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N.E.S 张凯
骗补案水落石出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撰文/N.E.S 张凯
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便是“骗补”。自2月份以来,国家严查骗补事件,导致不少车企在战战兢兢中度日。经历了7个月的调查,骗补案终于水落石出。9月份,工信部率先曝光了5家典型骗补企业。4个月后,工信部正式发布了行政处罚决定。至此,新能源汽车骗补案正式告一段落,车企们心里的石头也终于有了着落。而对于该事件,业内人士的一致看法则是“No zuo ,No die。”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也滋生出一些“唯利是图”的企业,在补贴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实施着骗补行为。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作为骗补重灾区,存在着未生产即虚假上报合格证、产品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关键参数不一致、电池拆装后重复利用申请补贴等骗补行为。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补贴作为一项“利器”在产业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位置。而引起骗补事件的关键点在于实施“补贴退坡”政策。2015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了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同时从2017年开始进行适当退坡: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从行业角度来看,补贴退坡政策是对市场的一种激励,迫使企业尽快完成成本控制,并逐步走向市场化发展模式。但从企业角度而言,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未形成规模,培育市场仍面临着多重难题,这就迫使企业不得不另寻他路。
在调查骗补事件过程中,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一度出现低迷,从中汽协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今年新能源车市的增速较去年有了明显的回落,尤其进入第四季度冲刺阶段时,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此前,中汽协曾预计,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实现70万的销量目标,不过这一数字随着骗补事件调查后,很快被减少20万辆变为50万辆。不过即便如此,由于新能源车市遭受骗补案的重创,市场很难完成既定的目标。
可以说,“骗补”事件的出现对于政府而言显然是始料未及的,不过却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情。企业受利益驱动蓄意“骗补”固然可恨,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造成骗补事件的根本还取决于国补加地补的多重过度补贴早已填补企业成本。在这其中,6-8米新能源客车受益最大,也是存在骗补问题最为严重的车型。此外,地方政府监管力度不大以及企业和产品准入门槛较低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历经7个月查处企业存在的骗补行为,其处罚结果也十分严苛。其中,存在恶意骗补情节最严重的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取消其中央财政补贴资格,2015年生产的全部车辆中央财政不予补助,追回2015年度预拨的全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同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取消其整车生产资质。此外,还对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追回2015年度2416辆违规上牌车辆获取的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并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按问题金额50%处以罚款。同时,自2016年起,取消上述4家企业中央财政补贴资格。如此来看,这样的严惩对于问题企业的利润和品牌形象等各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大力。即便在整改之后,能否继续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也成为未知。
虽然骗补案给市场带来不小的震荡,但这个丑闻却给市场带来了新一轮的变革。严查骗补行为,起到了“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和震慑效果,有利于补贴政策的作用发挥和行业秩序的维护。此外,还激励了补贴调整政策的快速出台,其中新的补贴政策明确表明不单单以续驶里程作为补贴的主要依据,这也增加了车企获得补贴的难度,直接扼杀了企业的骗补行为。
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因为骗补一事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该事件作为产业发展的一段序曲也值得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以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加速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