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出行大数据时代开启

2017-12-07 02:06许杰锋
互联网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滴滴交通智慧

□ 文/许杰锋

智慧出行大数据时代开启

□ 文/许杰锋

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海量数据所产生的价值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也能为社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凭借各种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交通领域积累的数据规模迅速增长膨大。同时伴随近几年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技术迅速发展,对海量的交通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是交通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得到了多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智慧出行时代即将来临。

中国互联网智慧出行发展历程

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互联网出行生态中“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而目前汽车出行服务中,各类智慧出行服务互为补充,如汽车分时租赁服务满足人们相对较短行程的出行需求,出租车、专车、定制巴士主要针对中途出行需求,而拼车、传统租车服务则很大程度上解决无车人士或不想驾车人群的长途出行需求。此外,智能手机及移动支付服务的普及使各互联网出行产品得以更为方便的使用,智慧出行时代引来爆发。

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6-2017中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规模达4.3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92.8亿元,是2016年的21倍多。

在中国互联网智慧出行生态发展初期,各类型出行平台服务相继成立,如2006-2007年成立传统租车企业的一嗨租车、神州租车等;2010年成立专车服务企业易到用车;2011年成立AA拼车、e代驾;2012年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相继成立。在此阶段行业涌现各类型互联网出行服务企业,行业发展稳步向前。

随后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相继成立,Uber也于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互联网出行行业竞争加剧,各大企业通过补贴加大市场推广。补贴大战中,部分中小企业开始退场,市场进入巨头竞争状态。在这个阶段,行业发展加速,网约车等互联网出行方式在市场得到推广普及。

紧接着互联网出行行业巨头竞争阶段开始走向终局,2015年滴滴、快的宣布合并,同年9月,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覆盖快车、顺风车、出租车、代驾等业务。2016年8月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同年11月Uber正式退出中国。此阶段行业进入寡头竞争状态,同时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互联网出行规范政策。

图1 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规模及预测

此外,各种垂直细分领域互联网出行服务被挖掘,汽车分时租赁服务发展开始加速,具有较高发展潜力;满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共享单车更是发展迅猛,在各一、二线城市迅速铺设。艾媒咨询《2017中国共享单车夏季市场专题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预计将达2.09亿人,到2018年预计将达2.98亿人。互联网出行已成为人们日常重要出行方式之一,搭配公共交通及自主出行方式极大方便人们生活。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未来出行方式会趋向于智能化、绿色化。无人驾驶和电动汽车会是未来出行主力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普及能减少城市污染,且相比燃油汽车成本更低;无人驾驶技术不但使人们出行更安全更智能,还能减少人们汽车拥有量,通过传呼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满足家庭出行需求,一个家庭拥有多辆汽车的情况将有望改变。自行车、平衡车等交通工具能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各项专车服务则满足人们“点对点”出行需求,同时公共交通如地铁、公交车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地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大数据能够实现城市交通智能调度,减少城市道路拥挤情况发生。

智慧出行时代的大数据应用

图2 2016-2019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及预测

出行问题一直是城市综合发展面临的痛点,也是关系社会公众出行的民生话题。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以往利用道路扩张缓解出行压力的效果已经越来越不明显。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出行方式无疑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出路。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云服务等技术,智慧出行为城市人群提供便捷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开创了前景广阔的投资消费市场。其中,短途智慧出行的市场空间巨大,专车市场规模达到千亿元级别。

今年9月2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推动企业为主体的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方案》要求,加快城市交通出行智能化发展,建设完善城市公交智能化应用系统,到2020年,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全面建成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系统;推动城市公交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鼓励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鼓励规范城市停车新模式发展。

其中以滴滴出行为例,它的“数据大脑”正在改变大众出行。依靠这个“数据大脑”滴滴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全国哪个地方用车需求最多,哪个地方出现堵车以及检测这些数据本身产生的二度数据,进行包括路径规划、实际路线、匹配时间等进行研究、学习,最终实现订单匹配效率的提升。而使用“滴滴交通信息平台”上的交通运行指数,各地交通管理部门亦可以查看到,当地实时或者任意周期的平均行驶速度、全国排名等信息,还可以查看到区县、商圈、重点道路的交通运行详细情况,以做进一步的交通健康度检测分析。根据交通管理决策需要,在“滴滴交通信息平台”上,交管部门还可以查看实时的交通状况。如针对异常交通运行态势,平台发出实时报警,交管部门可以精准地派出警力直接到现场查看,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等。同时,在“滴滴交通信息平台”上,交管部门还可以查看当地的代驾热力图。通过代驾热力图,交管部门可以实时或者以任何时间周期为单位,查看以群组、区域为特征的代驾订单密度、订单流动规律等。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出行大数据在交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大数据技术能提高交通运营效率、道路网的通行能力、设施效率和调控交通需求分析;二是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大数据技术的实时性和可预测性则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三是提供环境监测方式,大数据技术在减轻道路交通堵塞、降低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结合交通流量流向数据趋势变化,可以很好地帮助公交部门进行公交运营线路的调整,换乘站的设计等很多内容。这个方法可能早有人想到,但是在公交卡没有普及或海量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没有跟上的时候确实很难实际落地操作。而在“智慧出行大数据时代”,各地政府将从以往大多凭经验的“盲人摸象”的交通管理模式,转变为准确了解当地交通运行现状之后,开展精准的“对症下药”的大数据交通治理模式。

除了在交通治理上,出行大数据“位置”服务应用也延伸至餐饮、旅游、购物、娱乐、医疗等生活服务。就在今年国庆黄金周,由腾讯位置服务联合腾讯指数和同程旅游共同发布的《“十一”到哪玩·旅游大数据报告》,通过运用大数据对“十一”出游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实时发布了国内游数据,包括热门景区和城市等,有助于游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佳度假计划,避免选择拥堵地段和拥挤的热门景区。而抛开隐私问题,这些出行大数据也可以定位到一个人的住址、消费能力、日常生活情况。想象下,用户国庆黄金周想去哪个地方,服务商通过大数据即可识别出其是什么样的人,消费档次如何,去哪个地方购物可能性最大。然后,服务商就可以将相应商家的优惠券推送给用户,并从中收取提成等等。

出行大数据产品商业价值

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海量数据所产生的价值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也能为社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凭借各种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交通领域积累的数据规模膨大,飞机、列车、水陆路运输逐年累计的数据从过去TB级别达到目前PB级别,同时伴随近几年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技术迅速发展,对海量的交通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是交通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得到了多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通过多种设备、技术产生的海量交通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挖掘等多种技术衍生而来的相关产业。智能交通产业是现代IT技术与传统交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而交通大数据产业是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内的应用产业。以目前云停车管理系统为例,根据ETCP智慧停车大数据,在大城市停车资源最为紧张的核心区域,即使是工作日停车的高峰时段,整个区域内停车资源利用率也不足60%。这也就是说,在许多车主找不到车位的同时,却有许多停车位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因此,缓解当下停车矛盾的最佳办法,一方面在于针对停车资源的“绝对不足”,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则在于用分享经济的思路,通过智慧化手段,让现有的停车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与调配,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因此,无论是网约车、共享租车还是共享单车,乃至尚未真正落地的无人驾驶,任何出行领域的业务想要得到长足发展,都不能光会“跑”,同时也要会“停”。以共享租车为例,智慧停车平台能够为其提供线下停车网点,帮助其提升周转率,更迅速地拓展业务,降低运营成本。城市交通的改善,也需要实现“跑”和“停”的协同作战,彼此赋能的同时,共同营造一个更智能、高效、和谐的出行环境。

中国未来出行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互联网出行仍处于相对无序状态,虽然政府出台多项政策规范市场,但出行调度智能化等对企业和政府都是迫切需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调度智能化趋势未来会日趋明显。对政府来说,智能化调度能缓解交通压力;对企业来说,智能化调度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各方需求迫使下智能技术发展会继续加速,出行智能化程度未来会继续提高。未来互联网出行多样化趋势会继续加强,出行场景有望延伸到如校园、工厂等面积较大地区。此外,互联网出行从城市往农村转变的趋势也日益明显,随着出行场景继续细分,未来互联网出行市场规模会继续扩大。

图3 中国未来出行生态畅想图

目前,全球高新科技公司、传统车企都在研究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有望成为未来出行核心,但现阶段中国环境决定短期内无人驾驶普及并不实际,城市街道密集,人流量和车流量过大都使无人驾驶存在隐忧。

中国庞大的人口和汽车占有量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逐渐重视,未来电动汽车和单车将成为人们出行主要方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除了人们对环境重视促进电动汽车市场日渐扩大外,电动汽车对比燃油汽车成本相对较低也使其未来有望进一步得到推广。而电动汽车的推广也能够反过来促进公共充电桩和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其中智慧出行产业还面临四大瓶颈。其一,缺乏核心技术。眼下,我国的智慧出行产业众多领域缺乏核心技术,关键设备仍严重依赖进口,对智能交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制约。

其二,技术标准不统一。技术标准化未形成,导致市场准入缺乏一定门槛,致使产品质量缺乏保障,降低了产品的信任度,从而无法大规模地普及应用,不利于智能交通概念的最终实现。

其三,产业链难整合。上述问题已经表明,我国专业程度高的智能交通企业占比较低,处于分散状态,很难进行产业链整合。

其四,市场需求不足。由于智能交通概念尚处于市场导入期,消费者对大多数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认识程度有限,潜在需求未能充分释放,致使智能交通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进而影响到整个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智能交通产业前景可期,但现阶段问题与瓶颈很大。未来要促进智能交通产业更好发展,应当在合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下,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崭新的发展模式。换言之,要充分结合我国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经济的基本国情,选择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而不是盲目地复制国外的模型和模式。

许杰锋艾媒咨询分析师

责任编辑:白云

baiyun@staff.ccidnet.com

猜你喜欢
滴滴交通智慧
“滴滴”上的叮咛
繁忙的交通
滴滴断臂求生?
“厉害了,我的国”之滴滴打车
小小交通劝导员
滴滴Uber 大战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