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时代的教学改革

2017-12-08 14:14韩玉会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线下活动课程

韩玉会

【摘要】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未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以受众群体较广的公共基础课为例,开展慕课建设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慕课建设实践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和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并实践验证中国高等教育慕课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总结慕课学习活动中的质量保证手段,展望未来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趋势,对慕课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慕课混合式学习教学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

引言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在网络上公开发布的学习课程,凡在线用户均可以按照课程计划进行学习,并参与课程预先设置的练习、讨论及考试等活动。它除了提供课程视频、阅读材料及相关测试外,还提供用户交流的论坛,支持学生和老师社区交流。慕课不限制参加学习的人数,是对所有在线用户开放,因此受众群体规模庞大,慕课让人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各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并将深刻影响未来高等教育。

慕课的内涵及特点

慕课以网络为平台,依据课程目标、学习需要和知识体系,基于数字化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灵活有效的多种学习模式,支持多种学习对象、多种学习终端而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与学的活动。

慕课不同于传统的网络开放课程,首先慕课要做到全开放、全在线,整个教学过程完整在线,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慕课除了提供课程视频、教学课件(PPT)、教学大纲等课程学习材料外,还提供课程讨论的交互性社区,用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问答和交流。其次,慕课强调规模化,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做慕课,要精选适用面较广的课程,如公共基础课等。慕课一定要有通用性,才能保证大规模的受众群体。同时,提供多样化的数字资源,让多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各取所需。最后,慕课学习具有自治性,即多任务、半自主,但并非完全自学。慕课上线后,每个阶段都会有多样的作业,如课堂问答、课后复习题、课前预习等,每一小节学习结束后,都可以在论坛交流心得,向老师及同学提问,相互答疑解惑。所有教学活动必须参与且成绩合格才能取得学分。

慕课的建设与组织

1.慕课建设的三大关注点:平台、内容和活动

网络平台为慕课提供技术支持,是慕课资料上传和学生访问的地方。目前,慕课平台种类繁多,几乎所有的中国高校网站都可以提供慕课平台,互联网企业平台更是数不胜数。因此,对慕课而言,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慕课内容和活动设置。

慕课的内容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视频化,需要对所讲知识进行节点化处理,每次课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讲授时间通常设置为20—30分钟。如下图所示:授课时A点和B点为视频内容,从知识A点到B点的过渡,需要学生线下去自行完成。这个过程可能会涉及1至5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些关联知识,教师通过随堂测验、单元测试、作业评阅、在线考试等多种形式检验学生线下学习成效。通过目标控制确保教学过程每个小节的教学质量。

活动设置是慕课极具特色的一个环节。活动设置要突显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关注学习过程。每次活动要明确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同时要把传统课堂的动态效果转化为生成性的目标成果以便检阅。活动设置要注意系统性,即时间与任务量匹配,小知识点与大知识点结合,同时每个环节要可评价,只有完成上一环节的任务才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要严格按照活动次序进行,教师通过评价反馈、了解学习活动的成效。所有活动注重参与,没有参与活动的用户不能直接进行阶段考评以及课程最终考评。

2.教师角色的转变

慕课学习以学生为主角,学生主动学习和老师的被动辅导相结合。教师以任务驱动、视频引导、多种多样的在线资料参考以及各种形式的测试检阅学习成果,这一系列活动,教师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同时还作为演员扮演答疑解惑和控制整个进程的角色。课程活动是基本教学支撑,学生以活动为主线完成学习过程,教师的职能变为指导、帮助和服务。对学生而言,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对教师而言,从台前退到幕后,需要完成的任务更多、更零碎。

慕課的教学实践探索

1.学习资源建设

建设具有特色的优质资源是慕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静态学习资源主要有课程介绍、课程计划安排、教学大纲、课程PPT、电子版教材及练习资料。重要的资源就是新颖的微课视频,计算机基础课视频划分为两大模块:理论篇(8个微课视频)和实践篇(7个微课视频)。

动态学习资源建设有与课程相关的通知,如开课通知、每节学习活动相关信息的动态发布等。每位课程负责教师每天至少登陆一次,跟踪学习过程并及时发布信息;各类论坛是在线学习答疑解惑的重要场所,对于各种提问教师要积极响应。

2.学习活动规划

总体规则: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注重学习活动过程控制。在线学习流程:学生利用各种资源预习(线下学习),然后课程视频学习(中间穿插课堂提问,线上学习),讨论与答疑(线上学习),利用相关资料拓展学习(线下学习),最后作业、测试及课程考评(线上学习)。整个课程15个微课视频及同步资料按预先设置依次上线,没有完成上一步的任务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阶段测试及作业,客观题部分系统自动评阅,主观题及综合作业,学生互评,随机抽取8人为一组(一般6—10人比较合适),互评作业,个人最终成绩取组内其余7个人所打成绩的平均分。课程最终考评强调过程性评价,活动参与和任务完成情况及阶段测试成绩等占期末总评的55%。

3.教学活动的质量保障

要保证慕课学习的质量,首先要重视混合教学的组织,即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系统性,线下学习是线上学习的补充不是重复,二者要互补,还要与各类学习资源同步。同时,利用专题讲座等活动与慕课学习结合,丰富和健全在线学习。对于系统发现的作弊或学生的投诉,重启学习活动任务,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习过程评价成绩40%—55%。

总结与展望

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慕课作为新兴的在线学习模式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在大学教育领域。未来5—10年,中国各大高校的公需课、精品课,特色课程等都将纷纷亮相,有专家预言,慕课及各类在线课程必将深刻影响传统课堂教育,对中国大学教育改革及学分互认等教育举措的实施有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利民:《浅析慕课(MOOC)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第14期。

[2]刘和海、张舒予、朱丽兰:《论“慕课”本质、内涵与价值》,《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第12期。

[3]葛文双、傅钢善:《基于活动理论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课活动案例》,《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4]傅钢善、佟海静:《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西安endprint

猜你喜欢
线下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