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花��
摘要:通过对《红楼梦》细节描写的深入剖析及不同角度和视野的全面阐释,让我们看到《红楼梦》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将小说的人物形象、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特点以及社会现象等通过生活中的“笑”与“哭”,人物服饰、饮食文化、优美意境等加以勾勒。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了细致入微的潜意识的描写手法,在人物形象和心理刻画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既能真实地反映生活,又能让小说的艺术形态高于生活。
关键词:红楼梦;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人物服饰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形象,也就没有小说。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名著细节描写的典范,其细节描写占据小说的较大篇幅,也是小说故事情节的补充和升华。小说的故事情节再跌宕起伏,缺少了有效的细节描写,读起来也是索然无味的,而《红楼梦》中的细节描写细致独到,是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发展的灵魂和血肉。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并没有华丽浮夸的辞藻,而是娓娓道来,描写十分贴近自然生活,正是这些平实无奇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剧中的各类角色的人物形象、性格,也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一、 《红楼梦》细节描写之人物形态
(一) “笑”的细节描写艺术
《红楼梦》中,作者以其有效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众人物角色鲜明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百态。小说通过对于剧中人物动作细节、语言描写以及心理描写等,将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等刻画得淋漓尽致。根据不同人物角色在某一事件中的各种细节表现描写,展现人物内心活动、情感变化,进而塑造人物鲜明的特性。
《红楼梦》中宝钗进贾府时有一段描写,这一段描写中,大家听说薛姨妈已在门外下车,王夫人和凤姐在二门外迎候。姊妹相见,王夫人领着进内院,见过贾母,薛姨妈让宝钗给贾母磕头行礼。迎春探春等人跑过来拉着宝钗见礼,互相打量欣赏。这时候,宝玉和黛玉从远处走来。宝玉在先,仔细打量着这个“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的宝姐姐。黛玉走在其后,一眼看看宝钗,一眼看看宝玉,说不上来的滋味,却是万种滋味!这时,宝玉似乎意识到什么,回过头来拉住黛玉的手,黛玉先是甩开,宝玉又拉住,并且抿嘴一笑。这个情节真是让人感动不已。感动于黛玉的敏感,感动于宝玉的懂得,感动于他们两人之间那种无需言语的爱意。
这一大段描写,没有一句台词,宝玉也好,黛玉也好,宝钗也好,都只是表情和动作的描写,却能如此入情入理,而且紧紧抓住人物,准确完美地表现出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一颦一笑,一嗔一痴,全在人物中。
还有小说第四十回中有关一群人物大笑的场景描写。小说描写的大笑场景发生在大观园内,这一回描写了史老太君在大观园设宴,宴席上凤姐和鸳鸯有意打趣刘姥姥,刘姥姥则不惧玩笑,开启自黑模式,逗得在场各位都笑开了怀。刘姥姥丑化自己的原话是:“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这话,刘姥姥就做鼓足腮帮不抬头的神态动作。刘姥姥话毕,大家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都愣在那里,片刻之后,皆捧腹大笑起来。对于众人大笑的场景,曹雪芹都作了一一描写。只见史湘云是笑得“连嘴里的茶水都喷出来了”;黛玉笑得“趴在桌子上直叫‘嗳哟”;贾宝玉笑得“滚到贾母怀中”;凤姐笑得“说不出话”;薛姨妈笑得“嘴里的茶水喷了探春一裙子”。看似轻描淡写的众人欢笑场景,实则已经从只言片语的简单描写中刻画出了鲜明的任务性格特点,展现给观众的也是一副如在眼前的画面,塑造画面感和人物形象很强。
这个场景中不同的人物的笑也不尽相同,体现了他们不同的人物特性和社会地位。其中,史湘云笑得连嘴里的茶水都喷出来了,而古代的小姐应该多是笑不露齿、端庄文静的,可见她在性格上是比较直率豪爽、不拘小节的。而黛玉是笑岔了气,伏在桌上直喊“嗳哟”,这和人物特点十分吻合。黛玉常年寄人篱下,性格上比较敏感,加上她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喜欢哭哭啼啼,因此,场景中对黛玉的细节描写也十分到位。宝玉笑得滚到贾母怀中,而贾母则大笑着叫着宝玉“心肝”,这祖孙的大笑无不表现出一种溺爱。宝玉在贾母面前撒娇,一个“滚”字就描写出了宝玉与贾母之间亲密的关系,而贾母的那一声“心肝”更是充满了对于宝玉的宠爱。宝玉之所以能“滚”到贾母怀里,是因为他在家中的地位之高,家族的宠爱也造就了他骄傲、不受拘束的性格。
(二) 人物形态“哭”的细节描写艺术
小说第二十九回中有一大段关于宝玉和黛玉的内心独白细节描写。这一场景中,宝玉、黛玉、紫鹃以及袭人都各自怀揣心事,相对而泣,然而他们的哭泣却各有各的原因。其中,黛玉哭是因为她心中所想所思宝玉完全不能理解,联想到自己不幸的遭遇和经历,她为此而感到悲伤;而宝玉哭更多的是因为后悔自己和黛玉争吵,让黛玉如此伤心,宝玉的哭体现了对于黛玉的怜惜、同情和烦闷的心情,也为黛玉不能完全理解自己而苦恼;袭人哭泣并非是内心多么难过,她的哭更多的是对宝玉和黛玉争吵的一種劝解方式;紫鹃哭完全是出于对于黛玉的同情,她同情黛玉不幸的命运和遭遇,但是只能是情感上同情,不能给予她实际的帮助,紫鹃的哭中包含了一种无奈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他们四人的哭,黛玉的是“苦”的,宝玉是“涩”的,袭人是“奸”的,紫鹃是“忠”的。从这四人的哭泣,能够看出四人不同的内心活动,宝玉和黛玉之间是爱的纠缠,袭人的哭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手段,紫鹃的哭是她善良忠心的表现,通过对他们的哭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们不同的人物形象。
二、 《红楼梦》细节描写之人物服饰
(一) 贾宝玉的服饰以红为贵,弃血洒泪
《红楼梦》中,对于人物服饰的细节描写也十分到位。小说中贾宝玉的服饰以红色为主,宝玉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也展现了宝玉的性格特点。因为红色代表着热情,这与他暴雨奔放的人物性格相吻合,此外,红色也体现了宝玉对于女性的一种尊重和追求,也是宝玉张扬个性,突出对于封建礼教的一种反抗心理,对于个性的追求。
(二) 林黛玉的服饰以色秉性,自然率真
小说中女主角林黛玉的服饰描写着墨也较多。她的服饰以色彩淡雅、洁净的月白、洁白、淡粉红为主,体现了温婉柔弱、清纯可人的性格特点。因为常年寄人篱下,她的服饰都是贾府的供给,贾府不曾亏待她,因此,她的服饰和大家小姐无异,但是因为始终不是贾府的人,她在服饰上刻意追求朴素,体现了她内心的敏感。
三、 结语
《红楼梦》的细节描写,在中国小说的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的细节描写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表现方式丝毫看不出斧凿痕迹,淡淡写来却又淡淡带出,体现了一种非凡的艺术表达形式。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2]周中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3]王岩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哲理美[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2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