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纬地巡天路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建功航天事业纪实

2017-12-06 05:31杨亚洲邢玉婧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张斌测控航天

文/张 勇 杨亚洲 本刊记者 邢玉婧

经天纬地巡天路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建功航天事业纪实

文/张 勇 杨亚洲 本刊记者 邢玉婧

50载追星揽舟,50载风雨征程,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一代代航天测控人用青春与热血、忠诚与智慧,在浩瀚天宇铺就了一条经天纬地的巡天之路,在中华民族精神之林,树立起一座彪炳史册的天路丰碑。

迎难而上信念如初

纵然有千难万险,测控人凭着热爱祖国、忠诚使命的坚定信念,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了祖国、为了事业,他们都甘之如饴,在所不惜。

1967年6月23日,为了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控任务,一支神秘的队伍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逶迤而出,悄然南下,在秦岭山麓深处一个叫桥南的地方扎下根来。这就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最早一批创业者,50张桌子、30把椅子,就是他们当时全部家当。在秦岭脚下,他们一扎就是两年,边勘探选址、边动手建设,边架设电缆天线、边安装调试设备。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要建设尖端复杂的卫星地面观测系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许多同志甚至连计算机是什么模样都没见过。他们白天搞建设、晚上抓攻关,昏暗的油灯下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粗糙的木桌上堆满了演算的图纸。经过近两年半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观测系统建设方案诞生了,并一举通过了论证。随后又编制成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轨道计算、轨道预报、数据处理等一整套测控方案。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心准确预报了卫星飞临世界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和方位,在浩瀚天宇树起中国人征战太空的第一座里程碑。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原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济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空间工程学院学习期间,学院多次邀请他留下来工作,他都婉言谢绝。归国后,领导和朋友问他在外两年有何感受,他神情庄重:“看到国外测控技术发展得那么快,着急的睡不着觉,总想把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和国外的距离拉近一点,只有这样,我觉得我们这些搞航天的人脸上才有光。”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已经深深的融入每一个测控人的血液。

面对国外的严密技术封锁,李济生30多年矢志不渝,独立自主攻破了一大批尖端技术,逐步实现了轨道精度从千米到百米、再到十米级的“三级跳”。

针对当时我国地球同步卫星可测弧段短的情况,中心原副总工程师巫致中提出了“遥控指令控制链”,大大提高了测控系统的可靠性与自动化程度,创造了主副测控站同步并步三节拍的工作方式,被陈芳允院士称为“地球同步卫星测控的交响乐”。

技术部高级工程师王家松公派英国留学期间,利用自己研制的定轨软件计算出了卫星轨道精度达2—3厘米的世界纪录,远远超过了欧洲空间中心和德、法、美等国多家知名轨道计算中心,名列各国之首。在欧洲空间操作中心组织的“环境卫星”轨道竞赛中,他研发的定轨软件一举夺冠,在国际宇航界引起轰动。面对导师挽留和外国公司的高薪聘请,他没有忘记众多科学家的座右铭,“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义无反顾回国投身航天测控事业。

信念的种子不择土壤,理想的花蕊无畏风霜。一代代航天测控人为绘制祖国航天测控事业的宏伟蓝图矢志不移,呕心沥血,他们把青春年华献给航天,把忠诚融进祖国星座。

自强不息信念如炬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能形象反映航天测控事业的鲜明特点。为了能够“控得住、测得准”,一代代测控人始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用勤劳的双手不断推动了航天测控技术的创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而要把同步卫星送到赤道上空3.6万公里的轨道,难度之大、科技含量之高,前所未有。

当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仅有4台晶体管计算机,总内存量不如一台286微机,要让这样的计算机处理通信卫星如潮水般涌来的数据,在外国专家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我国航天部门多次与外国公司接洽,试图引进百万次计算机,但均受到外国公司的拒绝。

“你能封锁技术,但是封锁不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心技术人员独辟蹊径,大胆提出了四机并联的方案,即把两台320计算机和两台717计算机加起来,捆在一起使用,变单机计算为多机计算,解决工作量大、要求实时反应快与机器运算速度慢的矛盾。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试验通信卫星,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准确控制下,成功定点于距地球3.6万公里的赤道上空。从此,中国开始用自己的通信卫星与世界对话。

艰难险阻挡不住“爱拼”的航天测控人。面对高风险的航天事业,航天测控人时刻做好了战胜艰险的准备,危难关头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向前冲。

2006年11月,我国一颗遥感卫星突发故障。遥测数据显示,卫星在太空中急速翻滚,星上能源完全消失,只有阳光照射到太阳能帆板时,才有几秒钟的信号反馈。

卫星研制部门和航天测控战线的专家紧急会商。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卫星姿态,抓住每次几秒钟的卫星加电时间,注入控制指令,使卫星停止翻滚,转入正常运行姿态。否则,造价数十亿元的卫星,将成为毫无用处的太空垃圾。

中心研究员李恒年带领团队挺身而出。经过持续20多天的仿真分析,他们终于掌握了卫星翻滚的运动规律和太阳帆板供电的周期规律,准确预测出卫星最大供电时间段。按照他们的建议,远望号测量船在南半球上空捕获卫星,注入遥控指令,69天的太空营救,终获全胜。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或许,“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的这首言志诗,正是一代代太空“牧星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写照。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心才在历次科研试验任务中实现了100%的成功率。

以苦为乐信念如磐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这首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广为流传的《祖国不会忘记》,就是对航天测控人崇高精神最真实的描绘。

姚金风,是中心喀什测控站第一批科技工作者。这个来自天府之国的女大学生,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前,随着丈夫李荣发一块来到了戈壁滩。这对同是学计算机的夫妻,在经历了睡地窝子、喝雪水、吃苜蓿菜的艰苦生活后,很快又双双日夜奋战在机房。那时姚金风怀孕已到临产期,连走路都摇摇摆摆。大家怕她吃不消,不让她进机房,想不到这个平时文文静静的女大学生却固执地对担任分队长的丈夫说:“就是把孩子生在机房,也别想让我回去。”说完抱起被子也进了机房。卫星发射一周后,姚金风生下了孩子,夫妻俩给孩子取名为“星星”。

“宁可牺牲个人,绝不辜负国家”,老一辈测控人正是凭着这种奉献精神,在没有先进设备、没有经验借鉴的困难面前,白手起家,打牢了航天测控事业的根基。

中心活动测控回收部,由于常年外出执行任务,被称为“现代大篷车队”。他们常年离妻别子风餐露宿,乘专列,驾轮渡,住帐篷,走南闯北,四海为家。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他们今天观赏特区风光,明天沐浴戈壁风雪,很浪漫,很潇洒。岂不知,伴随他们的却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艰辛。每次执行任务少则数月,长则一年,逢年过节不能阖家团聚,家人生病不能回家照顾,亲人病故不能回去料理……

2013年7月,第二活动站圆满完成神舟十号任务,终于要返回单位所在地陕西渭南。通信队队长张斌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了。父母听说儿子坐的火车途经家乡,说什么也要见儿子一面。但列车中途是不停车的,于是,张斌和父母约定在火车经过路口时透过车窗看张斌一眼。可是由于列车晚点,张斌的父母和爱人一直等了6个多小时。晚上11点多,张斌乘坐的列车终于来了,为了能让儿子看见自己,父母让家人把车灯双闪打开,而另一边,为了父母能看见儿子,站领导和张斌的同事们拼命对着车窗外齐声高喊:“爸爸!妈妈!”父母和儿子终于看见了。张斌满足地笑了,同事们也笑了,但笑着笑着,一个个满脸泪水。

据不完全统计,50多年来活动测控部人员外出执行任务期间,有150多人在爱人生小孩时无法照顾,有100多人在直系亲属病危病故没能回去。任务繁重时期,有的同志几年没有休过正常假,有的带病坚守在任务第一线,有的把小孩送回老家寄养。

“风雨十八盘,多少英雄汉。坚守星空显功勋,征战苍穹远。寂寞塬上花,独自开成苑。埋骨青山伴寒星,换得丹心暖。”这首词是地面站网管理中心作试科科长章乐创作的。大学毕业时,章乐谢绝亲朋邀他经商的好意,走进中心测控一线。枯燥值守、微薄工资、两地分居,也曾让他苦恼过,困惑过。

一次同学聚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好友举杯提议:“首先敬我们身边的航天人一杯酒,神舟飞船上天后,外国人看我们的眼神都多了几分敬意。”那一刻,章乐无比自豪。

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正是这种精神追求照亮了他们追星揽舟的漫漫征途,让广袤的星空因为一颗又一颗“中国星”而更加绚丽。★

责任编辑:邢玉婧

猜你喜欢
张斌测控航天
夕阳家园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昆山祺迈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花之恋》
逐梦航天日
基于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装备测控中的应用
向着新航程进发——远望7号测控船首航记录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