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柳
互联网创业公司如何规避“突然死亡”
□ 文/刘柳
中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创新创业新星,互联网创业者与创新公司数量井喷,政府与市场作为双重动力为双创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但从2017年开始互联网创新创业数量及投融资事件有所减少,不过区域分布趋于多样化、市场资金投入攀高,互联网创业进入新的阶段,也为互联网创业企业如何存活带来新的挑战。
近年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创业环境不断完善,政府层面的利好政策和帮扶计划频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力发展新经济”,政策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倾斜。
风险投资、众创空间快速发展,创业扶持力度持续增加。从创投规模看,2016年我国创业投资总额跨入千亿美元时代,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投聚集地,天使基金、创投机构总量接近3000家。从企业数量上看,热点领域独角兽企业爆发,仅2016年前两个季度,中国独角兽企业累计达79家,95%以上属于“互联网+”相关行业,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汽车交通和O2O四大领域。
2017年,互联网创新创业数量减少,区域分布趋于多样化,投融资事件递减但市场资金投入攀高,我国互联网创业进入新时期。根据IT桔子数据发现,一是市场资金向优质项目集中。互联网领域投资数量从2016年开始持续下降,但获投金额却在增长,单一事件平均融资额同比2016年增长40%,市场资金向摩拜、滴滴等头部企业集中,推动淘汰不合理模式和企业整合并购。二是创新创业领域和区域分布多样化发展。创业方向更加分散,除电商、文娱、本地服务等热门领域,企业服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开始热门并增多;创业公司集中度也逐渐减弱,北上广占比从3年前的72%、73%、69%下滑至62%,四川、湖北、重庆、江西、山东等地区的创业占比上升显著。三是创业者趋于理性。截至2017年9月创业公司数量已不到最高峰时期的1/4,社会各界对创业的认识更为深入和客观,创业公司的不合理运营和恶性竞争情况减少。
图1 2012-2017上半年风险投资分布
表 2017年互联网企业死亡情况统计
对于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首要任务是生存,其次才是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创业公司仅有1%的上市机会,大部分创业公司都会夭折,创业公司死亡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团队因素
团队是架起一个公司的基础,团队配置不科学,再好的项目也很难推出去。
配置不合理
团队能力配置不合理。创业对于人员配备和技能要求不同,普通工作只需要专人专项技能,但是创业则需要团队人员尽可能多地熟稔技术、产品、营销、市场等方方面面,对于团队的配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以先进科技产品为主打的创业团队,其成员基本都是技术背景出身,正是由于成员背景过分单一,对市场缺乏有效了解,营销存在明显短板,无法长远发展。
团队构造与项目不契合。即便团队成员背景配置全面,仍需要结合具体项目分析团队的构造和项目本身是否契合。以互助保险创业为例,对行业认知不足的人,可能认为团队中需要大量有保险行业从业经历的人,然而实际上对于互助保险最关键是如何增强流量和社区运营,确保有足量用户留存,因此团队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流量和社区运营经验丰富的人。
团队发展与公司发展不匹配。当公司的规模在迅速扩张,而招人的速度明显迟缓或找不到能力更强的合适人才,致使团队跟不上公司的成长,都将导致公司发展停止,甚至迅速陷入危机,相应也涉及到管理方式变化和管理能力的考验。
创业者经验不足
当前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创业者年轻化趋势明显,甚至对95后、00后创业者的炒作也在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很多创业团队在行业当中没有积累足够经验,这也成为部分创业项目失败的原因。根据《2016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显示,全国近九成在校大学生具有创业意向,青年创业已占创业者总体比例的41.7%。而2017年IT桔子的调查也显示,25-30岁是创业者主要年龄分布阶段。一方面这类团队成员在行业中沉淀不足,既对行业的发展历程、生命周期一知半解,也不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另一方面这类团队成员在技能方面没有得到全面、系统、深刻的磨练,无法对所在行业形成有价值的输出。
如在吸引年轻人的电竞行业,一个平均只有两三年相关经历的年轻创业团队创业,团队领导此前既无创业经历,也无赛事经验,其创业项目切入点薄、策略差异化不足,因而无法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加之电竞本身非常需要资金,导致项目很快被市场淘汰。
商业模式
以行业市场、投资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客观认识为基础,从互联网创业项目本身的方向和模式出发进行分析,因商业模式存在问题而死亡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主要可以分为以下情形。
入局巨头占据的红海
创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巨头坐镇。在社交领域,微信作为熟人社交领域的巨头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如果没有特别的突破,在此处深挖无异于以卵击石。在支付行业,由于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分别凭借阿里电子商务和腾讯社交的绝对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入口,此时入场可能被雄厚资源完全碾压。零售业更是电商巨头你争我夺的重要阵地,该领域的创业企业无法持续利用补贴优惠打动消费者,也无法在短期内做到价格、品质、配送、售后环节的标准化,同时也面临来自线下零售商店的竞争,腹背受敌,阵亡者众多。
入局领域已成后期玩家的战场。餐饮作为高频刚需行业,看似容易入局,但是其实市场已经被前期产生的美团、大众点评、百度外卖、饿了么等企业通过烧钱占据,初创企业拿着巨额资金入局后一旦资金链断裂便会被出局。
盈利模式存在缺陷
产品或服务没有真正创造价值。互联网公司选择的创业方向和模式,一般都源自于尝试满足并服务现实社会中某些需求,但部分创业项目往深处追究却是满足伪需求,或者是满足某些需求的商业模式却不盈利,例如这几年大批倒闭的本地服务O2O公司。前两年,上门美甲、上门理发等成了互联网创业热词,但像理发所需的洗、吹、剪等环节并不适合上门,且很多上门服务属于低频非刚需的类别,加之非标准化服务对服务提供者依赖程度较高,难以快速推广,该类创业公司在获取用户和融资方面遇到很多困难。而汽车后服务市场及社区服务等属于重资产领域,各个环节都需要资源布局,受到线下、社区经验壁垒以及社区物理边界的限制,如顺丰在花重金布局嘿客后面临战略失误的窘境。
产品同质化严重且无突围优势。部分创业公司的产品没有体现不同的理念和创意,如市面上出现大量英语单词APP,很多产品跟领域内其他作品基本一致且没有更强大的功能,并未真正创造出价值。而部分拥有核心价值产品或服务的创业公司却因为产品开发或服务推广速度慢,失去了抢占市场的先机。
资金因素
资金和企业发展节奏不配套
缺乏启动资金。根据IT桔子调查,大部分创业者的启动资金来源于个人储蓄和亲友投资,很少有人主动去接触投资人,资金不足阻碍了这类创业项目发展。
没有融资方法论。一方面部分企业当公司基础尚未建立且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发展思路和业务操作时,快速盲目融资扩张,融资虽能快速扩张业务和公司规模,但也会产生巨额内耗,最终拖垮公司。另一方面也有因为创始人没有融资经验和融资能力,错过了融资和融资成功的最佳时间,导致创业失败的情况。
受到其他公司融资影响。如在打车软件方兴未艾之时,由于资本催化导致滴滴快的快速崛起,致使部分初创公司因市场迅速被占而出局。
盲目估值导致融资失败
互联网企业盈利主要依靠技术研发、客户资源、品牌文化、供应和销售渠道等“轻资产”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这些轻资产大多数都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难以在财务报表中以准确的数据进行列示,也就影响了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部分创业者盲目追求高估值融资来补贴用户做大市场,而忽视产品质量,一旦融资链条无法及时跟进,即面临倒闭风险。
政策因素
我国互联网立法进程不断加速,加快出台相关规范性和指导性文件,2017年《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实施更是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全面迈入法治化阶段,对于互联网创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互联网金融为例,早期P2P行业监管缺位,导致该行业门槛极低,行业长期野蛮式生长,无序竞争频发,问题丛生,从2016年开始政府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加快收紧,大量擦边球甚至违规互联网金融公司转型或倒闭,但随着行业逐步规范化,据P2P借贷行业2017年上半年报告,上半年北京P2P借贷行业整体成交额约为700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5倍。
为了防止多种因素成为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发展隐患,应从多方面入手规避死亡,主要有以下几点:
紧抓用户核心需求。互联网企业应强化对市场的研究把握,提升对风口变化的敏锐度,实时把握消费行为变化、行业基础设施、应用技术升级等,围绕用户需求创建品牌的竞争优势,获得认知优势及运营优势。如小米就是把握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形成的风口,成功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营造网络效应能力。技术能力和网络效应可以帮助互联网企业形成商业壁垒,通过专利保护、技术标准、市场占据、用户留存等方式限制竞争对手的进入,确保企业增长速度。而网络效应可以增强用户粘性,提高用户的转换成本,导致竞争对手难以争夺已有市场。
图2 用户核心价值提升作用图
不断积极开展技术和模式创新。当前新兴技术瞬息万变,科技前进一小步可能就会带来行业的跃进,过往成功的经验很容易成为企业的负累。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改良并不足以创造出新的市场,应尽量通过第一原理进行思考并运营,这往往意味着对既有利益模式的颠覆,对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比如在无人驾驶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之时,传统汽车厂商的改良措施尚远远落后于发展形势。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把握融资节奏。如果互联网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的市场,而且是零和博弈的市场,那么基本上意味着需要跑马圈地快速融资。但是如果是做内容创意类的项目,也许并不一定需要融资,因为资金不是决定存亡最重要的因素,且这类项目本身也很难做到特别大。
注重团队管理。互联网企业在起步期,需要保持团队的可持续性,确保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在扩张期,则需要考虑组织架构和人才引进。同时需要确保团队里已纳入保障企业成功的关键人物,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支撑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新型商业服务体系和不同于传统产业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正在进一步调整完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领域正在成为创新创业的热门领域。互联网创业公司处在新一轮技术演进带来的机遇期,但也面临来自BAT等互联网巨头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创业公司应更为注重常识与理性,积极基于新技术带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社会改造、价值创造,产生价值的项目自然能吸引逐利的资本,也能增加“幸运女神”光顾的几率。
刘柳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
责任编辑:高津菁
gaojj@staff.ccid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