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歆 贺军荣 本刊记者 邢玉婧
即使倒下,我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
——记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八中队班长郑明岗
文/张 歆 贺军荣 本刊记者 邢玉婧
踏着马栏山下炽热的土地,郑明岗戴着假肢刚刚完成了一次长跑。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衣角落在滚烫的地面上,发出嗞嗞的声音,留下一个个白色圆圈。
2014年,突如其来的病魔让22岁的郑明岗永远失去了左小腿。这样的打击,足以打倒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可郑明岗却说:“即使倒下,我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
“23分50秒!优秀!”中队长李辉宣布成绩,现场随即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周,他已经完成了5次负重长跑。”
厚厚的老茧再次被磨破,汗水和血水融在一起,缓缓地向下流淌,在假肢上留下一条条斑驳的印迹。有战友问郑明岗“疼不疼”,郑明岗一边用毛巾擦去血迹,一边回答:“怕痛的那条腿已经没了。”
2014年5月,郑明岗突患动脉血栓脉管炎。当时,中队正在搬迁,作为单独执勤点负责人的郑明岗,带领战士夜以继日地在工地上忙活,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后来,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恶化,摆在郑明岗面前的现实生硬而残酷——截肢。
由于郑明岗的体质比较特殊,药物过敏导致不能使用麻醉药,他硬是咬着毛巾强忍着疼痛接受了6次截肢手术,从左脚拇指一路截到了膝关节。每次手术,他都疼得剧烈颤抖,抓烂了20多条床单,体重也从120多斤降到不足80斤。医生使用吗啡给他止痛,起初还有些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吗啡也失效了。病魔带给郑明岗的不仅是巨大的身心痛苦,还有无时不在的生命危险。第3次手术后,他的身体极度虚弱,肌体出现了对任何药物都过敏的变态反应。一天,他突然抽搐、呕吐不止,心率几乎降到了零,随后陷入重度昏迷,医生连续抢救了30多个小时才把他从“鬼门关”抢了回来。这样的抢救手术,他先后经历了4次。主治医师计科说:“我从医20多年,没见过意志这么坚强的病人,一般人肯定熬不过去。”有人问郑明岗是怎么挺过来的,郑明岗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被打垮,我还想回到马栏。”
郑明岗的家乡甘肃正宁是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的发源地,淳朴的民风让他从小就崇拜军人、向往军营。2010年7月,他高中毕业后,婉拒了父母“在家经商”的建议,毅然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我愿意像坚强的马栏花那样,扎根最艰苦的地方。”新兵下队分配前一天,郑明岗连夜写下申请书,希望组织让他到最艰苦的八中队磨砺成长。在郑明岗的带动下,许多新兵也递交了到偏远中队服役的申请。2013年年底,由于表现突出,郑明岗被任命为某执勤点负责人,带领30多名战士守卫某重要目标。而在此之前,此类任务都是由干部负责完成。
因此,面对截肢的厄运,郑明岗最大的困扰是:失去了左腿,还能继续穿着心爱的军装吗?在他最为低落最为迷茫的时候,在他最需要关心和支持的时候,领导的关怀、战友的关爱、父母的关心,郑明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凭着对军营的满腔热爱,他的心里再次燃起了梦想的星火。
装上假肢的第一刻,郑明岗就迫不及待下地行走。他感觉“就像踩在一块海绵上”,刚站起来就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每往前挪动一步,左膝就传来锥心刺骨的疼痛,疼得他豆大的汗珠直掉。一天早上,护士焦纯看到一个蹒跚的身影出现在院子里,那是郑明岗在练习行走。走近一看,焦纯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郑明岗的脸颊上布满了淤青,假肢上全是鲜血,汗水沿着衣角不停往下掉。焦纯赶紧把郑明岗扶到病房,检查伤口时看到他的膝盖已血肉模糊。
凭着重返战位的执着信念,30天后,郑明岗终于能正常走路了。出院当天,他就向支队递交了归队申请:我是一名战士,请求组织让我回归战位!
入伍7年多来,郑明岗经历很多岗位。无论是当普通战士、给养员,还是担任班长,他从未停止逐梦的脚步。
那年考核时,郑明岗熟练使用步枪打出了50环“满堂彩”的好成绩,支队特勤排瞄上了这个好苗子。正当他为特战队员选拔考核作准备时,中队给养员被上级选拔调走,党支部考虑他素质全面、责任心强,决定让他接任给养员。起初,他觉得当后勤兵没意思,晚上躺在床上,他做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第二天,他找到中队干部:请组织放心,在任何岗位我都要当个好兵。
给养员是中队出了名的苦差,每周要雇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折腾七八个小时采购物资,遇到恶劣天气,困在山中吃生食、啃冰块也是家常便饭。2012年2月,马栏山区突降大雪,13公里外的关门执勤点道路中断,物资车辆无法通行,30余名官兵面临断粮的危机。郑明岗与9名战友一起,冒着-27℃的严寒、踩着齐膝的积雪出发了。途中,他们累了就坐在雪地里歇会,饿了就啃块冻得硬邦邦的馒头。其间,一名战友不慎摔伤,无法再负重前行,郑明岗背着自己的物资向前走100多米,再返回战友身边背起战友的物资向前走,来回穿梭直到终点。经过10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450多公斤的物资被送到了执勤点。
不久后,中队通知各执勤点挖地窖贮存生活物资。在队部工作的郑明岗再次主动到五一执勤点帮助工作。当时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地表以下2米以内的土壤全部结冰,郑明岗与战友们使用钢钎、洋镐等工具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连续苦战12天。12天里,他的双手被钢钎磨得血肉模糊,身体经常冻得失去知觉,但他依然不肯放弃,最终建成了符合标准的地窖,解决了执勤点给养难的问题。
郑明岗截肢后刚刚归队时,中队干部怕他累着,连叠被子、打饭、洗碗这样的小事都安排战友帮他干,还指定人给他打洗脚水。他婉拒了战友的好意:我是部队建设的一颗“螺丝钉”,绝不是个“包袱”。
“那是一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指导员李京眼含热泪讲述了郑明岗的归队后的经历。“为了恢复到尖兵状态,他几乎是拼着命练。”第一次器械训练时,郑明岗不慎从单杠上摔了下来,“左小腿”甩出了很远,他单腿蹦跳到假肢前,安好后继续训练……一次,中队组织5公里长跑训练,干部考虑到郑明岗装了假肢行动不便就没通知他,可他却主动请缨,没想到成绩不合格。为了达标,别人跑3公里,郑明岗就练习5公里;别人跑5公里,他就穿防弹衣、绑沙袋加码练。练习长跑时,他的左膝关节磨烂了,脓血沿着假肢淌下来,他让卫生员简单处理又投入训练。半年以后,他的军事课目成绩全部达到优秀。
如今,郑明岗的单双杠能完成五练习,俯卧撑一口气能做200多个,5公里武装越野取得23分钟的好成绩,还担任了擒敌、战术、器械等5个课目的教员。去年,总队给郑明岗记个人二等功,并向全体官兵发出 “向郑明岗同志学习争当训练尖兵”的号召。
2016年9月,中队担负某执勤点设卡检查勤务,郑明岗第一个报名参加任务。一天中午,担任控制组组长的郑明岗发现一辆汽车临近检查点时突然加速企图冲卡,当即鸣枪警告。疑犯随后弃车逃窜,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使出一记侧踹把疑犯重重击倒在地,随即用娴熟的“锁喉擒拿”死死控制住疑犯,当场缴获大量违禁物品。
今年5月,中队担负某安保任务,郑明岗再次主动申请参加任务。5月13日18时许,他发现一辆汽车在距离检查点200米的地方停车后,车内人员把一个箱子从后座转移到了后备箱。在检查汽车后备箱时,当场缴获各类管制刀具40多把。
“在我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候,部队和社会给了我支持和力量,我要竭尽全力回馈部队和社会。”
中队官兵都说,无论是什么样的战士,只要在郑明岗的悉心调教下,准能变成一个好兵。
战士董浩浩怕苦怕累,训练时常常“泡病号”,郑明岗专门给他制定训练计划并陪他训练。一次训练后,董浩浩发现郑明岗的左裤腿上有泥,一看竟然是血和浮土结成的块。董浩浩哭着对郑明岗说:“班长,以后我自己练。”后来,董浩浩就像机器一般不知疲倦地训练,不仅甩掉了一身肥肉,还在支队比武中获得第二名,荣立了三等功。
“郑班长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让我一辈子受益。”2015年9月,战士牛童退役的时候抱着郑明岗,久久不愿松手。“如果再当一次兵,我还要当他的兵。”刚到中队时,牛童面对山区的闭塞环境,感到失落和迷茫,买了礼品打算“拜访”领导调离中队。“年轻时怕吃苦,一辈子都没出息。”郑明岗严厉批评了他,给他讲部队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气象,带着他学习习主席的“扣子论”。后来,牛童渐渐变得积极,还成为中队的理论骨干。
近两年来,郑明岗所带的班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1名战士考取军校,6名战士入党立功,4名战士成长为骨干。
由于交通不便,马栏山区至今仍有许多群众生活贫困。郑明岗始终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善举帮助他们。
中队围墙外的村庄叫转角村,村民来自5个省份18个县区,生活习俗和方言交流不便使得大多数村民并不熟识。这些年,郑明岗与很多群众结成了“穷亲”。转角村党支部书记赵莹莹说,村民有了小郑这个“共同亲戚”,部分群众的困难解决了,邻里关系也好转了。
转角村72岁的孤寡老人周显举常年体弱多病,2015年4月,在支队“学雷锋精神·当雷锋传人”实践活动中,郑明岗主动挑起照料老人生活的重担。去年冬天,老人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郑明岗打起背包住到老人家里,每隔两个小时就为老人清理粪便、换洗床单,老人多次劝他离开,但他一待就是10多天,直到老人病愈康复。“我一辈子没有子女,老了却有了‘亲儿子’。”老人感慨地说。
驻地群众周天宝家庭贫困,只读过两年书,2016年1月,郑明岗与他结成帮扶对子教他读书认字,半年时间就教会了他2000多个汉字。在教习文化的过程中,郑明岗发现周天宝对机械知识感兴趣,便向西安的同学推荐他去学习汽修,经过多次协调,汽修店减免了他的学费,还指派专人帮带他。“郑哥让我的人生发生了转折,我也要像他一样帮助更多的人。”如今,小周的技术十分精湛,还打算明年开一家汽修店。
“郑哥哥是我们的大恩人。”每次提到郑明岗,齐心学校的十几名贫困学生都这么说。两年前,八年级学生王雪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郑明岗在资助她的同时,还在媒体上发布捐资助学的请求,解决了11名贫困学生的上学难题。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捐资助学队伍,成立了爱心公益团队,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帮助。
中队附近有个回民村,居住着100多户回族群众。2015年年初,郑明岗得知回民村阿訇苏灵峰家境困难,他与中队官兵多次来到苏家,带去生活物资并提出脱贫建议,还决定帮助苏家3个孩子完成学业。一天雨夜,苏灵峰的大女儿突然高烧不退,他急忙向附近的私家车车主打电话请求送孩子去医院,但大家都以天气不好不安全为由拒绝了他,万般无奈时,他拨打了郑明岗的电话。郑明岗给一位熟识的车主打电话反复说明情况,车主被他的执着感动了,冒雨开车沿着崎岖的山路把孩子送到了医院。“要是明天早上送过来,孩子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了。”医生严肃地告诉苏灵峰。郑明岗知道苏灵峰经济困难,悄悄垫付了3000多元的医疗费。苏灵峰被郑明岗的善举感动,在回族群众中大力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和人民军队爱民助民的实际行动。后来,他还来到汉族群众家中宣讲回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倡导民族团结一家亲。
去年秋天,在郑明岗的建议下,中队举办了军民联欢晚会,200多名回汉群众签订了“互相尊重民族习惯”等8条村民公约。从此,回汉群众和睦相处。
今年4月,受共青团陕西省委邀请,郑明岗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志·青年梦·寻找身边的好青年”活动,先后在西安、咸阳等地的20多所高校,为10万余名学生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西京学院演讲时,一名学生问郑明岗:“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奔跑?”“是梦想的力量!”郑明岗回答。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责任编辑:邢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