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燕, 何 崎, 阳 光2
(1.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2. 四川省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颈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切口应用局部联合静脉镇痛的效果研究
秦 燕1, 何 崎1, 阳 光2
(1.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2. 四川省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罗哌卡因; 切口浸润; 地佐辛; 颈椎后路; 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
多模式镇痛(MMA)是联合应用两种或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镇痛措施,通过联合作用发挥更好的镇痛效果,并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1]。局部麻醉药切口浸润镇痛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手术的术后镇痛,若同时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则效果更佳[2]。颈部后路手术切口疼痛持续时间长,患者颈部活动受限,因此选择合适有效的术后镇痛不仅可以缓解术后切口疼痛,而且可降低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3]。现将100例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应用切口周围局部浸润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及其家属签定知情同意书。选取 2014 年 10 月—2015年10月择期行颈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00例, ASAⅠ~Ⅱ级,年龄35~60岁。排除标准: 严重心肺疾病; 严重肝肾功能异常; 慢性疼痛; 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 认知功能障碍; 对麻醉药物过敏等患者。根据术后镇痛方式随机均分为局部浸润罗哌卡因复合静脉地佐辛镇痛组(R组)和单纯静脉地佐辛镇痛组(D组)。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禁饮食,不用术前药。入室后监护心率(HR)、血压(BP)、ECG和氧分压[p(O2)], 开放外周静脉并输注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500 mL。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2%~4%七氟烷和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5~0.2 μg/(kg·min), 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5 mg维持肌松,维持各项生理指标稳定,并使血压波动不超过患者基础血压的20%。L组在缝皮前用0.5%罗哌卡因20 mL在切口周围皮下均匀浸润。手术结束前15 min, 2组均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 并连接地佐辛静脉镇痛泵。镇痛泵配方: 将地佐辛20 mg, 舒芬太尼50 μg, 托烷司琼6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 背景量2 mL/h, 冲击量0.5 mL, 锁定时间15 min。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4、8、12、24 h疼痛VAS评分,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 记录PCIA按压次数; 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见表2。术后24 h内, R组PCIA按压次数为(4.16±1.04)次,较D组(7.56±1.47)次显著减少(P<0.05)。R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各1例; D组恶心呕吐5例,呼吸抑制3例,皮肤瘙痒4例, 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表2 2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分
与R组比较, *P<0.05。
目前术后镇痛方式很多,理想的术后镇痛应操作简单方便、效果确切完善、副作用小。虽然颈后路手术切口较小,但患者手术结束后切口周围疼痛使颈部活动受限,患者早期术后活动减少,胃肠、膀胱和肺功能的恢复延迟,影响患者康复[4]。因此,术后切口的镇痛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良好的镇痛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及焦虑情绪,还可使患者早下地活动和充分休息,早期康复锻炼可防止术后切口粘连,加快患者机体康复,减少卧床时间[5]。
临床常用的术后镇痛方式一般为间断或持续静脉泵注阿片类药物镇痛,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作用[6]。间断给药可达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疼痛的目的,但是止痛效果欠佳。静脉自控镇痛是现在较常用的一种镇痛方法,能设置一定速率持续泵药镇痛,效果较间断给药好,但剂量不易控制。因静脉给药为全身性给药,要达到局部止痛浓度,全身用药浓度比较大,但呕吐、头晕、嗜睡、尿潴留等副作用也会随之增加[7]。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镇痛时间长,麻醉效果好,其效能是利多卡因的4倍。有研究[8-9]在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皮肤血管的作用时发现,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都会使皮肤血管舒张,而低剂量的罗哌卡因则能减少皮肤血管血液的流动。血管收缩可降低局麻药的吸收,减轻毒性,延长持续时间。地佐辛为新型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因其成瘾性小镇痛作用强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术后镇痛。本研究用0.5%罗哌卡因20 mL行切口局部浸润,复合镇痛组24 h内VAS明显低于单纯PCIA组,且PCIA的按压次数明显减少,表明罗哌卡因术后24 h内可提高地佐辛PCIA 用于颈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的镇痛质量,二者复合使用可起到多模式镇痛的作用。
[1] 朱郁芳. 骨科术后多模式镇痛新进展[J].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1, 34 (1): 58-61.
[2] 梁春齐, 向宏富, 田志海, 等. 局部浸润罗哌卡因对病人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05, 22(1): 70-71.
[3] Bianconi M, Ferraro L, Traina GC, et al. Pharmacokinetics and efficacy of ropivacaine continuous wound instillation after joint replacement surgery[J]. Br J Anaesth, 2003, 91(6): 830-835.
[4] 赵欣, 陈蕾, 诸燕, 等. 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6, 22(6): 475-476.
[5] Pulido P A, Colwell C W, Hoenecke H R, et al. The efficacy of continuous bupivacaine infiltration for pain management following orthopaedic knee surgery: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 Orthop Nurs, 2002, 21 (1): 31-38.
[6] 吴进, 汪正平, 颜涛, 等. 布比卡因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疼痛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1): 30-32.
[7] 毕经斌.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复合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在下肢手术后的应用[J].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9, 5(5): 355-357.
[8] 周武忠, 叶颂霖, 孙俊, 等. 罗哌卡因局麻与镇痛泵对髋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比较[J]. 实用骨科杂志, 2010, 16(11): 813-815.
[9] Astur D C, Aleluia V, Veronese C, et al. A prospective double blinded randomized study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with hamstrings tendon and spinal anesthesia with or without femoral nerve block[J]. Knee, 2014, 21(5): 911-915.
2017-06-13
四川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BK20151045)
R 614
A
1672-2353(2017)21-093-02
10.7619/jcmp.20172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