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嘉威
光荣与梦想:一位高中航空爱好者眼中的C919首飞
文/辛嘉威
小编按:近期,我们收到了来自四川绵阳某高中的航空爱好者辛嘉威同学的来稿,以一个航空爱好者的角度,对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成功首飞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直以来,《航空世界》刊登的文章,一直以航空领域业内人士所撰写的科普类文章为主,较少刊登航空爱好者们的观点类文章。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不定期选刊一些航空爱好者们的来稿,力求在推动航空业内和业外群体交流的同时,为航空文化的阐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今年五月,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
在C919成功首飞成功之后,我在为祖国日益强大备感高兴的同时,也关注了一些媒体对C919首飞的报道和评论。各路报道中,一个经常被人提起的话题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研制飞机是不是比研制导弹更难?不妨先看这样的一张时间表:
时间 事件1 9 6 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 9 6 7年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 9 7 0年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2 0 0 3年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神州五号’登上了太空2 0 1 7年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2 0 1 7年 中国C 9 1 9首飞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和大飞机一样,都是高科技系统工程,可为什么中国航天领域很早便“开花结果”,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而航空领域备受关注的“大飞机”,却直到今天才成功?许多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翻阅历史,我找到了答案。早在1956年,回国不到半年的钱学森先生,向周恩来总理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中心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要优先选择发展导弹而不是战斗机?钱学森先生认为,战斗机的研制周期较长,从立项、论证到试飞、生产,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门槛,仅凭中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工业水平和制造能力,短时间内大批量造出飞机并入列部队用于实战,是非常困难的。相比之下,导弹技术的门槛主要集中在科研、试验上,一旦研制成功,生产环节的问题较少。从实战角度看,导弹可对地面、空中、海上来犯之敌同时进行有效打击,在当时我国空军、海军还很弱的情况下,重点发展导弹技术,不失为一条捷径。这就是为什么原子弹、氢弹要先于大飞机成功的原因,
另一个有关C919的热点话题是,许多人质疑C919是“只造了个外壳”,一些人甚至由此大发议论,认为C919“技术含量不高”。
大型客机被誉为 “工业之花”,光零部件就有300万~600万之多,而且,并不是把零部件拼在一起,就能产生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飞机。实际上,全球采购是航空制造业的通用做法,即使是波音、空客这样著名的飞机制造商,也不是所有的零部件全部自产,如果能压缩成本和周期,他们都会选择找其他制造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波音、空客自己没有制造能力。
现在是国际融合的时代,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选择最优的供应商并最终完成飞机集成,这正体现了中国的实力及核心竞争力。以手机为例,一部iPhone 6的诞生基本上要环绕地球一周,在美国设计,在中国生产组装。全世界共有31个国家为一部iPhone 6提供原材料及零件。但是人们不会因为iPhone的部分零部件不是产在美国就认为iPhone不是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也不会质疑苹果公司的高科技研发实力。
大型客机C919承载着中国航空的光荣与梦想
C919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实现了“国产大飞机”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许多创新。创新并不意味着惊天动地的改造。C919的创新体现在总体方案自主设计、自行组织计算机模拟和风洞试验,从机体试验到制造全部自主完成。系统集成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打个比方说,C919的研发,相当于包饺子。人们包饺子,面、肉、菜都是在市场买的,很少有人自己同时养猪、种菜、种小麦,但是,包饺子的过程,依然是一个创新性的过程。
航空产业是一个重视积累和经验的产业,路总需要一步一步地走。我认为,C919的成功,是中国大飞机研制过程中迈出的坚实一步。
编辑:戴嘉琦
辛嘉威,目前就读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高中二年级,热爱军事,是学校航模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