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审计方式方法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文从分析大数据特点及传统审计方法面临的挑战出发,针对大数据审计实践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环境的审计技术方法改进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方法
一、大数据的特点及价值
大数据拥有多种特性,如数据体量庞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等。政府部门及各行各业逐步意识到大数据的价值,数据分析能力正成为各种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审计部门所接触的数据量和种类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审计所需要的数据不仅仅是财务数据,而且涉及大量的业务数据,因而审计部门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平台迫在眉睫。
二、大数据环境下传统审计方法面临的挑战
(一)审计资料由纸质向电子数据转变
传统的审计资料大部分为纸质材料,使用手工审计方法比较适合,但随着会计电算化及信息系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单位对财务和业务系统进行信息化升级,很多一手资料都直接录入财务、业务系统,此时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实施审计已不再奏效。
(二)审计时效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转变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事后审计已不能满足目前经济形势的需要,只有实时监督才能适应加强监管的要求,如对重大项目、重点资金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联网审计、远程审计等,这都需要更先进的审计方法与之相适应。
(三)审计内容由财务审计向综合绩效审计转变
以往審计关注的重点主要是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使审计监督停留在财务数据分析上,极少深入剖析被审单位的业务指标,导致审计结果无法全面反映被审单位的绩效状况,因而综合绩效审计能更好的服务经济。而分析业务数据对信息化程度的要求较高,审计人员需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手段以实现审计目标。
(四)审计覆盖面由部分向审计全覆盖转变
随着审计全覆盖的提出,审计对象骤然增多,加之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内容繁冗复杂,审计任务明显加重,必须转变审计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要求。
三、大数据审计实践中的存在问题
(一)开展大数据审计的法律依据不健全
现行《审计法》对大数据审计方式的法律地位尚未予以明确,仅对电子数据审计做宽泛的阐述。大数据审计缺乏系统性指导,各个环节的审计实施没有规范和标准,电子数据格式形成的审计证据和大数据分析结果的法律效力不足。法律依据和相关准则的空白,使大数据审计模式实践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二)数据平台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
数据平台是大数据审计应用与实践的基础,根据以往的实践反映,仍有许多审计所需的数据未能成功采集,而且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原始数据。平台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将大量节约为获取相关信息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三)数据的安全存储有待加强
审计数据包含被审单位的敏感信息,信息的采集、存储至关重要,在数据报送、传输、储存、使用等环节一定要做好安全和保密工作,否则将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而目前的云存储、云服务本身仍存在安全风险,大数据的安全及风险管理需进一步强化。
(四)审计队伍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目前绝大多数审计人员精通财会、审计业务,但计算机水平却不高,同时掌握审计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乏。计算机专业人员引进力度不够,尽管审计部门经常开展计算机审计业务培训,但与大数据审计模式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
四、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方法改进策略
(一)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审计准则
首先要明确大数据审计法律地位,有关法律法规应当对大数据审计方式予以明确规定,为大数据审计工作顺利实施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其次是完善审计准则,审计准则应对大数据审计实施工程中的思路、方法、步骤、流程等予以规范,详细谋划大数据审计方法。
(二)建立大数据审计平台
首先构建高效安全的审计专网,借助电子政务网,搭建了纵横交织的审计网络。纵向实现署、省、市、县审计机关四级网络互联,横向实现审计部门与重要部门网络互联。其次是实现平台办公,分别构建审计管理系统、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联网审计分析系统、审计结果分析系统、网上审理软件、权力运行风险电子监控系统等,每个系统在大数据审计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贯穿审计全过程。
(三)做好大数据审计安全与保密工作
一是建立审计数据云中心,提供大数据存储与访问平台;二是创建审计数据安全保障中心,提升大数据安全存储和应用等级;三是强调大数据审计保密与安全,明确审计部门对获取数据的安全与保密责任,使被审单位放心大胆的提供数据,保证顺利实现审计目标。
(四)加快人才梯队建设
大数据审计需要既熟练掌握审计技能,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具有信息化思维的审计人才,因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审计和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首先要调整人员结构,根据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有重点地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其次重点培养数据分析团队,按照“总体分析、分散核实”的审计方式开展数据分析,初步实现“多专业融合、多角度分析、多方式结合”数字化审计模式;再次强化培养战略性思维人才团队,从而实现大数据审计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饶水林.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审计应用[J].齐鲁工业大学学报,2017(4).
[2]张宜平,严曼娟,胡雅丽.探索改进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方法[J].审计月刊,2017(4).
[3]张宁.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技术方法[J].财会研究,2016(4).
[4]郑伟,张立民,杨莉.试析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式审计模式[J].审计研究,2016(4).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