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禹
ZHAI Yu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Huhhot,Inner Mongolia 010010
铁山堡若干问题考辨
——明长城史地札记之四
翟 禹
ZHAI Yu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Huhhot,Inner Mongolia 010010
铁山堡建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边防图籍对铁山堡基本形制的绘制与实地并不完全一致,其东侧建有现存形制最为完整的关厢。铁山堡分管长城墙体上现存有两通建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的界碑,是大同镇下辖威远路和中路分管长城墙体的分界线,也是铁山堡分管长城墙体的西端止点,而其东端止点在今四十二村一带,铁山堡长城附近的“双墙墩”极冲大概位于复线长城墙体的交汇处,复线墙体之间的黄草梁堡很可能是铁山堡旧堡所在地。铁山堡与周边城堡之间均有烽燧线相连,起着示警传讯的作用。
铁山堡;明代;北元—蒙古;长城;防御体系;极冲;墩台;烽火台
有明一代,明朝政府在北部边疆与北元—蒙古诸部对峙地带逐步建立了一整套长城防御体系,分为九个军镇管辖,“其边陲要地称重镇者凡九:曰辽东,曰蓟州,曰宣府,曰大同,曰榆林,曰宁夏,曰甘肃,曰太原,曰固原。皆分统卫所关堡,环列兵戎。纲维布置,可谓深且故矣。”[1](卷40《地理志一》)九边军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自明初开始在北边构筑防御体系,直至中后期才逐渐完备成型。明代中后期,基于北边防御体系的建设出现了大量的边防图籍,记录了有关长城防御体系中的各类军事设施的地理信息,对于我们今天认识长城地带的历史问题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对于以长城墙体所串联起来的防御体系地带中的各类防御设施的考察,是认知长城地带历史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笔者拟从其中最为关键的军事聚落——城堡为考察核心,首先对大同镇、山西镇、宣府镇等九边重镇所属诸城堡及其所关涉的史地问题进行系列考证,主要研究方法是采用文献史料和田野考察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文献资料主要是边防图籍和有关其他文献。
城堡是指用夯土或砖石围筑起来的用来居住或屯驻的封闭型聚落形式,其作用是为了配合长城墙体,具有军事防御和屯兵驻扎等功能。文章是关于城堡及其长城防御体系的系列研究①,重点考察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的铁山堡及其长城防御体系,此堡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八年,隶属于九边重镇大同镇管辖下的一座驻军城堡。文章考证的内容主要包括铁山堡分管长城墙体及其极冲、墩台、烽火台等,“万历二十七年”界碑和黄草梁堡的性质、功用等问题。
铁山堡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杨千河乡,现为铁山堡村,铁山堡西南直线距离10.6千米处为云石新堡,8.7千米处为云石旧堡,北距右卫城11千米。城堡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7′01.20″,北纬:40°03′55.00″,高程:1387米(见图1、图2)。十多年前,山西省文物工作者对铁山堡作过调查,收录于《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以下简称《山西文物地图册》)记载:
“(铁山堡位于)杨千河乡铁山堡村西北约1.5千米。位于长城东侧约10千米。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10米,堡墙保存基本完整,基宽约8米,顶宽2~5米,高约8米。墙体夯筑,包砖不存。东墙中部设1门,现为豁口,宽约6米,深约8米。东门外侧有瓮城遗迹,南北长约25米,东西宽约15米。墙形制与堡墙相同。瓮城门在南墙,现为豁口。东墙外侧又有关城,平面呈方形,边长约80米。城墙基宽约3米,顶宽约0.5米,残高5~8米。东墙中部设1门,现为豁口,宽约15米,深约6米。堡址有角台4座,关城有角台4座。堡西南角台基部突出墙体约10米,宽约10米,高约8米。堡内现为耕地。”[2]②
图1 铁山堡内部现状(站在东南角楼拍摄,2017年6月拍摄)
图2 铁山堡东南角楼与东城墙(2017年6月拍摄)
有关铁山堡的文献记载集中在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和王士琦《三云筹俎考》两部边防图籍之中,现将两部文献中有关铁山堡的内容汇集如下:
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铁山堡”专条记载:
“本堡设自嘉靖三十八年,万历二年砖包,周一里四分有奇,高三丈五尺。原设操守一员,万历十三年改设守备,所领见在旗军五百三十四名,马四十八匹。分边沿长一十里五分零,边墩二十二座,火路墩一十座,内双墙墩极冲,通大虏,孔家、半坡、莺黎稍次之。边外小松山地方酋首一克哈喇兔部落,长沟等处酋首打克赖恰、首领敖托儿气等部落,各驻牧。嘉靖三十一等年,虏由此入犯,攻毁无遗,后加修葺,遂以铁山名之。北望右卫,南接云石,中路诸堡此亦最冲者,故改草场于内,有警庶可资备御焉。”[3](卷2《大同镇图说》)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铁山堡”图(图3)中标注文字:
“北至右卫城二十里;南至云石堡二十里;东至红土堡二十里;西至边墙三十里。”[3](卷2《大同镇图说》)
此外,关于铁山堡及其所属地域地图,可见图4:
王士琦《三云筹俎考》“铁山堡”专条记载:
图3 铁山堡 (选自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
图4 明代大同镇左卫道辖中路总图(部分)(选自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
“嘉靖三十八年土筑,万历二年砖包。本堡边外小松山地方,虏酋一克哈喇兔部落住牧。嘉靖间虏由此入犯,攻掠靡遗,后葺此堡,遂以铁山名之。北望右卫,南接云石,中路诸堡,亦称要冲。万历十三年改设守备,增筑关厢。去右卫仅二十里,援兵附近深赖其力焉。”[4]③
《三云筹俎考》“明代大同镇中路参将分属图(部分)”(图5)中的“铁山堡”中标注文字如下:
“(城堡内标注)城周一里四分,高三丈五尺,内驻守备、坐堡各一员,把总二员,旗军五百三十四名,马四十二匹。(城堡外标注)北至右卫城二十里,东至红土三十里,南至云石二十里,西至边墙三十里。铁山无边火路墩一十座。(分管边墙处标注)铁山分边一十一里,边墩二十二座。”[4](卷3《险隘考》)
图5 明代大同镇中路参将分属图(部分)(选自王士琦《三云筹俎考》)
除了上述“铁山堡”专条记载以外,《三云筹俎考》中还有一些零星记载:
“嘉靖三十八年,总督杨、巡抚李将虏攻毁旧名松树堡即绝胡堡,改名铁山堡,旧名王石匠河即拒胡堡,改名云石堡,俱复设,各召募军七百名,马四匹,未计钱粮,随入会计数内通融请讨。”[4](卷4《军实考·兵马沿革》)④
关于铁山堡军马粮草情况,《三云筹俎考》记载如下:
“铁山堡,官军五百三十四员名,马四十七匹,见贮粮一百十一石七斗一升,料一百八十一石五斗三升,草三千一百九十二束。”[4](卷4《军实考·兵马沿革》)
此外,《三云筹俎考》中还有两幅图中也绘制有铁山堡(图6、图7)。
图6 明代大同镇总图(部分)(选自王士琦《三云筹俎考》)
图7 明代大同镇左卫道所辖中、北西、威远三路图(部分)(选自王士琦《三云筹俎考》
笔者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研究,绘制铁山堡平面图(图8)如下:
图8 铁山堡平面图(作者绘制)
通过表1的对比分析《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和《三云筹俎考》的记载发现两者内容大体相同,因《三云筹俎考》晚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故其内容多抄录自《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从行文中也可看出。《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作者杨时宁(1537—1609年)历任宁夏巡抚,宣大、山西总督,官至兵部尚书。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杨时宁任宣大山西总督,三十三年(1605年),在宣大总督任上致仕。杨时宁在任宣大总督期间,组织麾下官员搜集宣府、大同和山西三镇边防资料,最后由他汇总整理剪裁而成此书,基本上反映了万历三十年前后宣大山西三镇的边防和蒙古诸部的情况。《三云筹俎考》作者王士琦(1551—1618年),于万历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616—1617年)任大同巡抚,任内撰成此书,“三云”指的是云中、云东、云西,即大同镇全境。这两部书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二者一一对应,紧密结合,并且都十分丰富、详细,反映了17世纪初期宣府、大同和山西三镇沿边地区明蒙双方的情况,为研究当时明朝北部边防和蒙古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文章主要利用这两部文献的记载,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对铁山堡及其分管长城防御体系的若干问题进行考证研究。
(一)铁山堡地理位置探讨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北望右卫,南接云石,中路诸堡此亦最冲者”,同样记载见于《三云筹俎考》:“北望右卫,南接云石,中路诸堡,亦称要冲。”上文已述,《三云筹俎考》成书较晚,其内容多有沿袭《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者,这一句就是佐证之一。根据这条史料的描述可知,铁山堡在大同镇所辖中路城堡中占有最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中路参将驻守在右卫城,右卫城是中路的指挥中枢所在,铁山堡与右卫城之间有烽燧线相连。据现代测量,铁山堡与右卫城的直线距离是10千米,恰好与文献记载“二十里”一致。铁山堡与云石新堡和旧堡的直线距离基本相等,均为10千米,与文献记载“二十里”基本一致。
铁山堡与西边长城墙体的直线距离,最近处为8到10千米,与文献记载“三十里”有出入,推测文献记载为约数,且若其所指不是最近距离,那么“三十里”的可能性就容易理解。如将“三十里”换算成现代距离大概为15千米,那么距离铁山堡15千米的长城墙体,根据实地调查大概是在马营河堡分管的长城墙体一带,那里有一条河流穿过长城墙体形成一处水口,笔者曾经作过考证,这处水口就是马营河堡分管长城墙体上的“小水口极冲”。[4]总之,文献所载铁山堡“西至边墙三十里”之意当为约数,因为在铁山堡分管的主体长城墙体之外,还有一段复线墙体,文献记载很可能指的大概就是这一带的长城而已。
表1 铁山堡基本结构与分管长城基础数据对比表
铁山堡东与红土堡的距离,文献记载不一致。《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为“二十里”,《三云筹俎考》记为“三十里”,根据实地调查测量可知,铁山堡与红土堡直线距离为11千米,且红土堡位于铁山堡的东北方向,故《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的“二十里”是正确的,《三云筹俎考》晚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可能在沿袭后书的过程中出现了转抄错误。
铁山堡建立在东—西流向的河流北岸,这条河流大概发源于云石新堡以北的碓井沟一带,也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长城墙体的内侧,河流顺沟谷东—西向延伸,沿途经过高家窑、南崔家窑、刘贵窑等自然村,过了刘贵窑以后,河流进入一片开阔地带,河床变宽,而铁山堡便建在刘贵窑村以东3千米处的河流北岸台地上。当然,这是根据实地调查之后对现状的描述,而在明代建立铁山堡的时候,这一带人口稀少,并没有当代这许多的村落。铁山堡正西距离长城墙体大约8千米,从最新调查来看,铁山堡与长城墙体之间并未有烽燧线相连。
(二)关于对铁山堡基本形制若干问题的考察
上文已详述《山西文物地图册》中对铁山堡的调查数据和笔者的调查资料,由于文章重点并非对考古遗址田野调查的基本数据和保存现状进行研究,故不再赘述。下文主要结合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情况,对与铁山堡防御体系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1. 边防图籍中对铁山堡城门位置的绘制
从边防图籍绘制中来看,铁山堡的绘制与实际情况多有不符。首先,《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与《三云筹俎考》共计有五幅图中绘制有铁山堡,但是任何一幅图中都没有绘制铁山堡的关厢。其次,根据实地调查可知,铁山堡的城门开在东城墙中部,但是在图籍中,城门绘制在东城墙中部的有图3、图5和图7,绘制在南城墙中部的有图4、图6。
从表2可知,同一部文献中对城门位置的绘制是不同的,如《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单独绘制铁山堡的图3中,对铁山堡城门位置的绘制是准确的,而在作为大同镇左卫道辖中路总图(图4),铁山堡仅仅是其中的一座城堡,故对其城门位置的绘制就不够准确,其原因大概是“总图”往往表现的是一路(中路)的所有城堡的位置,对于每一座城堡的详细情况展现得就不够详细,所以在“总图”中,诸城堡的形制基本上属于示意图性质,而绝非实测图。又如《三云筹俎考》中,图5虽然表现的是大同镇中路参将分属下诸城堡总图,但由于图中对每一座城堡绘制较为详细,且标注了大量文字,故此图中对铁山堡城门位置的绘制也是准确的,这也同样说明了上述缘故,即如若图中对一座城堡的信息尽可能详细展示的话,对于城堡基本形制的绘制准确度就要高于“总图”一类的概略性展示。
表2 城门绘制位置对比表
此外根据铁山堡城门位置绘制一事,从总体上看《三云筹俎考》对城堡绘制的准确度要高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且两者在表现方法上稍有差异。《三云筹俎考》在图幅中往往标注大量文字予以说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往往在文字记述中表现丰富的内容,而在图幅的绘制中力求简洁明了。
2. 铁山堡的关厢
根据实地调查与《三云筹俎考》的记载,铁山堡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土筑,万历二年(1574)砖包,万历十三年(1585)改设守备,并增筑关厢,这应当是无疑义的。但是,在《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并未明确提到铁山堡增筑关厢,而有“改草场于内”一语,遍查《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大同镇诸城堡记载发现,只有“铁山堡”专条中有“改草场于内”一语似与关厢有关,其他所有城堡均未见任何“增筑关厢”甚或“改建草场”之类的记载,也就是说在《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有关大同镇城堡关厢的记载只有铁山堡这一条,这也是文章专门讨论铁山堡关厢问题的原因之一,而翻阅《三云筹俎考》却可找到六条增筑关厢的记载,于表3。
通过梳理《三云筹俎考》中所载关厢的史料(见表3)可知,关厢的作用有三:一是储存草料等物资;二是为居住在军事型城堡外的百姓提供趋避之所;三是在承平之际用作加强城堡防御的功能,而且主要是防盗。而其中“破胡堡”条中称“议建关厢一座,改设草场于内”语与铁山堡“改草场于内”表述基本相同,那么可以据此确定,《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所载的“改草场于内”一语指的就是增筑关厢并将粮草贮存在关厢中之意。
表3 大同镇诸城堡增筑关厢史料一览表
铁山堡属于明代中后期逐渐形成的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座重要城堡,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属于大同镇左卫道所辖中路诸城堡之一,关于大同镇分属诸城堡以及铁山堡在其中的情况,详见表4:
表4 大同镇下辖各道、路及诸城堡一览表
从现存遗迹中可看到,铁山堡城门开设在东墙,东墙以东便为关厢(图9)。铁山堡的关厢是明代九边一线保存较好的城堡关厢之一,其基本格局和形制均属完整,为我们认识这一遗存特征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应当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加以保护并开展建筑和历史方面的研究。
图9 铁山堡关厢全景(西南—东北,2017年6月拍摄)
3. 铁山堡边外驻牧的蒙古部落
图3“铁山堡”中,在长城墙体外侧,北边标注为“一克哈喇兔等部落”,南边标注为“托儿气等部落”;图4“明代大同镇左卫道辖中路总图(部分)”中只标注了“一克哈喇兔等部落”,其位置在“云川城”和“玉林城”与长城墙体之间一带。我们知道,云川城指的是明初设立的云川卫,故城为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大红城遗址,玉林城指的是明初设立的玉林卫,故城为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以东的榆林城遗址。那么,所标注的蒙古部落应当活动在今天和林格尔县中南部一带。图5“明代大同镇中路参将分属图(部分)”中长城墙体外侧驻牧蒙古部落名称标注为“克哈喇兔部落”,根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与《三云筹俎考》的文字记载,可知图幅中漏掉了“一”字,应为“一克哈喇兔部落”。
明代九边重镇经过明代前、中期各个阶段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军事管理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由城堡来负责分管长城墙体和附属的墩台、烽火台等设施。其中铁山堡负责分管的长城墙体、墩台如下:“(铁山堡)分边沿长一十里五分零,边墩二十二座,火路墩一十座,内双墙墩极冲,通大虏,孔家、半坡、莺黎稍次之。”[3](卷2《大同镇图说》)《三云筹俎考》在“铁山堡”专条中未载这条史料,相同的内容见于图5“明代大同镇中路参将分属图(部分)”中在铁山堡图上的标注文字:“铁山分边一十一里,边墩二十二座;铁山无边火路墩一十座”[3](卷3《险隘考》);图3“铁山堡”图中在其分管长城墙体处标注了“双墙墩极冲”字样。
(一)铁山堡分管的长城墙体与边墩
在铁山堡正西9千米处的长城墙体东南侧20米处矗立着两块石碑,北边的碑上刻有19字:“大同中路分属西界万历二十七年季秋吉日立。”南边的碑上刻有20字:“大同威远路分属东界万历二十七年季秋吉日立。”两座界碑相距51米,两碑之间25米处为一条东—西走向的自然沟谷,长城墙体被沟谷穿过,墙体在沟谷处断裂,根据实地调查分析,墙体在沟谷上方原本相连,沟谷底部可能有过水通道(图10~图13)。根据这两座界碑文字判断,这是大同镇威远路和中路分管长城墙体的分界线。2007年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时,对这两座界碑作了详细的调查,同时笔者也专门撰文对界碑作过初步的考证,此不赘述。⑤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大同左卫道辖中路“分边东起宁虏堡,西止铁山堡,共沿长一百二十四里”[3](卷2《大同镇图说》),由此可知铁山堡为中路城堡最西端城堡,而大同镇威远路中,云石堡紧挨铁山堡,前文已提铁山堡“南至云石堡二十里”,可知两堡紧邻。从长城墙体来说,界碑以北归中路铁山堡分管,界碑以南归威远路云石堡分管。所以,这两通界碑对于铁山堡分管长城墙体的意义在于,明确了铁山堡分管长城墙体的西端止点,就是两通界碑之间的那条自然沟谷,而这条沟谷也是大同镇威远路和中路的分界线,即在图6中铁山堡与威远城之间绘制的那条黑线,也就是在图7中铁山堡和云石堡之间绘制的那条黑线。这两条黑线均在长城墙体的某一处为起点向内地诸城堡之间延伸,黑线的起点便是这两通界碑之间的沟谷。
图10 两通界碑与长城墙体位置图(2007年7月北—南方向作者拍摄)
图11 “大同威远路分属东界碑”(2007年7月作者拍摄 )
图12 “大同中路分属西界碑”(2007年7月作者拍摄)
图13 倒塌的“大同中路分属西界碑”(2017年7月作者拍摄)
关于分管长城墙体长度,《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与《三云筹俎考》记载数据不一致,前者记为“一十里五分零”,后者记为“一十一里”,仅有“五分”之差,推测数据来源不同,但总体相差不多。根据前文已述的明代与今天里程换算大致推测,“一十一里”或“一十里五分”相当于5千米,那么从界碑处起始,沿着长城墙体向东北方向行经大概5千米以后,恰好在一处名为四十二村的地方(图14)。此外,根据铁山堡分管“边墩二十二座”这个信息,可以进一步确定铁山堡分管长城墙体的东端止点的大致位置。笔者仍然是从界碑以北的第一座墩台(TSD1,见图14)开始算起,直至第二十二座墩台(TSD22见图14)。
图14 铁山堡及其长城防御体系示意图(局部)(作者绘制)
根据上述两种推定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两处不同的地点:(1)假设以TSD22为铁山堡分管长城墙体东端止点,则起止点之间的距离大约是4.5千米,即明制“九里”,如此则墩台数量相符而长城墙体里程不符;(2)假设以四十二村为铁山堡分管长城墙体东端止点,则墩台数量是26座,如此则长城墙体里程相符而墩台数量不符。
据此,笔者的初步结论如下:推定的两处东端止点之间的距离大致在500~800米之间,从长城墙体和墩台保存现状来看,两点之间的墩台数量是4座。那么,根据现有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目前只能作几个猜测,一是由于长城遗迹保存程度问题,导致墩台数量与当时不符,或其中一部分现在认定的“墩台”可能是马面,故而在明代边防图籍中没有把马面记录在内,导致今天统计出现差错;二是由于古今里程换算和测量误差所致,因为即使在明代文献中,还出现“一十里五分零”和“一十一里”两个不同的数据。因此,目前只能将铁山堡分管长城墙体的东端止点推定到这两个点一带,即如图14所示的“TSD22”和“四十二村”。
这里还有一事值得一提,即从四十二村沿着长城墙体继续向东北方向延伸3千米,是为三十二村(见图14)。这两处村庄均建在长城墙体两侧,被称为“口内”和“口外”。在长城墙体内侧墙体上均为墩台,墙体内侧未发现有烽火台和马面,根据实地调查发现,从三十二村至四十二村之间的墩台数量恰好为10座。由此可知,“三十二”“四十二”均为墩台的数量,两处村庄是以墩台排序而命名的。但如果四十二村一带为铁山堡分管长城墙体的东端止点,那么四十二村以北的长城墙体及其墩台则是由与铁山堡相邻的右卫城分管(图15)。
图15 铁山堡分管的长城墙体(十三边村附近2017年6月作者拍摄)
(二)铁山堡分管极冲的地理位置
明代边防图籍所称的“极冲”(除此以外还有“次冲”等),基本上指的都是长城墙体所经过的险要之地,且多以墙体上的某一处墩台为极冲的核心,这个地方往往极易被北元—蒙古骑兵突破,故须重点防守。极冲之地均会采取多重防御手段,例如增筑墩台、火路墩、马面、挡马墙,增筑复线墙体,或将墩台、墙体加高加厚,给墩台增筑围院等等。
铁山堡的极冲记载为:“内双墙墩极冲,通大虏,孔家、半坡、莺黎稍次之。”[3](卷2《大同镇图说》)可知,铁山堡的极冲之地有4处,分别是“双墙墩”“孔家”“半坡”和“莺黎”。一般来说,极冲之地均应位于城堡所分管的长城墙体及其附属设施范围之内,或向周边地区稍加延伸,但大体绝不应离开城堡和长城墙体太过遥远,所以应重点从上节推定的区域中寻找。
首先是“双墙墩”极冲,从字面意义来看,这座拥有“双墙”的墩台需要有两道墙体与其相接,才有可能被称为“双墙”,这一点是确定地理位置的最重要信息。其次,在两部文献绘制的标有铁山堡的5幅图中,只有《宣大山西三镇图说》“铁山堡”图(图3)中标注了“双墙墩极冲”的位置,大致在铁山堡的西南方向,从双墙墩极冲的位置向南当能够到达云石堡分管长城。图中虽然标示了双墙墩的位置,但并未在双墙墩附近绘制有两道墙体,而是一道墙体。不过,既然图籍中标注其名称为“双墙墩”,我们仍然要根据实地调查资料以确定其位置。
根据以上信息初步分析有两处地点较为符合:
(1)十三边村附近体量最大的墩台(TSD10,见图16)。在TSD10与TSD9之间是为两道长城墙体的交汇处,TSD10地处一条呈正南—北走向的沟谷中间,沟谷向北延伸经过村庄二道边和黄草梁堡。长城墙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穿过这条沟谷,而沟谷与长城墙体的交汇点就是TSD10。此外,在复线长城墙体交汇处的西南方300米处起始,也有一条沟谷向西南方延伸,至谷底有前爱好、后爱好村,从长城墙体交汇处至村庄处,地势逐渐降低。将这一处推定为双墙墩的理由是:此敌台为复线长城的两道墙体交汇处,顾名思义被称为双墙墩,这也是目前文献中能够找到的可以体现复线长城墙体的不多的记载;其次,这条南-北走向的沟谷多次被复线长城墙体的外侧墙体穿过,且海拔较低,加之自复线长城墙体交汇处向西南通往后爱好、前爱好村的沟谷,均是较容易通行长城内外的通道,非常符合《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所载的“内双墙墩极冲,通大虏”之意。
(2)在界碑以北大约200米山顶处的墩台(TSD3,见图17)。从现存遗迹来看,在这个敌台的外侧是另一段复线长城墙体的交汇处。这道复线长城墙体始于云石堡以北1.9千米处,两道长城墙体均呈东北—西南走向,想被动方向延伸大约直线距离3千米之后到达“万历二十七年”界碑处,长城墙体从沟谷底部爬上山脊至TSD2处交汇。从外侧长城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形制来看,属于早期修建,后废弃。墙体在TSD2处呈“U”字形,墙体先与TSD2相接,后又与TSD3相接,故在山顶处围成一座“围院”,而TSD2和TSD3分别成了这座“围院”东南角和东北角的角楼。早期长城墙体成为“围院”的南墙、西墙和北墙,后期长城墙体成为连接TSD2和TSD3的“围院”东墙。这一处位于山顶的地点是这一区域的制高点,海拔为1740米。但是这一处地点从“通大虏”的角度来看,交通便利程度要远远逊于前者,即十三边村一带。这处地点是海拔较高的山顶,易守难攻,视野开阔,从长城墙体的北侧是非常难以靠近长城墙体的,但即使如此,仍有一条沟谷能够从山顶通往前爱好和后爱好村。故文章亦暂推定TSD2或TSD3可能为双墙墩。
图16 复线长城墙体交汇处与疑为双墙墩的TSD10(2017年6月作者拍摄)
此处实际上无论是上述所提及的哪一处墩台为双墙墩,与其相接的均存在着的两道长城墙体在《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和《三云筹俎考》图中仍然被绘制为一道墙体,而这也是明中后期边防图籍的一个特点,即对于长城墙体及其附属设施的绘制,本质上来说是示意的,而非实测图。在边防图籍中,长城墙体基本上为一道墙体,但从现存遗迹来看,在许多地段长城墙体均呈复线,从保存状况和构筑方式分析,绝大多数复线墙体均为不同时期修筑。
此外,铁山堡还有“孔家”“半坡”和“莺黎”三处极冲之地。根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的行文记载特点分析,这三处应该也是“墩台”的名称,即“孔家墩”“半坡墩”和“莺黎墩”。其中“孔家”似以人的姓氏命名,“半坡”当是以地形特征来命名,而“莺黎”的命名规律较难确定。因此,如果想确定这几处地点,除非今天某地仍在使用这类名称,否则当有较大难度。
(三)铁山堡分管复线长城墙体内黄草梁堡的形制与功能推测
在铁山堡分管的长城墙体中,有一大部分为复线长城墙体,在桦林山至十三边村是一段复线长城,在两道长城墙体中间现存有一座城堡,因其东北方向500米处的村庄名为黄草梁,故《内蒙古明长城报告》将其命名为“黄草梁堡”。[6]黄草梁堡位于铁山堡的西北方,直线距离为9.5千米。这座城堡的整体保存状况与这段复线长城墙体的外侧支线基本相同,但其构筑方式却比较罕见,城堡整体呈南北向的“日”字形,即城堡内部中间有一道东西向的城墙,将城堡分割成南北两个空间,且从现状来看这道城墙没有城门(图18)。但如果说城堡北半部分是封闭的,这绝不可能。从保存程度上来看,中间这道城墙稍高于城堡四面墙体,推测这道城墙可能是后期增筑的。中部墙体与城堡西墙相接处有一条很深的冲沟,冲沟将中部墙体完全冲毁,大约长10米,由于损毁严重,已经难以窥其原貌。那么由此推定,这段损毁的墙体上很可能有一座小门(或角门),以供城堡内部出入之用(图19)。黄草梁堡与其他现存规模、大小相仿的长城墙体沿线城堡有一些区别,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城堡四周没有烽火台,而在距离黄草梁堡最近的早期修筑长城墙体一线的烽火台并不属于城堡周围的烽火台体系(图20)。
从文献记载来看,隆庆和议以后在大同镇沿线城堡中,铁山堡并未设立有马市,而黄草梁堡所处地段连同复线长城墙体在当时均为铁山堡所管辖。因此,黄草梁堡当非马市。那么,是否存在万历年间以后复又于此开设马市的可能性呢?笔者认为这也不太可能。如果黄草梁堡为较晚开设的马市,那么其墙体保存状况当非常高大,根据现状观察这座城堡明显为早期修筑,至少其修筑时间不晚于复线长城外侧墙体,而且从外侧长城墙体走向来看,黄草梁堡应是与长城墙体同为早期防御体系中互相配合的一个整体。另外,考察大同镇所开设的马市,现有马市遗迹并没有这种形制,加之黄草梁堡所在地段为高山峻岭,交通往来极为不便,即使是在今天这里仍然是一处交通不便之地⑥,而开设马市的地段一般都应地处交通便利之处,方才可以进行贸易。因此,排除黄草梁堡为马市遗迹的可能性。
图19 黄草梁堡西城墙与中部墙体交汇处,疑为城堡内穿过中部墙体的角门(南—北作者2017年6月拍摄)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铁山堡曾经“改草场于内”一语,那么黄草梁堡是否有可能是铁山堡“改于内”以前即旧有的草场呢?后由于复线长城墙体外侧支线被废弃,这个黄草梁堡作为“草场”自然也要废弃,因此改建于“内”,“内”指的自然是铁山堡东城墙以外于万历十三年新增筑的关厢。但是,通观大同镇、山西镇一带的城堡,尚未见到将如此大型的城堡作为一处草场的,况且将草场置于长城墙体附近绝对是兵家大忌,因此这种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图20 黄草梁堡平面图(作者绘制)
黄草梁堡是否为铁山旧堡?分析大同镇、山西镇中新旧城堡的变迁例子,主要有云石堡、云冈堡、马营河堡和柏杨岭堡等等,旧堡不适宜防御从而在别处改建新堡的记载,都存在于文献中,且在《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三云筹组考》中都有明确记载和绘制,因此如果铁山堡有新、旧之说,应当会留下记录。但是,由于边防图籍的成书都是身为官员的作者在辖境内收集上来的资料基础上编纂而成,那么存在着一些资料的遗漏或失实,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笔者初步认为,经过上述分析如果没有更多资料记载,黄草梁堡作为铁山旧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长城沿线的城堡在文献中基本都有记载或在图籍中有绘制,从早期至万历年间均被一一记录。但地处长城墙体沿线的黄草梁堡却没有任何标记或文字记载,其原因耐人寻味。从黄草梁堡的规格和所处地理位置来说非常重要,当是文献中所称的“极冲之地”,故被明朝守边官员遗漏的几率应当是比较小,那么是否因为这座城堡不在所谓“军事性防御体系”的序列之内?这一切不过是猜测,均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四)铁山堡的烽燧线
关于铁山堡分管的烽火台(火路墩),《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与《三云筹俎考》记载完全相同,即“火路墩一十座”或“铁山无边火路墩一十座”,火路墩指的就是烽火台,所谓“无边火路墩”,其意应为不在长城墙体附近的烽火台,而这些烽火台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在城堡四周的高台、山顶等视野开阔之处,作为拱卫城堡,为城堡示警传讯之用;二是大体等距离的建立在城堡与城堡、城堡与长城墙体之间,形成一条条的烽燧线,也是起着传递讯息的作用。
根据上述分析和实地调查,铁山堡周边存在着众多烽火台遗迹(图21),大体上能够分辨清楚的烽燧线主要有铁山堡——右卫城、铁山堡——云石旧堡、铁山堡——云石新堡、铁山堡——红土堡、铁山堡——黄土堡,共计5条烽燧线,现根据实地调查将这些烽火台予以编号并标注于图22中。限于篇幅,文章难以详细展示诸烽火台的地理位置、保存现状及其他相关内容,将另文探讨。
图21 TF6(作者2017年6月拍摄)
图22 铁山堡及其长城防御体系示意图(作者绘制)
此外,文献记载铁山堡分管的烽火台共计10座,根据实地调查可知,在铁山堡周边分布着几十座烽火台,根据现有资料很难确定其中由铁山堡分管的这10座,但根据最近原则,至少有3座是可以确定的,即图22中编号为TYF1、TYJF1和TF1,它们分别位于铁山堡的北边1.2千米、南边1千米和东边2.4千米。从现存形制来看,3座烽火台形制各不相同,TYF1仅剩一梯形夯土墩台,但无台基和围院;TYJF1亦为梯形夯土墩台,但底部有方形台基;TF1为圆柱体墩台,外侧有圆形围院,TF6的形制与其相似(图21),形制的不同是否可以认为它们分别修筑于不同的时期,尚待考证。
注释:
① 前三篇研究内容分别是云石堡、破胡堡与马营河堡及其长城防御体系。
② 2007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铁山堡及周边遗存归属山西文物部门调查,目前山西明代长城调查报告尚在整理之中。
③ 按《汇编》中“南接云石,中路诸堡”一句中间未点断,笔者认为应点断,理由有二:一是云石堡属于威远路,此句意思为“铁山堡北望右卫、南接云石,在大同镇中路诸堡当中,铁山堡亦称为要冲”,二是这段话明显抄自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卷2《大同镇图说》“铁山堡”的描述:“北望右卫,南接云石,中路诸堡此亦最冲者”,两部文献中的字词稍有差异,在《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是点断的。
④ 《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三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总督尚书杨博条上经略宣大八事:“一补大同镇西、中二路宁虏堡至桦林儿墩废弃边墙墩堡敌台,及改云石、铁山二堡,宜刻期修理,务在秋前报完。”关于桦林儿墩的地理位置,在桦林山处,长城墙体在山顶海拔最高处自东北-西南走向折为东-西走向,在桦林山顶沿着山顶一线向西延伸大约300米,墙体又自山顶延伸至山底。
⑤ 有关这两通界碑的调查资料,详见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明长城卷》,并见本书下卷彩图四三八。根据考古田野调查工作要求,“大同中路分属西界”碑命名为“高家窑1号碑”,“大同威远路分属东界”碑命名为“高家窑2号碑”。界碑所在的长城墙体命名为“高家窑长城”。笔者的考释文章为《明代“万历二十七年”界碑考》,载于《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4期。实际上,自2007年以来经过多次调查和资料积累,笔者对于界碑及其附近长城墙体的认识逐渐加深,又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但不属于本文所涉范围,将另文探讨。
⑥ 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至此只有一条曲折的山间土路,通往黄草梁、二道边、黑土崖等几个村庄,且目前村庄均已废弃,村民已迁走。
[1] 张廷玉.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4:882.
[2] 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182.
[3] 杨时宁.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 薄音湖 编辑点校. 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十二辑)[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5:137,436,137,132,137.
[4] 王士琦.三云筹俎考. 薄音湖, 于默颖 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345,139,379,362,139.
[5] 翟禹. 马营河堡考——明长城史地札记之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中国边疆学(第八辑)[C].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6]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明长城卷[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3:233-234.
Researches on Tieshan Fort—Study Ⅳ on the Great Wall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Ming Dynasty
Tieshan fort was built in the thirty-eighth year of jiajing (In 1559A.D.) of Ming Dynasty. It is different between border document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neighborhood, located the east of Tieshan fort, is integrated structure. There were 2inscriptions near by the Great Wall in charge of Tieshan Fort. They were created in the twenty-seventh year of wanli (In 1599A.D.). This place is the boundary of the Great Wall in charge of Weiyuan military region and zhong military region of Datong town, and the western ending spot of the Great Wall in charge of Tieshan fort. Its eastern ending spot is located at 42village. The key points, shuangqiang dun watch-towers, is perhaps located the junction of multiple Walls, and huangcaoliang fort, located at multiple Walls is probably the old Tieshan fort. There were some beacon-towers between Tieshan fort and the others around.
Tieshan fort; Ming dynasty; Northern Yuan—Mongol; the Great Wall; defense system; key points (Ji Chong); watch-towers (Dun Tai); beacon-towers
K878
A
1007-6875(2017)05-0118-14
10.13937/j.cnki.hbdzdxxb.2017.05.018
翟禹(1984— ),男,满族,内蒙古赤峰人,博士,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蒙元史、民族与边疆问题、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责任编辑:吴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