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组合作不再流于形式

2017-12-08 08:07于春燕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展板小组讨论思维

于春燕

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我发现很多教师都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果能在教学中避免或减少这些不利因素,那么,小组合作就可以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1.要有明确的合作主题,避免学生盲目讨论

小组划分之后,组长要给组员安排各自的任务,针对主题进行讨论。在教学中我发现,有时课堂上讨论得很热闹,但深入小组细听,却发现有的小组根本是在毫无目标地讨论。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明确讨论内容,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因此,教师应明确讨论的主题和要点。如在讲《交通发展带来的思考》一课时,一位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块展板,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写在展板上并讨论,但没有说明要写的内容、方法等,导致学生一头雾水。而另一位教师则给学生出示了一些“线索”,如“可以列出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造成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建议”“每个人写完后小组其他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样学生明白了自己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讨论交流也有了明确的方向。

2.要使用开放式的学习材料,避免学生思维受限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古都“探秘”》一课时,只给出了永乐大钟、北海团城、天宁寺塔和天坛这四个材料,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从中找到它们的神秘之处。这样一来,学生为完成任务,只能就教师指定的材料展开讨论,思维就受到了限制。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通过实地参观、采访家人、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索,然后上课时以照片、视频或文章的形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展示。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展和延伸。

3.要进行角色轮换,避免学生发言不均衡

在小组中,一般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扮演着领导的角色,而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只是“群众演员”,有时甚至只是听众或观众。

例如,在教授《中华老字号》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老字號经久不衰的秘诀,我观察到,有的小组里表达能力很强的学生侃侃而谈,其他学生则东张西望,没有融入到小组讨论中;有的只是呆坐着,等着教师的命令……课后,我对此次教学进行了反思: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由于我在分配角色时一味按照学生能力的强弱进行安排。于是,我在之后的教学中进行了调整——在小组首次讨论交流时,先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扮演领导角色,能力稍差的当配角,之后进行轮换。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主角”,也会当“配角”,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发言的均等,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总之,减少或避免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合作”因素,才可以让小组合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形成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编辑 _ 汪倩endprint

猜你喜欢
展板小组讨论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