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跃进
尽管监管政策持续收紧,银行消费贷型“首付贷”被禁,贷款资金立马换上“马甲”再入楼市。近日,银行贷款资金又以经营贷、普惠金融、垫付的名义悄悄溜进楼市。此外,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甚至是中介渠道亦有部分贷款绕道进入房地产市场。
一些主打普惠金融的互联网平台也在扮演着房产类消费贷的资金供应者角色。这些平台的贷款额度一般不大,比如说给予5万元的额度。看起来该额度风险不大,但如果一个资金短缺的购房者同时运用了多个平台去贷款,那么积累起来的风险就比较大了。
换了“马甲”后进入楼市的贷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放款机构对于贷款用途不会过问太多,更多的是关注资金是否可以足额及时回笼。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此类贷款平台在放款前对还款能力的审核不严,显得很有吸引力,自己也就放松了对还款风险的预判。放款之后,如果发生无法还款的情况,一些贷款平台又会变相鼓励购房者以贷還贷,引发高利贷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于刚需购房者,对开发商的垫首付促销也需要提高警惕。开发商为了促成销售,让资金有限的人贷款买房,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打政策的擦边球。而开发商自身拿购房者的订单去套现商业银行的按揭贷款,再作为期房开发的资金。事实上,开发商这样操作,其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很大。一旦期房烂尾,受到损害的还是购房者。
面对各类换了“马甲”的首付贷、首付垫,购房者需要自身端正购房态度,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理念。各地监管部门也应密切监控开发商和贷款平台的违规操作,进一步维护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加大对刚需购房者的安全意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