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颖
摘 要:数学学习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用心学,有效学,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教育,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习。
关键词:数学;兴趣;高效率
一提起数学,人们马上想到一连串的数字,一行行的证明,一个个图例……进而马上将其与枯燥乏味画上了等号。而数学学习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且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学好数学将会受益一生。每当我沉浸在春华秋实、桃李芬芳的喜悦中时,静下心来不免去思索,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让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如何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孩子们爱上数学,用心学习数学呢?下面我将几年来的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收获与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 精心备课,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
就备一节课而言,不单单是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搞清楚,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作业布置等考虑清楚就好,还应该去思考如何让所有孩子都能高效率、全身心地投入到一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首先,重视引课。好的引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参与感,能让孩子从非学习状态转到学习状态,唤醒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趣味基础。例如可通过设疑导入、温故知新、情景创设等等导入新课。在七年级《字母表示数》一节的引课中我用齐唱儿歌的形式导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n只青蛙n张嘴,( )只眼睛( )条腿?”学生很快便融入到高效率的课堂学习中来,产生探究欲望。
其次,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独立自主学习,组内交流、指导,小组讨论、游戏等等,变换不同的形式。与此同时,我更重视学生的展示和讲解。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对学生在每种指导方法下,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平均保持率进行了统计,向他人传授能记住90%,而单纯的听讲却只能记住5%。因此,在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几乎都会创设这样的活动,由学生去讲解和展示,并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与此同时,不忘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上的共鸣,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时,在总结部分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人生就如一个直角坐标系,不断前进的岁月是X轴,慢慢成长的经历是Y轴,而纯真无暇的人生起点,则是X轴与Y轴的交点。让我们从此心怀希望,在那垂直的两条无限线间,挥洒辛勤的汗水,诉说生命的坚强。”在总结知识的同时,进行情感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 合理运用表扬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表扬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為的肯定和赞美。适当的表扬,不但可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增强进取心和荣誉感,而且能引发其他学生的羡慕,向往的心理,推动其他学生向被表扬的学生学习。教师的表扬必须建立在促使学生发展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要从细微之处入手,表扬学生要有严格的分别。是口头表扬还是以光荣榜的形式写出来;是当众表扬还是单独谈话时称赞;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奖励。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故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
三、 提升动手操作的地位和实用性
新的课程标准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这一点,除了要引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要重视动手操作的重要作用。例如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节的教学中,由学生动手折纸,体会角的轴对称性,找出对称轴并探索相关性质,学生乐于操作,结论也很快得出。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课中,由学生动手剪切、拼摆图形得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完成推理,效果很好。因此,合理的动手操作活动,既能发展学生思维,又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动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创新意识,增强求知欲望。
四、 分组竞争,互助合作
小组的竞争和合作机制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我将全班平均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且每组的学习水平尽量做到均衡,设置完整的评价体系,并在周末、月末、学期末进行评奖。评价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测试的成绩,进步的幅度等等。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不足都会体现在小组考核中,在荣誉感的驱使下,每个孩子都积极要求进步。同时,每组中都不免会有学困生,我便采用结对子的形式,一号与六号结组,二号与五号结组,三号与四号结组,进行综合考评。这样,学生间的相互帮扶与管理,使学习效果大幅提升。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去关注学习,刻刻心中想着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激励学生,注意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心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力争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