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英, 张 萍, 陆肖玮
(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环磷酰胺、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用于乳腺癌化疗的疗效观察
周凤英, 张 萍, 陆肖玮
(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乳腺癌; 多西他赛; 阿霉素; 环磷酰胺; 疗效
乳腺癌临床化疗方案较多,作者结合本院近年来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比较TAC(多西他赛、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方案与CT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氟尿嘧啶)序贯多西他赛化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行乳腺癌化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CT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氟尿嘧啶)序贯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取TAC(多西他赛、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方案治疗。对照组年龄27~69岁,平均(42.6±6.3) 岁; 绝经前22例,绝经后18例; 均为单发肿瘤,左侧21例,右侧19例; 肿瘤直径1.6~6.8 cm, 平均直径大小(4.2±1.3) cm; 发病时间平均(16.3±8.1)个月; 乳癌分期中Ⅰ期9例, Ⅱ期12例, Ⅲ期11例, Ⅳ期8例。观察组年龄25~67岁,平均(42.34±6.5)岁; 绝经前21例,绝经后19例; 均为单发肿瘤,左侧20例,右侧20例; 肿瘤直径1.8~6.3 cm, 平均直径(4.3±1.2) cm; 平均发病时间(16.1±7.9)个月; 乳癌分期中Ⅰ期9例, Ⅱ期12例, Ⅲ期11例, Ⅳ期8例。2组患者在年龄、发病时间、病灶直径、肿瘤分期等基本资料的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 ① 术前检查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乳腺癌; ② 年龄均超过18岁; ③ 治疗期未曾接受过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 ④ 不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 ⑤ Karnofsky评分70 分以上; ⑥ 能主动积极的配合医护治疗,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2]: ① 身体基本情况较差,难以耐受化疗治疗者; ② 合并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③ 合并有精神、意识障碍者; ④ 伴有恶性肿瘤转移者; ⑤ 妊娠或哺乳妇女; ⑥ 中途退出治疗、更改化疗方案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CTF序贯多西他赛方案治疗,分别为环磷酰胺(恒瑞药业32020857), 500 mg/m2, 静脉注射,第1天; 吡柔比星(浙江海正药业, H20045983) 50 mg/m2, 静脉注射,第1天; 氟尿嘧啶(长春长庆药业, H22020430) 500 mg/m2, 静脉注射,第1天。每隔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3次。3周后给予多西他赛(齐鲁制药, H20031244) 100 mg/m2, 静脉注射,第1天。每隔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3次。
观察组采取TAC序贯多西他赛方案治疗,分别为环磷酰胺500 mg/m2, 静脉注射,第1天; 阿霉素(意法玛西亚公司, H20130186)50 mg/m2, 静脉注射,第1天。每隔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4次。4周后给予多西他赛(齐鲁制药, H20031244), 100 mg/m2, 静脉注射,第1天。每隔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4次。
注射环磷酰胺前0.5 h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滴,住院期间定时监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对于白细胞低下的患者可酌情考虑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肌注,对于血红蛋白低于80 g/L的患者可酌情考虑输血; 对于伴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可酌情考虑使用格拉司琼等药物; 对于肝功能受损,转氨酶指标超过正常值2倍者,可酌情考虑给予保肝治疗。2组均于化疗后 2~3周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化疗后临床疗效[3](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病理疗效[4](Ⅰ、Ⅱ、Ⅲ、Ⅳ、Ⅴ级)、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伤、心脏毒性)及3年生存情况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均以率(%)或构成比表示,可用检验来进行比较。检验水准均以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P<0.05)。2组病理疗效比较见表2, 观察组病理总有效率为7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伤、心脏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依据乳腺癌分级对2组患者进行3年随访,观察组总存活率为82.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 见表4。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治疗后病理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比较[n(%)]
表4 2组患者治疗后3年生存情况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乳腺癌临床上一经确诊,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联合放化疗、内分泌等其他方式共同治疗。由于乳腺癌常伴有微小病灶的转移,手术切除原发灶后,微小病灶有可能发生转移,尤其是大量处于G0期的肿瘤细胞,一旦进入增殖期,将会导致肿瘤快速增殖变化[5]。
新辅助化疗是美国NCCN指南推荐的标准方案,尤其适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6]。新辅助化疗是通过术前对于尚未出现微小转移灶的患者进行化疗治疗,以帮助达到控制患者体内全身亚临床的转移病灶,同时还能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的分期与分级,抑制其快速增殖,既能提高手术的根治概率和保乳的概率,又能降低了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可能[7]。唐武平[8]报告新辅助化疗还能促进肿瘤细胞接受治疗的敏感性,能够直接或间接达到闭塞肿瘤的新生血管,减少肿瘤转移率,有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尤其是晚期患者,肿瘤细胞增殖快、侵袭性强,加之临床上缺少分子靶向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预后相对不佳,因此采取合适的化疗方案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9]。目前国内外对于乳腺癌的化疗尚未达成统一,因此选择最优的化疗方案,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疗效和预后,是目前临床研究重点[10]。大量研究表明,临床上最常见、最有效的辅助化疗,主要包括含蒽环类物质、紫杉类物质的两者联合或三者联合。多西他赛属于新型的半合紫杉类抗肿瘤药物,能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细胞微小管β位点,促进细胞中微管蛋白的聚集,使其成为相对稳定的微管,抑制微管解聚、重组,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复制效果,导致肿瘤细胞在M期和G2期繁殖受阻,最终达到阻碍肿瘤细胞的正常有丝分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效果[11]。阿霉素(多柔比星)属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DNA核中的碱基对,干扰DNA聚合酶的α和β亚基,降低细胞的活性,阻碍核苷酸的合成,该药物还可以嵌入到DNA的双链中,严重干扰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12]。杨泳等[13]指出多柔比星心脏毒性较小,使用安全剂量较高,患者耐受性好,化疗效果更理想。
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也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周期抗肿瘤药物,通过被肝微粒体酶作用,最终被催化、分解、释放出氯乙基磷酰胺,进而发挥细胞毒效应,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时环磷酰胺还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抗原敏感性小淋巴细胞的效果[14]。本次研究通过分别采取TAC与CTF方案治疗,结果显示采取不同方案化疗后,TAC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CTF对照组有效率27.5%(P<0.05)。观察组病理总有效率77.5%,显著高于对照组60.0%(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2组患者3年随访,观察组总存活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结果表明,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说,新辅助化疗后更有利于手术的开展,肿瘤病灶更易被切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陈金辉等[15]报告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共同治疗乳腺癌,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相互协同共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抗肿瘤效果,且两者之间无明显交叉耐药反应。
综上所述, TAC(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较CT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氟尿嘧啶)方案用于乳腺癌的治疗,能有效改善化疗的有效率,提高了病理完全缓解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1] 卢德宏.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Ⅳ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2): 143-144.
[2] 张超, 冯秀芳, 王秀云, 等. 小金丸联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治疗Ⅲ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房, 2016, 27(15): 2059-2061.
[3] 黄恒, 崔彬, 刘付霖, 等. 多西他赛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与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绝经前乳腺癌的疗效比较[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 22(02): 149-151.
[4] 李永峰, 陈杰, 谢尚闹, 等. 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32): 84-86.
[5] 王建逵. 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对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癌症杂志, 2015, 30(04): 537-540.
[6] 王丽娜, 张崇建, 李连方, 等. 三阴性乳腺癌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周疗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 22(03): 211-215.
[7] 王磊. 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对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8): 147-148.
[8] 唐武平.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的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J]. 中外医疗, 2015, 23(31): 117-118.
[9] 阙劲松. 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应用效果[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5, 9(21): 3870-3874.
[10] 冯宇, 赵霞, 吕淑贞, 等. 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癌组织Ki-67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16, 56(24): 63-65.
[11] 黄喜文, 吴静娜, 吴国武, 等. 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12): 1586-1588.
[12] 刘丽娟, 赖雁威. TEC方案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中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34(16): 1391-1395.
[13] 杨泳, 张家衡, 柯有力, 等. TE与TEC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09): 1273-1275.
[14] 吴志鹏. 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 21(03): 304-306.
[15] 陈金辉, 苗玲玲, 蒋志斌.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炎性乳腺癌效果观察[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 26(09): 47-50.
R 737.9
A
1672-2353(2017)21-184-03
10.7619/jcmp.20172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