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广平
合肥市打造制造强市对策研究
侯广平
2005年以来,合肥市在工业发展上善思善谋,全面布局,积极探索出一条“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创新驱动的特色工业发展之路,助推制造业不断做大做强。但是,与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战略目标相比,合肥市制造业在总体上仍然存在着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转型升级不快、自主创新转化能力不够强等问题。打造制造强市,合肥市要充分发挥自身科教优势和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动合肥市打造制造强市取得新局面。
合肥市;制造业;制造强市;对策研究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中部、江淮之间,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合肥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双圈”核心城市。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6274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9.8%,经济总量首次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强,在全省经济首位度不断提高。对于合肥市来说,要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作为支撑。梳理合肥市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曾长期是合肥的‘短板’。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工业基础薄弱,建国之初市区只有几家小工厂和一些手工作坊。建国后虽从上海等地迁来一批工厂,但并无国家级大工业项目在此布局。”一直以来,与同类城市相比,合肥市制造业发展都呈现出底子薄、基础差、发展慢的特点。随着2005年“工业立市”战略的提出,合肥市立足自身科技优势,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的工业发展新战略,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特色工业之路,促使制造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一是制造业综合实力大跨越。201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较2012年工业总产值增加3471.16亿元,连跨6个千亿台阶,年均增长达到11.1%。工业增加值达到2269.13亿元,较2012年增加455亿元,年均增长1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3和1.4个百分点。二是形成了三轮驱动的制造业产业格局。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合肥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三轮驱动、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六大主导传统产业地位加强,实现增加值1471.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4.9%,比2012年提高7.4个百分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9.8%,比2012年提高17.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值3100.0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8%,比2012年提高6.6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690.37亿元,年均增长22.0%,比全市高出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和高技术“两高”产业贡献提升,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1243.37和357.95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54.8%和15.8%,比2012年提高0.6和6.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2%和32.8%,比2012年提高16.2和3.4个百分点。三是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合肥近5年来累计技改投入5790亿元,占工业投资六成以上。在技改投入的研发中,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1%,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57家,发明专利申请量25895件,自主创新主要指标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四是制造业质量效益不断提高。2016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17.03亿元,与2012年的358.55亿元相比,增长44.2%。利润超10亿元的行业共13个,比2012年增长2个,占全部工业的86.0%,比2012年提高4.4个百分点。
一是制造业总量不大,质量效益不高。这里主要是与杭州市、南京市作比较。总量上看,两市2016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均超过3000亿元,而合肥市增加值只有2162.17亿元,差距比较大;质量效益上看,杭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6年度实现利润927.94亿元,增长6.7%,南京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41.81亿元,增长12.8%。合肥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只有517.03亿元,增长率为8.6%,差距明显。
二是制造业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升级不快。一是传统落后产业依然存在,比如钢铁、水泥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转型升级缓慢,并面临生产成本、环境污染治理等压力,不少陷入经营困境。虽然合肥市也花大力气进行整治,如2015年底彻底关停合肥马钢公司等,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力量不强。一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导致自身效益不好,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水平低,一些制造企业不善于创新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只管制造不讲服务,没有顺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要,导致自身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优势产业还不够优。汽车产业方面,虽然在2016年产值突破了千亿大关,但是整体规模还不大,聚集发展水平不高,汽车企业实力不够强,几家车企还未进入全国前十强。家电产业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合肥家电产业基地的名片打造完成,但是整个家电产业链不够完整,部分核心和基础性配件,没有实现本地化配套,成为合肥市打造家电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一大障碍。装备制造业方面,单个企业规模还不够大,2016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的企业只有5户,其中3户是当年新增的;超过400亿元的只有2户,均是当年新增的。
四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不足。合肥市在制造和服务的协同发展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有4家企业及研究机构入选全国“2017年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占全省的80%。但是,整体上看,由于服务业整体水平不高,加之社会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重视不足,尚未形成浓厚氛围,导致合肥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融合发展上成效不够明显。
五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经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发展的过程,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可能使制造业在模仿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从实际情况看,合肥市虽然科教资源丰富,科研实力强,但是这一优势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偏低。近年来,虽然企业在创新投入上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外,合肥产学用的一体化机制仍不够完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如中国科技大学转化的科研成果中大部分在省外转化,合肥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在省外转化的成果也只有一半左右。
“合肥城市发展的最突出的现实就是: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发展,或是环境打造,都紧紧围绕一个核心点:科技进步与创新。这也是合肥城市发展的最大亮点和优势所在,即以科技创新推动城市创新。”因此,合肥市要想打造制造强市,最根本的就是立足科技优势,不断提高制造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到科技规划、实施全过程,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提高创新设计能力上,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目标,从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着手,加快提高先进设计技术研发能力,加快提高共计技术研发能力。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上,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序、规范运行,研究出台相关体制机制。围绕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加强科技成果共享平台。在创新体系上,加快建立制造业创新体系,形成以创新为核心内容、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创新结构,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形成创新选择机制和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鼓励机制。
“通过智能制造实现我国制造业的集成化、协同化、敏捷化、绿色化、服务化,是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中重要性、摆脱‘中国制造’低端标签的关键性战略。”一是做好智能制造的发展规划。根据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围绕技术标准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制定合肥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同时可以积极试点成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二是推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以及管理销售的全过程智能化。2014年,合肥市在全国首创“万千百”创新工程,推行智能化试点示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目前已认定20家“智能工厂”、180家“数字化车间”、1500条“数字化生产线”。合肥市要在传统优势产业中,进一步推广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供销一体、经营管理等方面实现智能管控。三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在家电领域,围绕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四大件,打造智能家居产业基地。在汽车领域,不断整合品牌、人才、技术等资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装备制造领域,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能源等装备制造,尽快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在食品加工业领域,打造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把合肥建设为具有区域重要影响力的食品加工基地。
发展制造业,传统产业是根基,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关键。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成长性高、潜力大、带动性强,是撬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支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要实现产业集聚化发展。要按照“大企业+大项目+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抓住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向战略性新型产业聚集,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如2017年,合肥市政府确定了第一批共6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就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突出战略重点产业发展。要拓宽视野,聚焦前沿,以具有重大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智能终端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力发展以太阳能光伏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发展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研究表明,不仅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而且在细分的行业内二者也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他们各自的增长又促进了对方的增长。”一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针对制造业企业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通过研究制定专门实施方案,大力推行服务型制造计划,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把制造链延伸至服务链;通过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从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通过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式,不断提高服务产品和活动的附加值。二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引导服务业向制造业拓展,在重点行业中提高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的设计开发能力,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等模式,发展壮大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首先,在制造业的市场准入上实行“宽”政策。通过加大准入制度改革,积极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不断规范并放宽市场门槛,为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进入制造业提供有利条件。其次,在制造业的行业准入上实行“紧”政策。严格按照绿色发展和质量安全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等准入标准,并由政府执法部门根据行业准入标准,切实加强监督检查,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再次,在市场退出上完善配套政策。按照市场规律淘汰落后产能,从职工安置、债务清偿等方面着手,健全退出机制。
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简化制造业项目审批程序。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机制,把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作为关键,激发制造业的积极性和活力。在金融扶持政策上,通过创新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不断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在财税政策上,强化财政政策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1]王正忠,徐海涛.合肥,何肥?——后发省会的“崛起之问”[J].半月谈,2017,(14):13-17.
[2]许根宏.合肥自主创新位列省会城市第7位[N].安徽日报,2017.9.27(06).
[3]孙佳.中国制造业: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升级的紧迫性[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5(6):10-14.
[4]创新为魂——合肥构筑“创新高地”专题研究[M].安徽科技出版社,2015,25.
[5]张洁,吕佑龙.智能制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11,(3):42-47.
[6]吕小瑞.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以滁州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7,(06):13-15.
[7]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06):151-160.
F127
A
1008-4428(2017)12-72-03
合肥市委党校2017年度资助类重点课题(HFDXKT201709)。
侯广平,男,安徽阜阳人,庐江县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