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生命教育:我该怎样拯救你,孩子!

2017-12-07 16:22
分忧 2017年12期
关键词:黄侃遗书女儿

写在前面——

2017年9月7日,香港教育局新任副局长蔡若莲的长子——25岁的潘匡仁选择从四十多层的高空坠下身亡。潘匡仁中学毕业于香港名校,之后赴海外留学,毕业后回港工作,热爱音乐,会弹钢琴、吉他,也喜欢运动,尤其是跑步和单车。潘匡仁的母亲蔡若莲曾为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也曾任福建中学校长,2017年出任香港教育局副局长。这样一个有为青年却因为去年在单车比赛中受伤而罹患抑郁症。

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这样的家庭,令人唏嘘。而下面的这些数字则让人触目惊心: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其中的数据让人震惊,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与上个世纪相比,青少年自杀率提高了60%。冷冰冰的数字后面,是让人痛彻心扉的伤痛: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并未把珍爱生命放在首位,也并未有战胜挫折的教育,更未在孩子们的心中树立起敬畏生命的信念!

故事一:花季女孩自杀,3万字遗书背后的伤痛

女儿自杀了,带走了她忍受了十年的痛苦,母亲恨不得随她一起去死。这位母亲的女儿名叫王翠翠,自杀之前,王翠翠泣血写下了长达3万字的遗书,一字一句地向母亲讲述这十年来的经历。王翠翠的母亲名叫丁岚,2000年,32岁的丁岚生下了女儿王翠翠。因为丈夫迷上了赌博,丁岚和丈夫离婚。之后,丁岚带着王翠翠来到无锡,她在一家超市找了份理货员的工作。2005年春天的一个深夜,丁岚躺在床上收听广播节目。那晚,一个男子的声音伴随着他忧伤的故事走进了丁岚的心房——

男子开了一家小公司,事业有成,一年前,妻子因故离世。妻子死后,他爱上了慈善事业,希望能用这些善举为死去的妻子积福。男人在广播中说:“我要好好努力赚钱,帮助更多失学孩子读书。”丁岚感慨:这样的好男人,世上罕有。三天后,她通过节目编辑,找到了这个男人的联系方式。两人一聊如故,很快见面。男子名叫张发全,经营木材家具生意。2006年秋天,丁岚和张发全领证结婚了。

2007年,王翠翠上小学一年级了,因为丁岚经常上夜班,张发全便主动承担起了接女儿放学、给她做晚饭和带她学习的重任。可是,根据翠翠的遗书,这个完美的男人却从王翠翠8岁开始就对她有了第一次性侵犯。

“那天晚上,我刚做完作业,大概九点多吧。爸爸让我去洗澡,突然,爸爸推门进了浴室,他说:‘我来给你送衣服。可是,他送完衣服并不走,说帮我搓搓背……直到我长大了,才明白,那应该是他对我的第一次身体侵犯。”——摘自王翠翠遗书

因为翠翠当时年幼,没告诉妈妈这件事。那之后,张发全经常给她买各种好吃的和漂亮衣服。张发全对王翠翠亲昵,丁岚不仅不觉得异常,反而感到欣慰。

两个月后的一天,张发全接王翠翠放学。路上,一辆面包车突然朝张发全和王翠翠这边冲了过来。为了保护王翠翠,张发全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撞来的面包车……继父舍命救继女,这件事,不仅让丁岚和王翠翠感动,更被整个社区树立为当年的社区爱心头等大事,广为流传。

“11岁开始,爸爸不但喜欢摸我的胳膊和大腿,还开始摸我的胸部。有一次,我睡着了,他突然蹲在我的床前抚摸我的胸,爸爸救过我的命,我只有忍了。”——摘自王翠翠的遗书

尽管单纯的王翠翠默许了继父的行为,然而,天长日久,她还是觉得很压抑。终于有一天,王翠翠问妈妈:“妈妈,一个男人喜欢女人的胸部和大腿,这意味着什么?”丁岚本来文化程度不高,她不仅没对女儿的这个问题提高警惕,相反,她严厉地责骂女儿:“你才五年级,脑袋里都想些什么啊?是不是电视剧看多了?我跟你说啊,你要好好学习,不要乱想!”

“我说我不想和爸爸在一起,你早点回家吧。妈妈却说:‘你不能这样对爸爸,爸爸对你那么好,你也要把他当成你的亲爸爸。可是那些拥抱和亲吻,让我好恶心,却难以启齿。我总想着,也许明天就会好吧,可是明天却依然继续……”——摘自王翠翠遗书

王翠翠的乖巧助长了张发全的嚣张。王翠翠13岁那年暑假,丁岚因胆结石住院,张发全趁机强奸了她。青春暗伤,让王翠翠原本活泼灿烂的性格也渐渐变得阴郁自卑。她上课经常走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为此几次找到王翠翠谈心,询问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王翠翠因为觉得羞耻,什么也不肯对班主任老师说。

2014年,王翠翠上初二了,她问妈妈:“妈,你觉得继父是好人吗?”丁岚笃定地说:“当然!他是全天下最好的人。”

高三那年,为逃避继父,王翠翠向母亲提出请求:“妈妈,我想去国外读书,或者去外省读大学……”丁岚答应了。可是,没过几天,丁岚告诉女儿:“你爸爸不同意,他担心外面坏人太多,你看你爸,对你真是好!”

高三那年,王翠翠收到了班上最帥的男孩递来的情书,王翠翠很喜欢他,可是她却拒绝了这份美好的爱情。王翠翠在遗书里说:“我配不上他那么纯净的爱情。”

2017年春节后,王翠翠惊恐地发现自己怀孕了!张发全带她去小门诊做了人流手术,术后,王翠翠患上了盆腔积液。身体的痛楚和精神的摧残,让王翠翠想到了自杀。

2017年5月5日,王翠翠在卧室卫生间里决绝地用锋利的裁纸刀划破了左手腕动脉血管,这个世界对于她而言,一点也不值得留恋了。等到母亲发现时,王翠翠早已失血过多死亡。面对女儿长达3万字的遗书,丁岚悔痛万千。她后悔自己忙于工作,疏于与女儿进行沟通和交流,竟让女儿在天大的凌辱中忍受了这么多年……张发全在悲剧发生后,不知去向。丁岚拿着女儿的遗书望着无边的黑夜,思念女儿的她无法睡去,她在煎熬中体味着女儿这十年经历的暗夜,泪流满面,痛彻心扉……(文/中南)

故事二:别哭,我的女儿

2011年7月2日上午,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电化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家长。9点钟,伴随着歌曲《别哭,我最爱的人》忧伤的旋律,讲台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一张张照片缓缓闪现,记录了一个女孩成长的历程,从可爱的婴儿到青涩的幼女,再到花样少女。然而就在女孩最美好的花季时光,一切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冰冷的灵柩……endprint

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课,主讲人是南京一中的老师黄侃,照片中的那个女孩就是她的女儿远远(化名)。2009年2月8日,元宵节的前一天。下课后,黄侃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来电,是女儿远远同窗6年的闺中密友从西安打来的。黄侃打过去询问缘由,对方说远远出事了。远远2008年9月赴荷兰留学,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经济学。中午,黄侃给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打电话,但无人接听。整个下午,黄侃始终心绪不宁。远远从小喜爱体育、唱歌,还喜欢吹长笛、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就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小到大,女儿都没让黄侃操过太多心,学习成绩优秀,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也强。

在短短不到半年的学习中,远远在学业上已表现得异常优秀,成为学校的优等生。“她的个人博客上也全是生活得不错、和朋友相处得很好之类的话。她从小就这样,总是报喜不报忧。”黄侃说。2月9日凌晨,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确认了远远出事的消息,并让黄侃尽快办理出国手续,赶往荷兰处理丧事。

“女儿躺在白色的床单上,我突然想起当年我生下她时的情景。她呱呱落地时的哭声还在耳边,如今她却已变得冰冷。”黄侃后来得知,2月8日,远远在写下3封分别给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遗书后,在宿舍内自尽。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当8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再一次崩塌时,我无能为力了,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

黄侃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背负着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变文静了,没想到是患上了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地度过的……”黄侃痛苦地回忆着。黄侃认为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只有微笑。”

黄侃于2月24日乘飞机回国。“我是用远远的书包将她的骨灰背回来的。上飞机的时候,我就对她说,远远呀,小时候我就是这样背着你上学,现在,妈妈又把你背回来了,我们一起回家吧。”刚回国那段时间,黄侃根本不敢回家,她在学校住了3个月。

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愿,黄侃拿出10万元设立了“健心奖”,奖励那些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黄侃开始反思。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黄侃夫妻俩工作较忙,只能将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如今来看,她那么小,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年龄,却要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黄侃后悔地说。“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问题所在。”黄侃说,女儿也曾经和她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黄侃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女儿的离世让黄侃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正是基于这一点,黄侃上了这堂特殊的生命课。

在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时,黄侃一度痛苦得不能自已,但是,痛苦显然并不是生命课的主题,黄侃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和家长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

对学生,黄侃说:“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和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对家长,黄侃说:“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勵,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谈及自己的教育感受,黄侃说,如果女儿在世,她一定会让她按自己的兴趣生活,绝不给她压力。

生命课的反响让黄侃欣慰。但黄侃说,这堂生命课,她只能上一次。

关于生命的思考——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待死亡的态度。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定了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再见,妈妈。再见,爸爸。再见,雅丹。我想你们。我爱你们大家。我爱你们所有的人……”在寓言故事《天蓝色的彼岸》的结尾,英国作家艾利克斯·希尔借助主人公阿瑟的独白,深情地表达了生命之于每个人的价值与意义:生命是一种恩赐,活着是出于爱,不仅爱自己,更是爱每一个家人及朋友。但是,有些年轻的生命注定无法再去思考生命到底该如何来过,他们以纵身一跃或其他决绝的方式,表达了面对生命的选择与态度。

2月15日,年仅14岁的上海市初一学生赵某某从小区高层跳下身亡。

2月16日,一名初二学生从学校5楼跳下,经救治暂无生命危险。

3月19日,沈阳一名高三女生趁母亲做饭时跳楼身亡,不到一天,同一小区又一名高中女生从4楼跳下。

4月5日,辽宁盘锦一个初中男孩跳楼身亡。

当孩子自杀后,大家纷纷开始询问“为什么?”可惜的是,自杀前,大多数的父母、老师都没有觉察出来。心理专家指出,面对一个个年轻生命的消逝,亟待补足“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短板。比如现在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并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让孩子有独立成长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在生活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不知所措,怀疑人生,或者以更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联合发布公告称,身处变迁速度加快的社会,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大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此外,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上并没有彻底让孩子认识世界的真相,认识真理,很多人认为生命教育就是让孩子了解如何认识死亡,但发达国家近年来风靡的生命教育,却把它看做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就是教会我们从出生的这一刻开始,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活出更好的自己,给孩子强大的内心。endprint

1.教会孩子肯定自我的生命价值: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来就有价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其实很多走到顶楼往下跳的孩子,在那一刻都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不值得存在的。父母该给孩子一生最受用的生命品格——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掌握自己,发挥自己”,帮助孩子知道自己的幸福是什么,自己的幸福在哪里,尽最大的努力去追寻幸福,也让他人幸福。

2. 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生命信念,以及价值体系。有时我们必须看着孩子犯错,虽然这样往往很煎熬,但这是孩子成长的功课。很多时候,是父母太急着要孩子成功。每当此时,我们要想的是:这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

3. 自我价值认知包括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建造自己,实践自己;人际价值认知包括尊重他人,爱与关怀,接纳异己,群体关系。而帮助孩子接纳自己,首先要尊重孩子。

总之,生命的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学会肯定自我的生命价值,深入了解自己生命的本质;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知道自己为何而活。这样,孩子才能承受所有生存和生活的问题。

面对子女生活和学业的压力,给家长的建议——

1. 确保孩子的睡眠时间,如果你的孩子常常不能在12点以前睡觉,应该尽快对他的学习生活或兴趣班做进一步了解和适当的安排;

2. 告诉孩子你爱他们本身,不是爱他们带回家的成绩。同时告诉他们在他们以后漫长的生命旅程中会有更多的人爱他们;

3. 告诉孩子不要用初高中的标准判断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告诉他们“你比你想象的要更聪明有能力。”

4. 带孩子出去参加爬山、露营或其他户外活动,这是减压的好方法。

5. 告诉孩子经历挫折和失败是好的经验,它使你对克服它并从中走出来更有经验和信心。它会使你强大,不要害怕它;

6. 学会从朋友、父母、老师和其他成人那里寻求帮助,这是高情商的重要特质。寻求帮助是聪明而非软弱的表现;

7. 通过活动、读书等方式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热诚和兴趣,使之了解生命的目的;每天至少花半小时坐在孩子边上一起做事或只是说说话。

让我们一起帮助身边有自杀倾向的人——

最佳方法是直接询问当事人是否有自杀的想法,提及自杀并不能诱发对方的自杀念头。事实上,他们非常感谢有人能与他们开诚布公地讨论这一问题,因为该問题已让他们的内心挣扎良久。

需要采取的行动:

1. 提供感情支持:越公开地和当事人谈论丧失感,无价值感,他的情绪越紊乱,但当情绪紊乱平息后,当事人可能进行反思,反思的过程至关重要,他可能改变主意,从求死转为求生,通过恳谈,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而强化自身的积极力量,放弃自杀的念头。

2. 将当事人介绍给精神科专家和医生,与当事人保持经常的联系。

不应该做的事:

1. 对事态严重性认识不足;

2. 表现出震惊、困窘、惊恐;

3. 空洞的说教;

4. 刺激当事人加速实行自杀;

5. 认为当事人的难题微不足道;

6. 给予虚假的承诺;

7. 发誓保守秘密;

8. 离开当事人使其独处。

(摘自“关爱生命万里行”活动小组《预防自杀手册》)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说,我们每个人,不论穷富,不论是否有心理疾病,都在追寻爱,都希望别人“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意见,宽宥我们的过失,照顾我们的需求”。当孩子哭着说要自杀的时候,请千万不要责备,不要安慰,而是从孩子的哭声中,找出哭声背后的真相,解决根源问题。但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父母健康的爱;也愿每一个父母,在教会孩子学会爱、学会珍惜自己的过程中,和孩子一同成长,成为更好的父母。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侃遗书女儿
拆包裹和挑盖头
黄侃拜师
潦草的遗书
教授的暗示
狠,有时是一种爱
和女儿的日常
漫画
识别教授
遗书之迷
女儿爱上了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