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绿色发展问题透视及实现路径

2017-12-09 15:01梁静波
北方经贸 2017年5期
关键词:河南省绿色发展

梁静波

(信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河南省绿色发展问题透视及实现路径

梁静波

(信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绿色发展对于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当前,河南省绿色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高耗能行业仍然偏重;政府职能转变缓慢,相关制度建设滞后;绿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转化渠道不畅;公众和企业绿色发展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河南省应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培养全民绿色发展意识;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健全绿色发展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建设。

河南省;绿色发展;问题;路径

近年来,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的河南,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资源日趋短缺、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大,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2016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测算结果显示,在2016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发展指数排名中,河南省倒数第一。可见,河南省绿色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还非常落后,绿色发展之路仍任重而道远。绿色发展是破解粗放式发展难题,建设美丽河南和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新常态下发挥绿色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绿色化,实现绿色发展,是河南省“十三五”及更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河南省绿色发展问题透视

虽然河南在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等推进绿色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资源环境、发展理念、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河南省大气和水环境接近或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质量需求的增加与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减排任务艰巨。2015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公告显示,河南省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全国的排名位列第3位、第5位,第4位、第3位,污染物排放强度总体上偏高。近年以雾霾为特征的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尤其是省辖市空气质量呈现恶化态势。一些城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部分水域污染严重,省辖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淮河流域为中度污染,黄河流域为轻度污染。83个省控河流水质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有37个,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有22个,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有4个,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有20个。总的来看,河南省地表水污染程度较高,地下水污染不容忽视。

(二)绿色发展意识薄弱

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政策,但绿色发展相关的系统教育体系和多元教育机制尚未形成,公众和企业的生活、生产行为仍更多地受经济利益影响。公众绿色、节约及环保意识仍薄弱,未从深层次意识到其重要性,公众的非绿色生活成为绿色发展的压力和阻力,也直接成为生活型污染源。部分企业绿色价值和理念缺失,环保责任意识不强,尤其是很多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愿引入先进的绿色技术,难以达到绿色生产要求;很多中小企业只注重生产,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不配套或者建成后不运行,环境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一些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投资治污。

(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高耗能行业仍然偏重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016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河南三次产业比例为10.7:47.4:41.9,而同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6:39.8:51.6。产业结构总体格局仍以工业为主,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与全国发展水平基本持平,但第二产业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国家平均9.7个百分点。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全国为27.8%,河南省为33.2%,这表明河南产业结构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总体来看,河南省工业重型化结构突出,轻工业发育不足,高耗能行业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这种偏重的生产结构必然造成资源消耗量大,破坏生态环境,不适应当前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此,河南省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绿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转化渠道不畅

河南省绿色技术发明活动尚处于较低水平且稳定性不高,知识产权和专利较多集中在外围技术等方面,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偏少,绿色发展的关键领域目前仍以技术引进为主,关键核心技术和集成性技术缺乏。另外,尽管河南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但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其原因之一是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缺乏有效沟通协作,使大量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不健全和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绿色技术难以转化。

(五)政府职能转变缓慢,相关制度建设滞后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阶段的制约,不少地方政府对绿色发展认识不深,重发展、轻保护,绿色转型进展缓慢,导致部分政策措施在具体执行中发生了扭曲,如执法不到位、监督体制不健全。不少地方政府的考核政策中,弱化绿色发展指标,仍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标准;不认真履行环保责任,对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缺乏强有力约束。河南虽然制定了许多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仍相对滞后,如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制度、碳排放市场等未能有效建立。

二、河南省加快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

河南省加快绿色发展,应着重从文化建设、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等几方面入手。

(一)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培养全民绿色发展意识

为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引导社会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方向发展,需要生产和消费主体以绿色发展理念进行自我规范和约束。当前,针对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破坏严重、环境压力等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通过公益广告、社交网络、学校教育、产品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引导宣传,使人们认识到资源环境危机,认识到绿色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性。推动全社会提升对绿色发展的关注度,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共识。增强企业和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号召企业和公众将绿色生产、消费模式和绿色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中,倡导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激发人们的环境保护热情,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

(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绿色产业体系

根据绿色发展要求,首先调整三次产业间的比重,其次调整各产业内部结构。

1.对于第一产业来讲,要加大生态农业比重。生态农业是绿色发展基础,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省应因地制宜,加大生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提高生态公益林和天然阔叶林比重,提高林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和地位。

2.在第二产业中,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方向,河南要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自主创新、政策扶植等一系列举措,使其成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二要用高新技术与节能环保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河南省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决定煤炭、冶金、钢铁、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在河南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将在很长时期占据重要地位。而河南省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产业深加工程度低,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当前河南应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一是利用现代科技和新工艺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优化,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实行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对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强制改造,对无法改造和提升的落后技术和设备坚决淘汰。

3.对第三产业而言,要积极发展生态服务业。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促进旅游业迅速发展;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立足于现有资源,积极发展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把金融、物流、休闲旅游、创意经济等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河南地处中原,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大文化产业规模。

(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科技是绿色发展的主要支撑,而河南在绿色技术方面还比较滞后,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政府应加大对绿色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和开展绿色技术研发。搭建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帮助企业打通与高院、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合作渠道;促进产学研结合,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技术合力,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在生产、消费、技术、产业等多方面开展以保护资源环境为目的的创新,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防治污染的高新设备。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引导、扶持产学研联合在绿色领域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环保高新技术和产品。同时,积极培育绿色科技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河南整体科技水平,促进绿色发展。

(四)健全绿色发展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建设

要确保河南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建设。1.完善绿色发展法律制度。河南应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增强法律可操作性,使其更加适应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强化环境执法制度,消除执法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公众和企业环保行为,提高公众和企业环保自觉性。2.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碳交易与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损害赔偿与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3.积极探索区域、流域绿色发展合作机制。借助《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等跨省区域规划,建立省际环保协调管理机制和区域环境监测网络机制,形成区域环境工作合力。4.完善绿色发展考核制度,强化地方政府生态环保意识。地方政府熟悉当地生态建设状况,在推动绿色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强化地方政府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应完善地方党政领导绿色发展考核制度,把绿色发展成效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将资源损耗、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政绩评价中。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工作问责制,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实行地方一把手绿色发展一票否决制度,从而形成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推动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全面保障绿色发展战略实施。

[1] 2016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R].http: //www.pepole.com.cn.

[2] 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R].http: //www.hnep.gov.cn/.

[3]梁静波.生态文明视域下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论坛,2016(7).

[4] 黄志红,任国良.基于生态文明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4).

[5] 刘小琳,罗秀豪.广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2(7).

[6] 贺 新.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河南[N].河南日报,2014-06-16.

[责任编辑:兰欣卉]

F062.5

A

1005-913X(2017)05-0112-03

2017-03-21

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2016B024);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52400410163);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3BJJ065);“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

梁静波(1973-),男,河南淮滨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河南省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
送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