考试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写话能力插图文本

林金霞

摘 要:低年段的说话、写话是为中高年段的习作奠基的,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可见,培养和提高低年段说话、写话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材;文本;插图;写话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低年段提出了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然而,低年段写话教学的现状有三个极化:一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总把学生定位为“农村的学生”,在指导写话时用填空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言语模板,让学生进行填空,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抄范文,结果,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了,成了“千人一面”;二是高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了要求后就让学生自己写,结果,学生懵了,怕了;三是为了考试而练习,低年段的写话大多以“看图写话”,于是就搜集大量的资料让学生写,结果学生练过的就会写,没练过的就不会,毫无思路可言。

笔者认为,这是舍本求末,舍近求远的做法,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指的就是教材资源。下面,笔者就以二年级为例,谈谈如何实实在在地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一、 以文本为载体,朗读中仿说

“说”是为“写”服务的,“先说后写”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说话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它的基本规律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要在朗读中悟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也随着增长。”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信息,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让学生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

希贤小学的刘小明和陈燕灵老师两位老师就二年级下册的《葡萄沟》进行了磨课活动。先由刘小明老师执教,磨课组的成员提出修改意见后,再由陈燕灵老师执教,目的是探索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刘小明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了生字词后,品读第一段,解决了问题: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品读完后,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写话:“我的家乡在 ,那里出产 ,有 、 、 ,到了 月份,我最喜欢的是 。”结果,学生的思维散乱,你说写温泉,他说写鳌头,我说写横江,到下课了,大多数没能完成。就算完成了的,跟课文内容大致相同,没有地域特色。

集思广益后,陈燕灵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个人读、分组读、自由选读,然后研读第一自然段,分句读。边读,边理解,边模仿课文进行说话练习:从化有个地方叫横江;因为是介绍自己的家乡,所以要把“那里出产水果”中的“那里”改为“这里”,也可以把“出产”换成“盛产”,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在仿说中语言也有变化:从化有个地方叫横江。这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杨梅、桃子,七、八月有荔枝、龙眼、黄皮,到了九、十月份,有柿子,我最喜欢的是荔枝。接着,让学生对比读句子“从化是个好地方。”和“从化真是个好地方!”看哪个句子写得好,学生都知道了“从化真是个好地方!”更能表达自己喜爱家乡的感情。最后,让学生把几个句子连起来说,学生由不会说到会说,说话练习就水到渠成了。

朗读不但能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利于语感的培养,也是积累语言的最基本方法。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把表象与课文片段结合起来,很好地把课本中优美的词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二、 以文本为载体,表演中练说

二年级的课文中有很多是有趣的童话故事,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最适合让学生表演,在演中进行说话练习,“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说”服务的。

就拿蔡老师执教的课文《从现在开始》来说。蔡老师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读,然后,讓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学着苦练跳的本事,再进行补充说话练习。学生们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在教室里跳起来。结果,有的学生说:“小鹿不停地跳,一不小心,腿断了。”有的说:“可怜的大笨熊跳呀跳,一会就躺在地上直喘气。”有的说:“孔雀跳呀跳,漂亮的羽毛乱了。”……

表演,把文本语言表象化,再掺和进学生自己的想象,加上神态、动作,语言,他们如同身临其境,既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给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提供了极好的锻炼机会,抽象的语言文字顿时“活”起来了,儿童的思维也“活”起来了。

三、 以插图为载体,观察中练说

二年级的教材中不乏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说话练习。

如向阳小学的李秀英老师两次执教了《画家和牧童》这一课。第一次执教时,她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人夸了戴嵩的《斗牛图》,怎样夸?因为这样的练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结果,学生的答案只是:“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农民说。“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大夫赞扬道。学生的思路始终受课文的影响。

第二次执教时,李老师先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问:“图中有什么人?他们会说什么?怎样说?”学生说:“有道士。”“有医生”“有农民。”“有书生。”……“太真了,太真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道士摸着胡子称赞道。“太神了,太神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书生竖起大拇指赞扬道……

插图是学生说话的依托,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表象,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四、 以练习为载体,练中写话

二年级语文教材的练习中有“我会读”“读读说说”“读读比比”……这些练习帮助学生仿写、迁移到拓展,给师生的教学提出了要求,这也是教与学的目标。

如《画家和牧童》这一课中,课后要求学生用“一……就……”和“……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话练习。在李秀英老师第一次执教时,她认为学生之前已经能用这两个词说话了,没把它作为训练的重点。结果,学生总是说:“妈妈一会儿扫地,一会儿煮饭。”“奶奶一会儿洗衣服,一会儿洗菜。”“爸爸一会儿看报,一会儿看电视。”脱离不了家庭生活,能力没有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后,李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以后要从多方面思考。”缺少了再训练的环节,老师的提醒一点作用都没有。

磨课小组向李秀英老师提出建议后,在第二次执教时,发现学生还只是说家庭生活时,她就提醒“除了写家庭的生活,还可以写学校的生活或者在路上看到的现象。”一经提醒,就有学生写道:“老师一会儿提问,一会儿写黑板。”随之,李老师大力表扬了这位同学,再让学生动笔写,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好是写与别人不同的,而且写清楚怎样做?写完后,让愿意参与的学生带着自己的书到讲台前面读自己的答案。学生的兴趣盎然,答案也丰富多了:“小弟弟一会儿玩滑梯,一会儿玩碰碰车。”“清洁工人一会儿认真地扫地上的叶子,一会儿用手捡砖缝里的垃圾。”……

再如二年级下学期的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是这样要求的“……动物世界真奇妙!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学生的思维是很直观的,你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常常会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来说:“我身边有小猫,我了解它很贪玩,它有时会跟我玩。”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他们连句成段时的难点:不会理清句子之间的相互关联。这时,教师对学生的说话就要提出要求,进一步规范,为下面的“写一写”服务。可以让他们把上面的句子与下面的句子对比读:“我家有一个小猫,它很贪玩,经常和我玩皮球。”在比较中知道重复啰嗦的地方要删去,句子意思要完整,最好能写出怎样玩皮球。

练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训练的一个过程,从变换句式说,到具体准确地说,再到生动形象地说,将能很好地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教师不能过早或过高地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以教材为载体,用好一课之本提供的资源,切切实实地,坚持不懈地训练,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写话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坚光.依托教材,提高低段学生写话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2015.

[2]周丽.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3.

[3]金奕含.依托课本插图培养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的能力.[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话能力插图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浅析阅读在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的写话写作能力
图文相辅共筑生态课堂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