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 浙江 温州 325035)
1.1 身前评价。曹操少年时期纨绔子弟的形象,却被一些人看中他身上所散发出的“机警,有权数”。[3]桥玄称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人不能及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4]桥玄认为曹操是当时治国安邦的关键人物,或称其为“命世之才”。而许劭也对曹操做出了“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5]的评价,所说其中有某种缘由,但不能说没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曹操在世时对他评价主要是他的谋臣和政敌。一是自己的谋臣,荀彧等人对曹操“十胜”的赞誉,虽不乏溢美之词,但因他们所处的立场,能做出这样的评价也就不足为奇。但这些评价并非只是凭借主观的想法,客观实际还是占主导地位,代表了臣僚对当时战局的真实判断。二是曹操政敌主要从曹操的为人方面做出的评价。陈琳论曹操“立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6]这些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片面的评价了曹操的一面,缺乏事实依据。虽然如此,但仍不乏“智计谋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7]“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至于御将,自古少有”[8]等肯定的评价。
1.2 世后评价。由于政治的需要,对曹操褒贬不一。陈寿给予了曹操较高的评价,赞誉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陈寿给曹操的评语中说到:“太祖运筹演谋, 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9]陈寿在评语中对曹操的才能、谋略等给出了肯定的评价。但认为他“所过多残戮”。如曹操攻入徐州“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10]其中不乏夸大之词。但陈寿相对客观的从两方面对曹操做出了评价。
唐太宗从两方面对曹操做出了评价,他的评价基本确定了唐朝人对曹操的看法。他认为曹操“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11]他称赞曹操,说明唐太宗十分欣赏曹操,给予曹操肯定的评价。但唐太宗又说道,曹操虽然有“雄武之姿”,但并没有光复汉王朝。一句“无君之迹”更是直接点明曹操是“奸贼”,有争权篡位之意。虽然唐太宗从正反两方面对曹操做出了评价,也肯定了曹操的功业,但从他的话语中更多体现出的是对曹操的贬低。他希望通过曹操以史为鉴。
2.1 军事才能。曹操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陈留起兵,东征陶谦,南征张绣,官渡决战袁绍等等,表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但曹操的军事才能并非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绝敌制胜,变化如神”,[12]甚至称其“每战必克”,虽难免会有夸大溢美之词,带有阿谀奉承之嫌。他也时常会打败仗,如征讨董卓、兵败赤壁,足以证明并非如此,曹操的军事才能也是在实践中渐渐积累下来的,善于从战争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另外一点是曹操能够知人善用,不拘一格重用人才,有荀彧、郭嘉、许劭等一批谋士,重要的是能够积极采纳正确的建议。
2.2 政治才能。在统一北方以及巩固北方政权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施行屯田制度。屯田制度在当时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当时的粮食问题和流民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并有力的支持了前线,政权得到巩固。二是抑制豪强地主。起初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曹操极力拉拢地方势力,但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这些地方势力严重影响自己的政权和社会的安定。曹操采取抑制土地兼并,改革赋税,兴修水利,起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曹操这一系列的措施,既巩固了当时所建立的政权,又解决了人民的生活问题。虽说其出发点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自身政权考虑,但也是在看清了当时的问题所在,结果也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这些措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2.3 文学贡献。在文学方面,曹操同样有其可赞之处。曹操十分重视网罗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此提高文学以及文学家的地位并得到世人的重视,提高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的积极性。曹操在当时的创作数量是首屈一指的,数量多质量高。他以不同形式充分反应了当时的“现实主义”,使当时的文学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重新回到现实实用的轨道上来,改变了当时的文学局面。[13]另外曹操的作品多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自身所感、所见所闻等等,对于研究汉末的社会状况也有一定意义,他的五言诗更是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被后世所称赞。总之,曹操所开创的建安文学在当时能够在当时这样一个动乱的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并且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的基础,他在其中发挥不小的作用,功不可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但不能因此将他一棒子打死,而曹操一生中在政治、军事、文学、品行等方面又有不同的表现,从不同角度表现出曹操不一样的一面,“所过多所杀戮”、少年“机警”、“超世之杰”、“每战必克”。所以说应该站在曹操所处的特定时期和背景下,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他做出正确的评价,给予恰当的定位。
[1] 《后汉书·献帝纪》
[2] 陈琳.《讨曹操檄文》
[3] 张作耀.曹操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
[4]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
[5]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6] 陈琳.《讨曹操檄文》
[7]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8] 《三国志·吴书》
[9]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
[10] 王仲荦.说曹操[M].北京:中华说局,2009
[11] 张作耀.曹操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2]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
[13] 张亚新.品曹操[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