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罗玥佶
摘要:生物化学是重要的医学类基础課程,也是连接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桥梁。为了提高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通过构建优质的网络资源平台,如微课、网络课程、QQ群及微信群等,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指导性预习,其中包括教师指导性预习、学生普通预习两种方法,待教学中期及结束后,进行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指导性预习的满意度较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平台;指导性预习;医学生物化学
一、构建优质网络资源平台
1.网络课程及微课、慕课
借助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无论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建设还是录制微课及慕课,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和开发各类素材,体现技术性与科学性,并能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其次,在录像前组织教师互相听课,把好讲课关;最后,把握医学发展前沿,融合病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指导性预习的实施下,综合网络课程、微课及慕课可使学生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受时间和地点等约束,并不断积累资源,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2.QQ群及微信
基于QQ群和微信的学习共同体具有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列表和学习资源主要由教师通过群论坛、群共享和群邮箱的方式提供,学习共同体内部的交流讨论主要通过同步的群聊天和群论坛实现。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交流可以克服传统课堂个别学习者内向的心理弊端,提高学习者的互动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教师也加入其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指导性预习实施策略
指导性预习能够使学生熟悉上课内容,发现自身不足,保证课堂的流畅性,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可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养成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习惯。笔者在本科临床班生物化学课程部分章节的教学中,施行教师指导性预习、学生普通预习两种方法,在教学中期及结束后,进行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指导性预习满意度较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1.教学设计
笔者在本科临床专业班级中开展网络平台的指导性预习,以精品课程网站、QQ群等为主要平台,发布课程教学大纲、习题等指导学生预习。在前次课以问卷形式发放给学生,包括身边实例、基础知识、教学大纲、总结归纳、综合应用、意见或建议等。当天完成并回收问卷,总结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学期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对实施的指导性预习进行评价,主要内容有对整体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所传授的专业知识的满意程度、对教师网络应用满意度、对所使用课件的期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
2.合理地设计预习方案
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生物化学》教材的特点,结合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设计问卷时侧重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回顾和查阅前期基础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展潜能,利用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与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其次,合理编排预习问卷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编写时应遵守知识体系的特点和规律,为学生提供自学、自我评价的机会,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实时沟通与及时反馈
网络课程是信息时代教学改革中的新名词,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教师通过网络不仅对学生起指导作用,还能实时监督学生学习。比如,建立生化QQ群,在校园网开辟资源讨论区,学生通过QQ或留言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建立网络教学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估体系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网络平台比较自由,学习时间和进度等由学生自己决定,但易受到游戏及其他娱乐App的影响,教师对课前学习情况和效果很难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章节的问卷,并达到一定的正确率;最后通过闭卷考试+问卷完成度,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在基于网络的指导性预习的教改中,教师应注意逐步调整网络自主预习的推进步骤,调整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例。要推进网络自主预习,就要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素质和技能,另外,要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