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嵇玲
培养核心素养,家庭教育不可缺位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
文 | 本刊记者 嵇玲
不久前,一位上海退休老教授发了一篇题为《牛蛙之殇》的网文,洋洋洒洒六千字,炮轰了被异化的幼升小竞争,也将中国家长的焦虑展现得淋漓尽致。和文中所述情况一致,现实中的很多家长不断自我加压,把“考上名校”作为孩子唯一的人生目标。认识上的偏差,致使不少人的家庭教育之路越走越偏,越走越窄。为了帮助家长们回到家庭教育的正途上,我们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
记者:像《牛蛙之殇》这类焦虑的家长,您在现实中接触得多吗?
王莉萍:非常多,这类家长也非常普遍。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在他们看来,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将来就会有好的前途。所以,在实际行动中,这些家长总想做点什么,以帮助孩子考上好大学。这其实就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我们只能说,考上好大学,未来有好前途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但上了好大学未必一定有好前途,反之亦然。一个人发展得好,是他各项素质良好的综合体现。
记者: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王莉萍:我们要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由于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不同的人在同一个领域当中的表现也是有差别的,这很正常。每年能考上所谓顶尖名校的学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并不代表没考上的学生就不优秀。
记者: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不管在哪个时代,能够进入名校的学生都是少数。在这一背景下,家长应该如何去平衡自己的心态,做好家庭教育?
王莉萍:陶西平老先生说,教育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培养人向上、向善的品格。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教育就是要让一个人变得善良,学会进取。
就家庭教育来说,使孩子身心健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放在第一位。很遗憾的是,现在整个社会都太渴望成功,对成功的定义又太过功利、简单,通俗一点说,就是“做大官,挣大钱”。家长的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孩子对社会的认知和判断,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变得很功利。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跳出这个思维,要知道孩子其实不仅仅是你的孩子,要尊重他,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早晚要成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他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国家的进步去努力,要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咱们这个社会才能安定、和谐、进步。
记者:您认为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家庭教育应该承担哪些相应的责任?
王莉萍:关于家庭教育,《教育大辞典》对它的定义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与教育,通常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责任在于,在儿童入学前,使他们在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奠定初步基础,为接受学校教育做好准备;儿童入学后,紧密配合学校,督促他们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继续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在家庭生活中,针对出现的矛盾,家庭成员间进行相互开导和帮助。
记者: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体现出哪些特点,有哪些不可替代性?
王莉萍: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奠基性、长期性、社会性、灵活性、感染性和针对性。
具体来说,奠基性是指孩子6岁以前的生活主要在家庭中度过,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自然的、时间最长的“老师”,因此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品行、性格、习惯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长期性体现在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持久性、连续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社会性是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深受社会影响,同时也影响社会。
另外,家庭教育面向个别成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活动随机进行,内容具体、方法灵活,这就体现了家庭教育的灵活性。感染性则表现为父母子女的天然亲情,息息相通,有独特的相互感染教育作用。再加上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可以准确地针对子女出现的问题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记者:如何看待家庭教育对培养孩子核心素养的影响?
王莉萍: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
家庭教育是亲子关系中无法去除的一部分,只要父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自然发生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职业不同,父母无法选择不做,也无法进行伪装。这也就是我们在现实中所看到的,很多“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会有“问题家长”。
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影响巨大。如果方向正确,则可以大大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若方向相反,则会产生强大的负面作用。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家庭教育是不可缺位的。
记者:在培养核心素养的问题上,学校和家庭各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侧重点有何不同?
王莉萍: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可以根据核心素养所提到的“六大素养”的18个方面,分为学校为主、家校共担和家庭主导三个方向。
比如, “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信息意识”“国际理解”“技术应用”,这些核心素养所涉及的内容相对专业,就需要由学校承担起主要的培养任务。而“勇于探索”“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则需要家校共担,至于“珍爱生命”“健全人格”两项,家庭所要承担的责任甚至比学校还重,因为家长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更长,关系更为密切。
记者:您认为目前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哪些误区或者偏差?
王莉萍:一方面是在教育目标上存在两种不良倾向,其中一种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只要成绩好,其余的都无所谓;还有一种极端的表现则是只关注孩子的生活,认为孩子吃好、住好,身体好就行。
另一方面则是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选择适当。比如,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说教,忽略了身教的重要性,这样的“教育”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后果往往是,有的孩子对家长的话产生防御心理,而有的孩子懂得很多道理,但并没有实际行动。再就是有些家长总想把他人教育孩子的经验“移植”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其实,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家长一定要立足于自家孩子的特点,做好针对性的教育。别人的经验可能并不适合你的孩子,简单照搬套用,不仅耽误孩子,而且还可能伤害到孩子。
记者:现实中有很多家长自己也是教师,或者是高级知识分子,认为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您赞成家长给孩子辅导功课吗?
王莉萍:我认为,无论家长自身是否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都应该首先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再牛的家长,也不可能替代老师去给孩子做持续的、长期的教学。维护老师的威信,不是说家长不可以向学校或老师表达自己的不解,而是要选择孩子不在场的时候私下跟老师沟通。
记者:作为校长,同时也是一位家长,您如何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家校互动?比如,很多学校或班级建了微信群。
王莉萍:有一些老师会利用微信群给家长布置作业,这一点没有必要。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学校里有大量的时间在一起,为什么上课的时间不留作业,非要下课后用微信群给家长布置作业呢?这不仅让自己的工作侵蚀了家庭生活,还把一部分教学工作推给了非专业群体——家长。
同样,有些家长也利用微信群,要求老师给孩子传话,甚至在微信群里直接要求老师为孩子做这做那,仿佛老师除了教育教学任务以外,还有替家长照顾孩子的义务。我感觉,在一些问题上,老师和家长都有些错位。
记者:您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界定,让双方既相互独立,又能相互配合?
王莉萍:老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在学校期间完成,可以要求家长督促一下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是让家长代替老师。
今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北京市教委也出台了《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特别提到了家、校养成教育协同计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育人作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养成教育体系。
考虑到家长群体的学识、能力、价值观差异很大,我认为,学校需要帮助家长提升“教育力”,这也是提升家庭教育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