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陶
在中医的理论中,气是非常玄妙又重要的一个概念。很多时候我们讲求养生的方法,就要从养气入手。中医理论认为人的形体是由气构成的,“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气主宰着生命。中医认为人体内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气,在多数情况下气伴随着血液周流全身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脉内外、肌肤腠理,无处不有,无所不到。不论是体表可以见到的皮肤、毛发、五官和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还是内在的肌肉骨骼、五脏六腑,都是由“气”构成的。
中医认为气不断地在全身流通着,协调地升降、出入,以维持着人体的气态平衡;这种气的动态平衡,中医称“气机”。气机紊乱将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黄帝内经·素问》曰:“百病生于气也。”其中情志的变化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变化,对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影响较大。“七情”所伤可致气机逆乱,气机逆乱可致百病丛生。中医还认为,“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气就是正气,精神是指心神。正气强盛,精神不散,就不会生病。
《黄帝内经·素问》说“百病生于气”,很多病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气机失调引起的,多年来人们对此也已形成共识。作为普通人,我们未必一定要探究其中高深的医学原理,但是有必要知道如何避免伤气,从而减少发病的概率。
《黄帝内经·素问》列举了种种伤气行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九种气机失调情况便是形成疾病的根源,既然说百病生于气,那么反之,养气可御百病。造成气机失调的原因大致分为两个类型:一个类型是属于物质方面的,也就是热和劳;另一个类型便归于心情、精神方面。就物质方面的原因而言,比较容易理解,人的身体耐受力是有限度的,过寒、过热、过劳造成的伤害显而易见。过寒则气血收缩,运行失常;过热则腠理疏松汗出,阳气随之外泄;过劳则耗伤精气,倦怠萎靡。
在心情、精神层面造成的气机失调,反倒类似殺人于无形,貌似看不到、摸不着,实则危害极大。怒则气上,是说愤怒的时候气血上逆、头昏脑涨;喜则气缓,是说过喜之时身心松弛,气血运行缓慢;悲则气消,是指悲伤导致心绪不佳、生机不畅、处世消极;恐则气下,是说恐惧害怕造成气血下行,俗话所说吓得尿裤子应该属于这种情况;惊则气乱,是说惊恐则心气紊乱,很有可能心悸气短、心烦失眠甚至精神错乱;思则气结,是说忧思过度,则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在肠胃消化方面出现症状,这一点恐怕很多人有切身体会。
物质原因造成气机失调的防御之策,自然是针对性的避寒防暑、劳逸适度,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补气。补气的渠道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食补,譬如食用人参。另外一种补气渠道是锻炼,通过参与适度的气功、舞蹈、各类体育项目,都能起到培育体内正气、健身防病的作用。
精神层面造成的气机失调便是心病,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只能通过调整心情、控制情绪防御。当然,这种防御不仅仅是被动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是持之以恒的思想修养,提升精神境界。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既有道德正义之意,也有顺应自然规律之意。养气能御百病,如果尊崇孟圣人的话,重视养气,善于养气,何愁病魔袭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