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梅琳
摘 要:国际化人才是指拥有全球性的意识与思维,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争取主动,能为人类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高层次人才。国外高校通过国家政策,高等教育衍生机构、校级国际化机构,科研合作与校企合作,学生教育与管理等实现“全球公民”的培养目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高校应从拓宽高校国际视野,丰富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与交流平台,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和教学体系,健全国际化管理服务机构,营造良好的国际化育人氛围等途径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国际化人才;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1-0069-04
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越演越烈。人才是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扩展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与思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势在必行的道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日本政府于2010年专门设置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委员会”,连续推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新成长战略”和“产学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战略”等一系列国际化人才战略;在英国,在对高校进行评估时有一系列的国际化指标和措施,例如评估教师、学术人员、学生的国际化程度,建立跨国校区的情况,远程教育的开发和实效等;法国政府已与德国政府拟定合建了“德法学院”和“德法网上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最前列的美国,在全美州立院校联合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学生接受的国际化教育应该是正确反映全世界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的教育。立足于培养世界公民,教育界应该改变‘只扫门前雪的封闭的教育理念,通过国际化的合作和发展,共同为全球性的课题和难题而努力。”我国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这也是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一、国际化人才的时代内涵
西方国家所定义的“国际化人才”,淡化国家的边界,具有强烈的全球意识,这类人才不仅能够主动理解和融入不同的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行业规则、具有相应的语言技能、专业技能、国际社交技能,能够参与国际竞争,更具有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能够积极参与国际性事务,做出超越国家和地域贡献的人才。因此,“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或“世界公民”(world citizen)经常被西方国家用来形容国际化人才。
我国学者关于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也是在不断演化和完善。早期,学者们对国际化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能力的增强和对外交流能力的提升上,后来价值理念、全球化意识和形态也被认为是国际化人才的素质标识。例如:2006年,唐广、赵立军定义国际化人才的概念为“能帮助组织在国际环境中得到发展,进而积累持久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010年,王晓卉将其定义为“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和理念,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具备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和信息处理能力,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2012年宋娜将其定义为“具备在国际领域内进行深层交流、对话、沟通和抗衡能力,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能够不断学习和吸收先进文化和知识的国际化人才”;2013年,李成明、张磊、王晓阳将其定义为“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具备专业知识和交流能力的人才”;2013年,李媚、朱志良、于瑞云将其定义为“国际化人才一般应具有在多个国家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具备全球化的心理定向,对于瞬息万变的复杂世界有灵活应变的预期和能力,对于千丝万缕的种种联系有抽丝剥繭的处理方法,对于形形色色的文化差异有理解的态度和协调的手段,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有乐观的心态和迎接挑战的勇气”[1]。
结合国内外学者的分析阐述,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可以概括为“拥有全球性的意识和思维,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争取主动,能为人类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高层次人才”。
他们通常具备以下几项重要特质。
国际化的思维视野。具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既有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又有成为“世界公民”的理想和胸怀。
国际化的知识技能。精通外语,具备处理全球性事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的国际操作惯例,并能紧跟国际发展前沿,及时更新和强化。
国际化的活动能力。深刻理解和包容多元文化,具有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国际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以积极、自信、开放、乐观的心态参与竞争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能量。如表1。
二、国外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
对比分析部分国家和著名高校的实例,关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相似之处,例如,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流动,科研和教学的国际协作,在海外建立分校等等。不同的国家和高校又有着独特的方式和途径,政府与高校的互动,社会组织的参与等等都可以为我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1.借助国家政策力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日本政府于2010年前后组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委员会”,连续出台了“新成长战略”、“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和“产学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战略”等一系列人才举措,并绘制了“新成长战略”路线图。这些举措从政策上为日本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指明了方向,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战略规划中还明确指出,日本必须举全社会之力推进国际化,政府、企业、家庭与高校一道努力,全面改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endprint
2.高等教育衍生机构护航国际化人才培养。美国教育协会(ACE)积极推动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其国际行动中心主要工作目标包含:为高校领导者和校级机构的国际化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财力支持,为美国高校和其他国家高校搭建合作的桥梁,为美国高校的国际化事务出谋划策,与其他国际教育组织交流与合作。英国高等教育国际联合会和英国高等教育欧洲联合会,作为英国大学联合会(Universities UK,UUK)的两个特别的分支,主要致力于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3]。
在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为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校内部的高等教育智库,如“维滕贝格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卡塞尔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近年来的研究多以教育全球化为主线,为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理论与实践案例;另一类是由基金会成立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如德国“高校信息系统”(HIS)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CHE)等。这些智库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建设、应用研究、管理研究及信息化辐射等方面提供与时俱进、源源不断的研究成果,为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调整与完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4]。
3.校级国际化机构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置了创建国际战略发展的职位,其主要职责有结合学校发展方向,整合加州大学全部十所分校的资源,开发跨国跨地区的课程体系、科研项目;建立与全球伙伴大学的全方位的合作,全面扩展教师和学生在科技领域与人文领域的国际合作。牛津大学的国际学生办公室,不仅能为学校提供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国际化思路,也为留学生、本土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国际性服务,比如,为国外的学生解答签证和移民的程序,以及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英国大学的学习;为出国交流的学生管理奖学金;协调安排全球的本科生招录工作等等。此外,牛津大学语言中心为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提供英语资源和服务,牛津大学学生会为所有的国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配备一位副主席,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4.科研合作与实践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除了与国际企业、高校合作的途径外,日本高校通过强化产业界、大学和政府相关部门间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政、产、学、研互动局面,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产学合作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委员会”,该委员会于2011年3月公布了《产学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战略》。该战略报告为校企合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校企合作也在检验和校正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向。“全球30计划”是日本为了提升本国在国际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而实施的又一战略。入选日本“全球30计划”的均是具备良好留学环境,在学生的国际交流、国际研究等方面具有示范性、领先性的高校。日本政府每年定期召开“产学合作论坛”,为“全球30计划”和著名企业之间开展合作搭建交流互促平台。日本的企业对高校的国际化战略实施提供资金和师资支持。
5.学生教育和管理保障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它有两个维度:增加国际学生的数量和层次,本土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占世界留学生总数33.6%的美国,留学生人数已高达45万人,覆盖了全球3/4的国家,这也使得美国的价值观由此传向全球。不仅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实现了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留学生队伍的增加,一部分依靠的是全球性的招生,另一部分则依靠的是海外的分校、聯合学校。本土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大都采用出国研修、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耶鲁大学提出让每一位本科生都拥有国外学习、科研或者实习的机会,例如著名的“斗牛犬行动”。欧洲伊拉斯漠项目(ERUSMAS)、美国的交换生计划(ISE)、中韩交换生项目等联合培养方式也被各国高校广泛使用[5]。截至201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已与五大洲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200多所学校开展合作,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的学生还有机会到跨国法学中心上课,与全球10所顶尖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和学生进行交流。
高校在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上,也在探索同一空间内文化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新加坡国立大学建造了大学城,4所宿舍型学院是大学城的亮点之一,它将来自30多个国家不同肤色、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住宿和学习。在这样全球性的社区和国际化的生活环境与氛围中,学生们自由地讨论,激烈地辩论,体验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交锋和碰撞中,扩宽眼界,激发思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6]。
三、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
发达国家、地区,知名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增强人才的国际化竞争力,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案例,结合我国教育实际,从国际化视野、师资力量、教学体系、科研合作、管理服务、氛围环境等方面提出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可行性途径。
1.拓宽高校的国际视野,丰富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和交流平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就是一种过程和现象的集合,即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服务中融入国际化视野和维度,通过高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服务社会发展理念在不同国家、区域和文化间的跨界互动、理解渗透,直至融合发展[7]。
高校要不断探索和丰富合作办学模式。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和实施诸如“3+2”,“2+2”等多种学位的合作办学模式,与更多地区、更高水平的高校建立合作,积极吸收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探索国际课程学分互认与对接的过程中,设置更为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探索更高水平合作办学的思路和模式。高校要积极搭建国际交流与实践平台,通过联合培养、暑期研修、短期考察、教师互派、管理人员跟岗锻炼等方式,广泛开展各种交流与合作。有条件的国内高校也可以建设海外校区[8]。
2.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和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分为聘用外籍教师和培养本土教师两个维度。聘用外籍教师特别是专业课外籍教师,有利于加快人才流动、活跃学术氛围,打破教学、科研等方面近亲繁殖带来的诸多弊端,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通过高水平人才及团队的全职引入,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等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加大国际师资的引入,吸引海外优秀学者和专家强化师资力量。学校也为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创设交流和合作平台,例如,共同组建科研团队,青年教师为外籍教师做助教等提高全体教师的国际化水平。要努力健全教师出国交流的体制机制,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师出国培养计划,鼓励教师参加或主动创造国外进修、短期培训或访问学者等学习机会,打造一支视野宽、专业强、素质高的国际化师资队伍。endprint
教学国际化是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采取的主要措施为:一是扩大外语教学范围。组建国际化的课程团队及双语教学改革,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切实增强双语授课的应用效果。二是改革教学理念。结合本国、本校的实际,强化与国外高校教师、教学的互动,引进、消化、吸收和运用国外高等教育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三是重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和运用慕课等远程学习平台,努力构建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加强科研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时刻校验人才培养效果。我国高校,特别是一流名校,应积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联合实验室等实体性国际研发机构为平台,加强科研合作,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高校还应积极与本地的科研机构、企业,特别是跨国机构和企业加强互动,增进合作,努力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多赢局面,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检验国际化人才培养效果。一方面,学生到跨国企业实习,了解最前沿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国际操作惯例,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将专业的主流技术、工程方法、先进的国际化竞争及管理理念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优秀的企业专家向学生授课,讲授企业的全球化理念、全球化活动内容、所需国际化人才的素质等,开拓学生的国际性思维和眼界。学校和企业定期开展交流,就企业招收国际化人才的现状和需求、企业和大学合作的方式等问题深入探讨,高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反馈对国际化战略进行调整,企业也在招聘计划、合作方式等方面和高校的国际化战略相呼应。
4.健全国际化管理服务机构,为国际化人才保驾护航。遵循国际的发展趋势,国内的高校也都成立了专门的国际合作办公室(也称国际合作交流处等)。如何更好地发挥国际化管理部门的作用,为高校国际化办学、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服务仍值得探讨。除了完成学校日常的管理服务工作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开展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动因、策略的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掌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律,确立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地位,制定适用性强的本校的国际化的目标和策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指引正确方向。
二是开展个案研究。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有针对性地研究某所或某些国际或国内相关高校国际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国际化的全部环节,例如,课程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等。对本校国际化实施的策略方式进行跟踪和研究,及时反馈和调整国际化战略方向和实施方案。
三是提供更为周到而系统的国际化服务。学校国际合作交流部门应为外籍师生、本地师生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外籍教师教学、科研、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关心和帮助,为本土师生的国际化发展挖掘机会、创造条件。
值得强调的是,高校的国际化发展不仅是国际合作机构的工作目标,还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方向。它需要全校每个管理服务部門,所有教职工齐心协力共同去推进。因此,高校还特别需要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效率、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5.塑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营造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既应有“世界公民”的理想和情怀,又应有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既要有宏大的国际眼光和全球意识,又要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既应熟悉国际通行惯例,又要懂得本国家的价值规范体系。
国际化氛围的营造对培养国际化人才意义非凡。如何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中融入国际化教育理念,值得思考。例如,可以参考国外高校中外同住的社区式管理方式,开展中外学生交流沙龙、留学生文化节等多种方式搭建本土与外籍师生共同交流的环境和平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结合。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国际文化和价值理念,熟悉国外文化思维和风俗习惯,做到既能与他国师生友好交流和共同合作,也能在外国文化潮流浸入本国文化时做到文化自信,经得住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还要深谙国际法、国际条约、国际准则,让本国师生在与他国师生的合作交流中,依照国际法规行事。总体上,通过育人氛围的营造、环境的创设使本土学生养成坦诚开放、兼容并蓄的风格品质。
大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应有之义。高校国际化的核心,也回到了高校的最终使命之上,即培养人才,培养拥有国际化意识和思维,世界一流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争取主动,为人类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高层次人才。人才的培养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政府的支持、政策的保障,需要智囊的指引,需要企业、社会的参与,更需要高校自身的完善与努力。构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完善国际化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打造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合作平台等,都需要不断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志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十年回顾与现状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5,(17).
[2]赵晋平,单谷.日本的大学国际化人才战略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
[3]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
[4]袁琳,王莹.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职能、特点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4,(4).
[5]姚瑾.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
[6]卢艳兰,胡杨.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无墙文化”理念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9).
[7]申超.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辨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