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回应“准度”发现孩子的另一面

2017-12-06 07:10杨杰
家长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宝宝飞机奶奶

□杨杰

改变回应“准度”发现孩子的另一面

□杨杰

努力做到与孩子同在,最大限度接收孩子的信息,处理信息,然后向孩子释放我的信息,其实就是回应孩子。

飞机上的偶遇

最近,时常会想起前不久坐飞机遇到的一件小事。当时是回老家,放眼望去,飞机上多是我的家乡人,因此平添了一份亲切。我登机比较早,坐在靠窗的位置,随身带了一本比较轻松的书打发时间。

过了一会儿,一位妈妈和奶奶带着一个大约一周岁左右的小男孩上了飞机,她们非常引人注目,因为孩子是疯狂地哭着进来的,她们的座位恰好和我相邻。飞机起飞后,孩子依然大哭不止,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很害怕坐飞机,大概是飞机发动的声音让他的耳膜极不舒服。

我非常理解那一刻孩子妈妈和奶奶的心情,在这样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她们实在不忍心打扰到别人,但对孩子的哭声又无能为力。尽管如此,她们还是很努力地抚慰孩子,或者说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奶奶会指着阅读灯用极快的语速对孩子说:“你快看,这是什么?”妈妈也找出零食、儿歌书跟孩子互动,她慌乱地给孩子念着儿歌,想稳住孩子的情绪,甚至后座的乘客还递过来几个小番茄试图抚慰孩子,然而孩子根本不理,只是徒劳地在妈妈和奶奶的怀里挣扎,并伴随着声嘶力竭的哭喊。我猜想,对于这个幼小的孩子来说,那一刻的恐惧感,几乎达到了他生命体验的峰值。

我默默地感受她们抚慰孩子的节奏。心想,她们的做法,根本无法让孩子安静下来,只会让孩子更加急躁、恐惧。我不忍心看到小宝宝长时间处于抓狂的状态,很想提醒她们几句,然而,直言相告又显得很唐突。

正犹豫着,奶奶先开口了,她满脸愧疚地跟我道歉:“对不起,打扰你看书了。”我顺势说:“没关系,我常跟孩子打交道,不会介意的。”

奶奶一听“我常跟孩子打交道”,立刻眼前一亮,跟我攀谈起来。我对她说:“其实,我刚才就想跟你们聊聊,我知道孩子这样哭你们很着急,但你们太焦虑了,跟孩子说话的频率太快,你们都处于慌乱状态,完全没有看孩子的反应,因此,你们所有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更焦躁,根本起不到安慰孩子的作用。如果我没猜错,你们平时大概跟孩子说话语速也很快,长此以往,将来你会发现这个孩子性格会很急躁,还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奶奶说:“哎呀,这孩子现在就很急躁,你说的对,我们全家人语速都很快,看来我们得改。”

帮陌生人带孩子

我跟奶奶闲聊着,顺便微笑着看着奶奶怀里的小男孩,还试探着小幅度对他做个鬼脸。没想到他的哭声竟然渐渐停下来,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芒,他开始观察我。我一边跟奶奶聊天,一边用表情跟他互动,感觉他的情绪开始平静,还试探着用小手握住我的手指。对这个动作,我感到很吃惊,心想:“就凭几个表情的互动,小宝宝就敢靠近我,这是多信任我呀。”

我知道,这是无声的许可,是小宝宝释放出的强烈的善意信号,此时此刻,我可以主动靠近他了。于是,我尝试跟他进行一些小互动,因为环境所限,互动的素材都是刚才妈妈和奶奶用过的。不同的是,我跟孩子的互动节奏很慢,每做一个动作,我都会看着孩子的眼睛,关注他的表情和动向,如同下棋一样,我走一步,然后就等着小宝宝走他的那一步。比如,飞机的小桌板上有一个放杯子的圆环,不用的时候就吸附在小桌板上。我像做慢动作一样,假装很吃力地把这个圆环放下来,同时看着小宝宝的表情,当他表现出兴趣,我再调皮地往上一拨,圆环再次吸附在小桌板上,然后,我继续等待小宝宝的反应,他很快就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不断地指挥我把圆环拨下来,再放上去。

他只有一岁多,虽然能听懂大部分的话,但会说的字只有几个,比如会说“8”,因为他家住在8楼。还会竖起大拇指说“棒”,因此,他和我的交流基本都用手势完成。他想让我做什么,就用手推我,这样玩了一会儿,我拿起她们随身带的一本儿歌书。我没有像妈妈那样从前到后给他读儿歌,而是很有悬念、很惊喜地翻开一页,然后选画面当中最突出的一个元素来跟他互动,比如,呀,好漂亮的蜻蜓哦。然后再翻开一页:淘气的小猴子,它在爬树呢!当我翻开一页有葡萄的画面,假装捏一个葡萄喂他,他竟然很配合地张开小嘴假装吃了一个。有时候,他也拿过儿歌书,学着我的样子翻书,然后等着我的回应。我心里感叹:小孩天然就会等待别人的信号。就这样变着花样跟他玩,还拿我的书跟他躲猫猫,他竟然咯咯直笑,这是上飞机以后第一次看到他的笑容。

机上可以玩的东西实在有限,我想不到还有什么东西能拿来玩?我看了一眼窗外,忽然有了主意,我问小宝宝:“你看飞机的翅膀好大呀,它棒不棒?”小宝宝歪着身子往外看,然后跷起大拇指回答我:“棒。”嗯,我俩终于开始了真正的对话,虽然只有一个字。

大概是在奶奶怀里看机翼不方便,他竟然张开双臂让我抱。那一刻,我再次暗暗吃惊。我们认识还不到半小时呢,他给我的信任额度也太高了。

于是,我抱着他,他看着机翼,比划着说:“棒。”然后用手推我,让我也看机翼,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夸飞机的翅膀很“棒”。我们两个看机翼就看了好半天,彼此轮流看,非常有默契。这时飞机开始降落,那一瞬间估计是不舒服的感觉在加剧,小宝宝又哼唧着要哭。我模拟飞机翅膀说:“小宝贝不哭,我很厉害的,不要怕,我现在带着你降落,然后你就可以坐车回家喽,你家住几楼啊?”他回答:“8!”我继续模拟飞机的翅膀说:“你看到楼房了吗?能找到你家吗?”

然后我们轮流看楼房,慢慢聊着,小宝宝很放松地在我的怀抱里玩。飞机的大半程基本都是我带这个小宝宝,不过妈妈和奶奶也没闲着。她们开始的时候对眼前的一幕感到很惊讶,然后反思并互相鼓励:“看来咱们的方法确实不对,说话太快了,太着急,回家咱们一起改……”直到飞机降落,小宝宝都没再哭,很平静,等飞机停稳了,他也不急着找妈妈和奶奶,而是坐在我的腿上看飞机上的乘客陆续走出舱门,专注而又好奇。他的妈妈和奶奶说,多亏遇到我,要不然飞机降落肯定又要大哭大闹。

分别的时候,奶奶要了我的联系方式,还要了微信号。我相信,她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虽然她们感谢我,其实,这一路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每次想起小宝宝放松地在我的怀抱里,彼此用眼神、表情、手势交流,竟然毫无障碍,还能那么默契,就感觉暖意在心头。

改变回应的“准度”

虽然小宝宝给我那么多信任实在出乎意料,但是,我能安抚他的情绪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我有长时间陪伴各种年龄、各种性格孩子的经历和经验,我也有专业的教育背景。

后来我常常想:按照这个孩子当时的恐惧程度来推测,如果我中途没有帮忙,这一个小时的飞行过程,也许他会一直哭,也许飞机降落的时候他会哭。如果真是这样,他的妈妈和奶奶会得出什么结论呢?说不定她们认为这个孩子就是怕坐飞机,而且性格急躁,不容易安抚。

教育有一个层面的东西,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那就是微妙的相处品质。

就比如在飞机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其实我跟小宝宝互动的方式并没有什么新花样,当时带着他看飞机翅膀的时候,心里惊觉道:咦,这些方法不都是妈妈奶奶刚才用过的吗?相当于我把她们的路又走了一遍。

然而这中间毕竟是有不同的,其中的不同,孩子可以一瞬间就捕捉到,他能很快安静下来,跟我一起玩,一起笑,我也能很清晰地找到那种分寸感。然而,就算我很努力地描摹这种感觉,呈现出来的语言依然很粗糙,我只能描述说我的节奏放

新媒体声音慢,内心安稳。然而,孩子那一颦一笑中传递出来的丰富信息,以及我的感应和解读,那种层层叠叠的感触却怎么都说不清楚。也正因为如此,我写出的大部分文章自己都不满意,总感觉没把我最想说的表达出来。我想,语言的分辨度远没有感觉的分辨度高,因此,这世间最细腻的感触,也许注定是心中有、口中无吧!

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家庭就会发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互动风格,这会形成跟孩子相处的惯性。这次飞机上的偶遇,我作为一个陌生人,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互动风格,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我平时常常跟亲戚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也常常有类似的感触,虽然是同一个孩子,但在我们双方的眼里,简直是判若两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通常不只是方法的原因,而是来自更微妙的差异,这要看我们跟孩子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中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它们很细微,但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你一定很关心这个层面的东西怎么学会。说实话,这些微妙的回应,不是学会的,而是需要用自己的感觉去领悟。

仔细回想,我回应孩子的方式,并不是某个人、某本书教我的,而是跟小孩相处的过程中,我尽力让自己的感觉留在当下这一刻,努力做到与孩子同在,我把自己看成是一台“生物计算机”,最大限度地接收孩子的信息,处理信息,然后向孩子释放我的信息,其实就是回应孩子。通常人们都会把生活中琐碎的对话、互动看成是“小事”,简直不值一提,其实,这些都是“大事”,家长应该隆重对待。每次“接收信息——释放信息”之后,我都会习惯性地感知自己的“准度”,只要稍微有点不对劲儿,或者感觉还有更好的回应方式,我就会反复打磨,准备出好几种修改方案。等下次遇到同类的事情,我的“准度”通常会有所提升。直到今天,我依然坚持这样做。

在我看来,细腻地感知孩子,不是天赋,而是功夫。真诚地建议每一位爸爸妈妈做一个感知试验:选择无风无雨、平凡琐碎的一天,把自己感觉的雷达全部打开,认真听孩子的每一句话,认真回应每一件小事,到临睡前评估一下自己的“准度”,你一定会发现,亲子互动中有很多空隙和裂纹,那是我们可以弥补和改善的地方。

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你会发现孩子的另一面,那是从前不曾相遇的品质。

网友评论

蓝心:

您说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飞机上与孩子交流的那种感觉,我是无法用语言形容读完您推送文章后的感动,温暖、动人、自然……是或又都不是!您的文字已很传神了,主要是非常用心,也很真实,您的文章总能打动我!我相信我能懂、能体会到,眼前浮现出您与宝宝眼神互动的情景!看到您的文章,真是一个美妙的清晨!

业:

以往一直留意杨老师理念中那种抽象的“理论”和细微的技巧,虽然用文字描述,但也有种一语道破天机的警醒,让我理解到人的“互动模式”特别重要,就是我跟他人的互动是愉快、轻松、投入、自在,还是做作?这些技巧必定是从内心出发,孩子会敏感地察觉到从而回应大人的感受,哭闹有很大程度是孩子看到成人焦虑地“否定”自己的情绪,从而“吓到”自己了。

星语:

您的每一篇文章都精心打磨,值得反复阅读。这篇依然从案例出发,生动描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使本文充满趣味。再加以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带着我们反思,给出适当的建议。最可贵的是最后那一段,说明这种精确回应就是功夫,这个功夫是一种觉察能力、觉察意识,需要刻意反复练习,不断反思。这种意识和能力练习,实际上是家长们最缺少的。

(摘自“杨杰的妈妈圈”)

猜你喜欢
小宝宝飞机奶奶
飞机失踪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小宝宝高兴了
小宝宝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小宝宝的哭声,你听懂了吗
奶奶驾到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