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决战,均衡之光耀三湘

2017-12-06 12:40李伦娥阳锡叶赖斯捷李俊伟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湖南农村学校

李伦娥+阳锡叶+赖斯捷+李俊伟

秋天,硕果累累的季节。

5年前的秋天,2012年11月15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第一天,面对500多位中外记者,习近平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谁不向往美好?浩浩湘江,巍巍岳麓,洞庭湖畔,雪峰山下,7300多万三湘儿女欢呼雀跃。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上好学”。“通过5年的艰苦努力,总体上讲,我们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步入了‘上好学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肖国安说,“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在我们湖南,千真万确。”肖国安说,“上好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省122个县(市、区),到今年底将有近90个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不少地区还将迈入优质均衡阶段。这意味着,湖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基本均衡的办学条件,享受到了基本公平的教育。这是湖南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虽只一字之差,但其软件、硬件标准却有较大差别。短短的5年,湖南人是如何“霸蛮”做到的?如何砥砺决战的?

“决战”计划是这样制订的

地处中部的湖南不沿边、不靠海,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欠发达,农村面积广大,截至2016年,还有51个贫困县、市,几乎占了全部县(市、区)的一半。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湖南基础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呈现出“农村学校太弱、城镇学校太挤”的现象,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

在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部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艰苦,有的甚至达不到起码的办学标准,校舍、课桌陈旧;而部分偏远学校在老教师退休之后,更是面临后继乏人的境地。

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部分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严重。从整体上来看,湖南大班额比例一度高居全国前列。如2013年,湖南小学、初中、高中大班额比例分别达24.52%、39.32%、61.39%;从具体班额来看,一些城区学校班额普遍在80人以上,最多的达到108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在这里,他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在考察中,他特别强调:“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让农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时间紧、任务重,湖南必须打赢一场消除“乡村弱、城镇挤”的战役。

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多次强调,要把教育这项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工作抓实抓好。2015年4月,在省教育厅调研时,他强调,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科学布局教育资源,加强教育行政管理,确保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6年9月,在会见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时,他说,湖南大力实施教育强省战略,稳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全省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指示精神,坚决兜住农村义务教育的网底,切实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津贴政策,决不让贫困地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016年11月,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他在报告中再次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2017年1月,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推进科教强省建设。许达哲指出:要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让贫困地区孩子享有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6年8月,在全省市州教育局长暑期研讨班上,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向力力强调,要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为抓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自古以来,办教育就是政府的头等事情之一。”他充满感情地说。

湖南结合实际制订了自己的时间表、路线图:从2014年开始,每年十几个,到2019年底要全部完成,提前一年达成国家目标。肖国安说,湖南接受义务教育均衡评估验收的速度“前慢后快”,目的是为各地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做好前期工作,夯实基础,保证质量,防止降格以求。

实际上,在此之前,湖南早就开始着手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开展了大量实践,并且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如面对“城镇学校挤,农村学校弱”这一教育难题,肖国安提出,要从根本上破解,一定要用法治手段完善学校规划建设。于是,制定《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被提上了湖南省教育厅的議事日程。

因为《条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且无现成的上位法可循,形成共识比较难,个别部门对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单独进行立法认识不足。

怎么办?

肖国安亲自带队到省内外开展实地调研和专家讨论20余次,召开了12次座谈会征求意见。最后,召集相关人员逐字逐句对《条例》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前后十四次易稿。endprint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条例》于2016年3月30日经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规定了学校规划建设的选址条件、用地保护、供地方式、配建机制和质量标准等。这也是全国该领域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湖南多年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终于有了法制保障。

“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存在的痛点,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举措,是湖南促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的鲜明特征。”湖南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夏智伦介绍,像《条例》这样的政策、举措,近年来,湖南出台了一项又一项———

为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早在2008年,湖南就提出“合格即均衡”的思路,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标准和规划,实施合格学校建设。同时,推进薄弱学校改造等重大工程。到2015年,全省所有完全小学和初中学校完成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的目标。

为化解城镇大班额问题,2009年,湖南出台《关于加快城市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意见》,将省级集中的地方教育附加资金主要用于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目前每年安排约3亿元。在此基础上,2017年,省财政年初预算又新增1亿元,专门用于消除大班额奖补,城镇化解大班额走上快车道。

为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2014年,全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前两年完成中央要求。2016年,湖南出台《湖南省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实施城乡统一的免费教科书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又提前半年完成中央要求。

为均衡配置城乡师资,2012年,湖南出台了《湖南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指导意见》;2015年,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目前,这些政策正在试点的基础上广泛推进。

为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制订实施方案,“全面改薄”工作扎实推进。

为较快、较高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湖南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省的督学责任区,率先实施“在线督导”与“现场督导”相结合的督学新模式。

2017年,针对普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过多轮研讨、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6月1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

……

“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短板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主战场、主阵地都在农村。”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玉清说,针对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乡村教师招不进、留不住这一重中之重的难题,湖南敢为人先,改革创新,先后探索出了乡村教师津补贴、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等享誉全国的经验。

为解决乡村教师招不进、留不住等难题,2013年,湖南出台《关于对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提供重点支持的若干意见》,分别给予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乡村教师每人每月不低于700元、500元、300元的人才津贴,在湖南乃至全国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政策推出之后,乡村教师留不住的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在泸溪县、凤凰县等地,乡村教师的津补贴达到了每月不低于1400元的水平,出现了教师争着去乡村学校的现象。2015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又颁布了《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提出从2016年起,人才津补贴扩大到全省51个贫困县,每年补助省级资金4亿元,广大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为解决农村学校教师补充困难的难题,湖南省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经过10余年发展,已初步构建与国家免费师范生相衔接,各类型、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的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截至2017年9月,湖南省共招收培养各类公费定向师范生5.1万人,其中已毕业1.8万人。所有毕业生均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深受基层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已成为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据对2011-2014年毕业的3577名学生的调查,已有3255人受到县级以上奖励,占91%;335人已成为所在学校管理骨干。2016年9月7日,湖南省在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此外,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湖南省政府还多次召开全省义务教育推进会,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决战主战场:大手笔化解“乡村弱”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当天,我们兵分几路,来到攸县等地采访。所到之处,每一个被采访的教育局局长、校长、老师、学生、家长,都异口同声:“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这5年,记者走遍了湖南的三湘四水,至少到了70个农村县采访,亲眼见证了农村学校的变化。永州市冷水滩区伊塘镇学校校长唐永林说,1996年初来学校任教时,他经常收到寄宿生“请假回家洗澡”的假条。宿舍没有热水供应,曾是这所边远山村学校头疼的问题。而现在,投入13万元的热水供应系统建成了,学生们不用回家也能洗上舒舒服服的热水澡。

这个热水澡,得益于永州市城乡教育均衡工作的推进。近年来,永州市累计投入18.8亿元,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曾经在双峰县甘棠小学采访,六年级孩子朱灿炜说,他是在歌声中開始一天的学习,因为这几年,学校有了新教学楼,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和新操场都有了。

3年前的甘棠小学,面积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教学楼老旧,食堂简易,操场是简易水泥坪,跑操都无法开展,村里的孩子总想到外地上学。但现在不一样了。朱灿炜说:“我们班上的同学由原来的十几个人增加到三十多个人,因为大家都被漂亮的校园吸引了。”endprint

“全部是新建的。”穿过蜿蜒的盘山公路,10月21日,我们来到攸县东部山区的鸾山中学。现代化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齐全的生化实验室、期刊丰富的师生阅览室……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所深山里的学校。“不比城里差吧?”校长何伟很自豪地问道。他说,政府这几年先后投入了2345万元,修建了中学综合楼、教师宿舍、公立幼儿园等,“许多学生都从城里转学回来。”

伊塘镇学校、甘棠小学、鸾山中学都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其巨大变化仅仅是三湘大地学校变化的一个缩影。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是,为这个“变化”,5年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41亿元,完成合格学校建设7248所,全省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达到了“合格”。“全面改薄”累计完成投资207.5亿元,占总规划的99.2%,校舍建设和设备设施购置完成率均在98%以上,工作进度均排在全国前列。

乡村学校“弱”,“弱”在哪?事实上,早在2006年底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教育强省时,湖南的教育决策者就一直在思考、分析,来自各方的声音都是“弱”,而这“弱”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校舍、师资、质量”,化解“农村弱”就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校舍———其实这5年的校舍建设是个广义的概念,不仅指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还包括操场、功能室、教师公转房、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澡堂、饮用水等。一句话,不仅仅是“可用”,还要“能用”“好用”。

“至少2亿元。”10月20日,领着我们看学校的攸县教育局副局长贺国惠扳着手指头跟我们算这几年农村学校的建设项目。他大学毕业20多年一直在攸縣的学校里“打转转”。“农村学校的变化不是一点点。”他说,2014年以来全县农村学校“改薄”的总投入就达20968万元。所以即便我们提出“要看最偏远的教学点”,他领着我们来到与江西交界的大山深处的咸周村小。有85个学生、8名教师的学校窗明几净,功能室齐全,甚至还有专门的净水设备。“这是最好的时代。”明年就要退休的尹老师说。今年5月,我们在株洲县采访时也看到,只有3名学生的龙船镇挽洲学校建在远离县城的小岛上,精致美丽。“保住这所学校,县里至少投入了300万元。”校长兰建红说。

常德用3年时间,建成了18571套教师公租房,即便是偏远的石门县子良乡中心学校,教师们也全部住进了有厨房、有衣柜的小套间。来自全省的统计数据是:累计投入资金44.04亿元,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7.78万套,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

师资———这是这些年农村校长们最头疼的问题。“很难招进教师。”10年前,一个有百万人口的大县的教育局局长说到这个话题时很是无奈。现在不一样了,“每年新进教师都在500人到700人。”平江县教育局局长刘日新说。记者也在采访中看到,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在乡村学校出现。偏远的双峰县锁石镇新桥学校,以前全都是50岁以上的教师,现在连校长胡成海都是“90后”。“他当校长时,还是一名特岗教师。”新桥学校所属十竹片校校长陈吉卫说,这几年补充的20多位特岗教师,将片校教师平均年龄至少降低了5岁。

乡村学校有这么多新鲜面孔,从补充机制来说,一是得益于从2006年开始,湖南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至今已为农村学校补充“新鲜血液”1.8万人;二是从2009年起,先后在75个县启动“特岗计划”,到我们采访时,已为3081所初中、8638所小学招聘补充了4.53万名素质较高的中小学教师。两项相加,占全省在岗农村教师数的20%以上。

大批热爱教育的年轻人“进得来”,更要“留得住”。前面我们也提到,省里专设了乡村教师津贴,住周转房也基本“不掏钱”。其实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又有自己的“特别政策”。井冈山下的革命老区炎陵县,还将每月200元的班主任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又每年在教育费附加中安排30余万元解决乡镇教师每周上下班的车旅费、老师每年一次的体检、外县教师每年2次探亲的车旅费。

年轻人留住了,已经在校的教师们怎么办?加强培训,且向农村教师倾斜,最新的统计数据是:2013-2017年,全省通过“国培”“省培”等形式,共培训乡村教师58.2万人次。“以前难得参加培训,都是年轻人的事。现在机会多了,我也参加了几次,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涟源市湄江镇长春联校即将退休的数学教师吴国彪感慨道,培训后他学会了上网下载课件。

硬件上去了,师资补充了,并不等于质量就上来了,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等非一日之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捆绑发展”“以强带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集团化办学。

宁乡市城郊乡卯田小学与玉潭镇中心小学“捆绑”后,学生数从7个猛增到56个;历经铺中学与城北中学“捆绑”后,不到一年,历经铺中学的中考综合排名就上升了22位。

“秘诀就是教育联合体。”据宁乡市教育局局长戴晓成介绍,为推动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捆绑”发展,该市先后成立了镇域内联合体320个、城区教育联合体4个、课改联合体198个、特色校联合体14个,有效地带动了薄弱学校的发展。

长沙市城区学校名师到农村学校建“名师工作站”;株洲市天元区实行“盟校学区制”;湘潭市雨湖区打造“大校+小校+农村学校”教育生态圈;东安县组建13个教育集团,城乡结合、强弱搭配、捆绑考核、集团评价模式……2015年10月,省教育厅推动长沙和怀化试点签订校校结对帮扶协议;2016年,在省级、市州、县区三个层次全面推进校校结对帮扶。目前共结成2284对,覆盖贫困和薄弱学校学生356万人。各地因地制宜,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均衡”办法,大批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快速提升。

“2013年以来的4年里,‘三区支教,共派出教师8366人次,支援学校1524所。”省教育厅教师处处长邱德说。endprint

质量———因为条件和待遇的改善,乡村学校的师资有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有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乡村小景”间穿行漫步,认识锄头、蓑衣;在苗圃里种下花生、黄瓜、辣椒,期待它们生长、结果;在“七彩宫”里下棋、练字、唱歌、舞蹈……常德市武陵区农村学校———丹洲乡中心小学,以富有农村特色的“好生活、好教育”,吸引了众多“回流生”。“我们的少年宫活动班,最初只有几十个人,现在每期都超过300人。”校长唐静笑着说,生源爆满,今年秋季还增开了一个班。

而另一边,刚就任岳阳市君山区教育局局长不过半年的彭海泉,也遭遇了一件稀罕事。今年春季开学,数十名家长守在教育局,只为将孩子转到一所村小———黄金小学。

“我們也没做其他的,就是因地制宜推进书香校园。”黄金小学校长金昌华说,学校占地面积53000多平方米,学生不到400人,“阔绰”的生均占地面积,加上位于农村的地理环境,建设以耕读文化为特色的书香校园理念一跃而出。

荒地按年级整成菜地;收集来的传统农耕工具被搬进闲置楼房;校门、国学堂、宿舍、教室门前的木刻楹联;开在国学堂里的书法课;道路两旁用学生书法作品建成的“碑墙”;悬挂着诸多“古诗句”吊牌的树木……正是这些文化特色,吸引了那些原本在镇上读书的孩子。

攻坚“硬碉堡”:“组合拳”缓解“城镇挤”

时间倒回至2016年4月,刚上任攸县教育局副局长的贺国惠怎么也没想到,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自己有接近5个月的时间都是在与化解大班额打交道。

“县城人口增长太快!”在县城就读的学生占全县学生比例超过35%。适龄儿童入学与城区学位严重不足,让贺国惠和同事们倍感压力。

一个典型案例是该县为缓解县城大班额新建的工业路小学,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上限为42个教学班。当年招收学生1200余名,而我们10月20日采访时,学生人数变成了3266人,班级数达到46个,平均班额达到了71人。

贺国惠的压力,在湖南远不止一例。

这5年,湖南14个市州的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领跑全省的长沙市,城镇化率达到74.38%,超出全国平均值17个百分点;即便是在相对落后的张家界、湘西州,城镇化率也接近45%。

“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左右。”湖南省政府在2014年印发的《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本省未来6年的城镇化目标。

这意味着,湖南每年将新增120万城镇户籍人口,由此带来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入学儿童数,每年将增加10万人以上。仅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入学问题,平均每个市州每年就需要增加超过7000个学位。如果再算上全面“二胎”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形势将更加严峻。

不错,义务教育均衡,农村是主战场、主阵地,但寸土寸金的城市,源源不断的大量人口的涌入,其决战难度丝毫不逊于农村,甚至更难,可以说是“大仗”“硬仗”“苦仗”,难啃的“硬骨头”“硬碉堡”在城市,在中心城区!

到底要建多少学校?如何布局?哪里有地?钱从哪来?建好了谁来教?如何帮助新学校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孩子都挤在讲台边了。”“被挤到教室外边的窗台下了。”不断有家长投诉。曾经有媒体报道,湘中某城关镇小学,一个班的学生数达到108人,教室里每个空隙都坐着人,不仅后门被堵着,连讲台也无处摆。“上课用小喇叭,作业只好请学生帮着改。”老师们也诉苦,100多名学生,这课怎么上啊?这么多人的作业怎么可能细改?

“拿出了董存瑞炸碉堡的劲!”这几年,我们穿行在各市州和县(市、区)采访,深深地感觉到,各地拿出了湖南人特有的“霸蛮劲儿”,使出浑身解数,调集资金,排兵布阵,千方百计征土地、建新校、降班额,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

长沙市以“史上最严招生令”“标准化学校建设”“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等一套“组合拳”,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率由2013年的46.67%下降到2016年的25.14%。自2016年秋季开始,该市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班额分别控制在50人、55人以内。

株洲市天元区用“多渠道融资、财政兜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学校配套建设新模式,共筹措资金近5.4亿元,新建城区学校6所。全区初中平均班额降为45.6人,小学降为39.1人,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的县(市、区)。

永州市把学位建设列入全市城镇提质战役重中之重的考核内容。从2017年开始,市县联动,启动新一轮学位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共筹集建设资金137.1亿元,实施159所城区学校建设项目。2017年,全市将有35个学位建设项目完工,新增城区学位5.6万个。

娄底市从2012年起,采取市县联动、整体化解,城乡互动、扩容分流,公私驱动、双管齐下等举措,逐步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难题。4年间,共投资19.79亿元,完成建设项目53个,增加学位55710个,有效地化解了大班额问题。

……

与此同时,湖南省财政自2009年起,每年拿出3亿元,用于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2017年起,新增1亿元,专门用于消除大班额奖补。

一大批标准化建设的新学校拔起于城市新区、城郊结合部。城镇新居民子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坐进窗明几净的新教室,脸上洋溢着笑容。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一个更大的好消息正在来的路上。

2016年,湖南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保障政策、补助标准和分担比例“三个统一”,“两免一补”等义务教育经费随学生携带流动。endprint

“从群众获得感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障儿童、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益要得到保障。”向力力在多个场合一再强调。

省委、省政府的承诺,有力地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据了解,仅2016年,全省便有56.04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镇学校就读。

学校建设如火如荼,经费配置足额到位,“有学上”问题得到极大缓解。顾不上“歇口气”,省委、省政府马不停蹄,目标直指“上好学”。

“几年前,为解决大班额而建的江桥小学遇到了‘学校建好、学生不来的尴尬局面。”贺国惠说,家长们虽然认可学校的硬件,但觉得“老师年龄太大”,考虑了很久,还是选择挤到优质学校就读。

为了吸引学生入读,攸县教育局从2013年起,每年将2~3名年轻教师派往江桥小学。“目前该校的学生数已从10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有了成功经验,贺国惠将类似方法推广开来,顺利解决了生源分流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肖国安说,攸县曾经的“尴尬”,正是这种变化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集中反映。它提醒着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抓紧解决的,除了“有学上”,还要让每个孩子“上好学”,包括学前孩子,包括贫困儿童、残障孩子。

一项项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正在落实。比如泸溪县,全县1264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每生每年可分别获得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的资助,全县今年已发放资助金2200万元。

桃江县是湖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试点县。全县现有试点校61所,共接收547名学生随班入读。“全部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落实生均公用经费。”该县教育局局长黄志刚告诉记者。

继2014年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突破长期困扰湖南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师配备标准、经费标准、特教岗位津贴等政策障碍后,湖南又陆续推出《湖南省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意见》《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今年5月,省教育厅、省残联下发通知,要求各市、县教育部门和残联组织密切协调,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一人一案”做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安置工作。

截至2016年,湖南的特殊教育学校达到79所,共有4000余所“随班就读试点校”,在校生25737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109个县、区建立了送教上门工作制度,特殊教育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由4000元提升至6000元。

督导:为“决战”保驾护航

“改薄”也好、提高教师待遇也罢,都涉及一个关键词:投入。“2016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378.19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35.9%。”这是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用省教育厅财建处负责人的话是,湖南省人均GDP在全国排名相对落后,但对教育的投入却保障有力。怎么做到的?除了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外,我们不得不提到被教育人视为“尚方宝剑”的“两项督导评估考核”。

“兩项督导评估考核”,全称是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及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实绩督导考核。湖南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这项制度,是教育厅与省委组织部一起进行考核的,“一把手”们当然不敢掉以轻心,光是“一票否决”的事项就有11个。

实现“两基”、合格学校、教育强省……过去的十几年,“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义务教育均衡五年决战,“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义不容辞保驾护航,并且充实增加了新内容、新方法。

按照国务院提出的“2018年75%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目标,结合实际,湖南制订了自己的时间表、路线图,2013年首批16个县(市、区)顺利通过验收,2015年12个,2016年18个。“越到后面就越难了,是攻坚,是决战。”省教育厅副厅长、主任督学唐亚武说,“到2017年底,全省72%以上的县(市、区)实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2019年底要全部完成,提前一年达成国家目标。”

“越到后面越难”,是个什么样的“难度”?请看这组数据,2017年4月,省教育厅9位厅委领导和国家督学带队,组织厅机关有关处室和110多名市州教育部门的干部、督学及评估专家,分13个督查组对今年申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44个县(市、区)的3054所学校进行了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居然多达7080个!“整体处于‘临界状态,得大力整改!”省教育厅教育督导处处长黄智勇说。此结果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6月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东安、资兴、双峰等先进县(市、区)介绍经验,向力力专门约谈了“问题较多”的20个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副县长来的,县长呢?”向力力一一点名,“离国检不到半年时间了,任务重、时间紧,要有特殊的措施。”20个县(市、区)长(副县长)当场签下了整改责任书。几个月过去,到我们采访时,44个县(市、区)都召开了推进会,都在紧锣密鼓地整改,整改情况一周一报。

“湖南经济欠发达,我们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督查,才能较快地较高水平地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从事教育督导工作近10年的雷桂平说,湖南有中小学校1.16万所,办学理念、办学行为,特别是边远学校的监督管理比较难到位,所以早在2010年,湖南就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域范围内中小学校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制度。责任区督学几乎每周下学校,推门听课,走访座谈,“使得每所学校都处于监督管理之中”。目前全省14个市州和120多个县(市、区)已经建立了764个督学责任区,有责任督学3644名。永兴县第一督学责任区督学在调研村小后,提出“村小维修刻不容缓”的意见,县里很快出台了《村小维修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103所布点村小全部被维修一新。

“决战”仍在继续。就在记者赶写此稿的10月26日,向力力专题调研湘潭市的义务教育均衡。44个县更是日夜加班。就是此前早已“国检”过关的攸县也是紧锣密鼓。“城区还有3个项目,1.1亿元扩建上云桥学校,730万元扩建交通路小学,2000万元扩建江桥小学。”采访结束时,攸县教育局校安办主任刘志红递给我们一张表。

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向力力的话说,全省上下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相信在2019年,湖南提前实现所有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湖南农村学校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学校推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湖南童谣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