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日记研究综述

2017-12-06 13:22陆雅楠
雨花 2017年24期
关键词:日记鲁迅文本

■ 陆雅楠

相对于鲁迅小说和杂文等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而言,鲁迅日记的研究略显不足。《鲁迅日记》出版于1951年,此后学界出现一些评论文章,大多数集中于对日记进行史料方面的考证,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至1980年,包子衍的著作《〈鲁迅日记〉札记》出版,其以日记文本为中心,全面探讨日记和鲁迅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总体上来说,既往关于鲁迅日记的研究,其视角主要有三种:考证日记史料价值;分析日记文本价值;综合比较研究。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鲁迅日记进行具体的探讨,展示出日记这一类文本的独特价值,对鲁迅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史料考证方面

1951年,《鲁迅日记》由上海出版公司影印出版,主要收录1912年至1936年所写的日记,其中部分日记遗失或失记。鲁迅生前未曾公开发表日记,他在《马上日记·豫序》中谈及对日记的看法:“我的日记却不是那样。写的是信札往来,银钱收付,无所谓面目,更无所谓真假。例如:二月二日晴,得A信;B来。三月三日雨,收C校薪水X元,复D信。”①1938年,许广平发表《关于鲁迅先生的病中日记》,文章详细描述生病期间的鲁迅仍然坚持写作日记的具体情况,强调鲁迅虽逝,但遗教仍存。1939年,柯灵发表于《鲁迅风》的文章《关于〈鲁迅日记〉》认为“《鲁迅日记》的价值,是在于他的老实,没有造作,不加装点,读者闭目一忽,眼前出来的是一个作家的老老实实的生活——这里有战斗,有工作,也有休息和娱乐。平凡吗?足的,毫不突兀,然而这不正是一个象样的人的生活吗?”②。

正是由于强调日记的真实性,既往研究最先注意日记的史料价值,并且这类文章所占比重最大,本文仅简要综述其中的代表性论文。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中收入鲁迅日记并加注释,随后,研究者以该版全集为母本,展开全面的考证和研究。一方面,大量文章集中于考察日记中的人物和事件,如马蹄疾对鲁迅日记中的若干人名进行考辨;王锡荣通过日记考证鲁迅和北京图书馆的关系。尤其是陈漱渝的《如此“私典密探”——从鲁迅日记中的“羽太”和“H君”谈起》一文就坚决反对部分学者企图利用日记来曲解鲁迅的行为。针对这一现象,他利用史实来证明日记中的“羽太”和“H君”就是羽太重久,并强调不能为了解构革命话语而一味颠覆鲁迅形象,呼吁还原真实的鲁迅。

另一方面,一些文章利用日记史料价值来辅证观点,如胡风的《关于鲁迅日记中有关我的情况若干具体记忆》,文章通过回忆来详细说明鲁迅日记中有关胡风的情况。韦丛芜的《读〈鲁迅日记〉和〈鲁迅书简〉——未名社始末记》一文也带有回忆录性质,通过鲁迅的日记和书简来重温鲁迅和未名社之间的关系。还有王锡荣的《鲁迅与北新书局的版税之争》,他借助日记来详细展示鲁迅和北新书局的版税纠纷,这一场庭外调解的师生诉讼在日记中可以得到印证。此外,随着《鲁迅全集》和《鲁迅日记》的数次校订重版,也衍生出许多关于日记注释考订的文章,如高道一的《〈鲁迅日记〉人物注释补遗》、秦贤次的《〈鲁迅日记〉人物注释的补正与辨识》、李坚怀《2005年版〈鲁迅全集〉日记卷注释校补》等,其在文献史料价值方面也具有一定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裘士雄发表的《〈鲁迅日记〉研究二十年》,文章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分析二十年来鲁迅日记研究的特点,一方面是对于鲁迅日记研究意义的认识有所提高,对于研究难度也有较为清醒地认识。他认为鲁迅日记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真实地记录了鲁迅的生活,进而利于探究鲁迅的创作。另一方面是强调参与鲁迅日记考证和研究的人员之多,领域之广,成果之大。他以《鲁迅研究月刊》为主,整理了二十年来关于鲁迅日记考证的文章,特别肯定了陈梦熊、郭汾阳和高道一对日记考注方面的贡献。

整体上来说,这类研究立足于资料史实并将日记作为第一手资料,考察其中的人物和事件,以此来探讨鲁迅的人际交往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仅仅一味地强调史料考注,片面地理解“流水账式”特征,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研究者忽视鲁迅日记文本的重要意义。

二、文本分析方面

新时期,随着鲁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开始关注鲁迅日记自身的文本价值,将鲁迅日记视为一种叙事文本,进而分析日记中的特殊现象并探究其文本特征,同时也试图挖掘日记文本和其他创作之间的关系。

(一)分析日记文本内容

就鲁迅日记的内容而言,早在1939年,许广平就发表了《鲁迅先生的日记》,

她详细分析鲁迅日记的类型与特点,视鲁迅日记为“正宗嫡派”并强调日记文本的特殊性,但是没有深入阐述其特殊性背后的意蕴。目前,研究者最常讨论的是鲁迅日记中关于信札往来、银钱收付和疾病记载等方面的内容。

探讨人际交往的有王科、李绍华的《从〈鲁迅日记〉看鲁迅与萧军》、侯桂新的《钱玄同与鲁迅交往始末——以日记为视角》、吴辰的《从会馆走出的狂人——从日记看鲁迅与浙东人际关系网络》等,这类研究都是借助日记来探究鲁迅和他人的交往关系始末,而日记主要居于第一手资料的地位。

探讨银钱收付的有李绍华的《〈鲁迅日记〉中的“银钱收付”》,文章整理并分析出日记中银钱收付的几种情况,即寄家用、还书账、馈赠、外借、赈捐和生活杂用开支。周林妹的《〈鲁迅日记〉中的书帐及启示》分析日记中的书帐情况,强调鲁迅详细记录所购书籍的地点、书名、种类、册数、价格,突显这种嗜书如命的鲁迅形象。李肆的《鲁迅在上海的收支与日常生活——兼论职业作家市民化》主要讨论鲁迅在上海时期的物质生活状况,包括鲁迅的收支状况和日常生活,并以此来探究职业作家市民化的情况。

探讨病历记载的有李绍华发表《坚韧地反抗和呐喊着前进的侧影——对〈鲁迅日记〉病历记载的研究》和《关于〈鲁迅日记〉中的病历记载》,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关于病历的记载,强调鲁迅作为一个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所具有的崇高的革命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显然,上述研究还是过于简单,只是注意到日记中琐碎的日常生活内容,整体上还没有深入探讨出鲁迅日记的重要性。

此外,韩大强发表《鲁迅由北京官场转向上海文场的心路历程——基于鲁迅日记中关于经济收入记载的分析》,此文从日记中分析出鲁迅主要的经济收入并立足于鲁迅的经济观,即“自由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却能够为钱而卖掉”,通过分析经济收入和支出,从侧面窥视鲁迅的经济生活状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事实上,他明确将鲁迅的经济收入分为两个阶段,即北京时期主要靠工资养家糊口的公务员和上海时期以卖文为生的自由职业者。那么,文章最后也就必然指向鲁迅在经济上、思想上发生了两次根本的转向:一是经济地位“从公务员走向自由职业者”;二是思想上“从进化论走向阶级论”③。

(二)分析日记特殊现象

就鲁迅日记的特殊现象来说,研究者主要关注到日记中的语言问题,出版语汇问题、关于年的意识等。戈双剑、杨晶的《鲁迅日记中的语言考察》注意到日记中语言风格的不同,即公务员时期的日记评人论事,用语简练且爱憎分明,而自由文人时期的日记多简洁记人叙事,很少价值判断,试图挖掘并阐释背后深刻的历史动因、时代演进、环境变迁、个人际遇对心理、语言的影响等。另外,《鲁迅日记、书信中的出版语汇考察》一文则探讨鲁迅日记的出版语汇,不仅对出版语汇进行描述式陈列,还考察这些语汇在鲁迅日记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历史背景,透过出版语汇来触摸历史,进而揭示出鲁迅作为出版家、编辑家的现代出版理念。

韩大强发表《疏离与妥协——鲁迅日记中关于年的意识》,他试图通过检阅日记中关于“阳历新年”与“阴历新年”的记录,窥视出20世纪初期中国传统节日观念的变迁,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们对传统节日习俗疏离与妥协的心路历程,即先是不认同或者鄙弃那种生活,随后是这种不认同成为普遍现象和时代的思想潮流,但是相当多的人实际上还得无可奈何地那样生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鲁迅日记中的“无事”现象和“失记”现象。刘克敌的《努力的徒劳与徒劳的努力——从日记看“五四”退潮之初鲁迅的日常生活》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即“从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深处发现历史的无穷希望与可能性,就是寻求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永恒的轮回性与瞬间超越性的统一”④,他从这一时期的鲁迅日记着手,分析其中的日常生活,试图探寻鲁迅为避免再次回到内心的黑暗状态而作的种种努力,进而加深了解这一时期鲁迅精神世界变迁的原因和具体过程。由此,他认为鲁迅所做的努力就是赋予日常生活以“节日化想象”,从而谋求日常生活的“狂欢化”,以精神上的“俗”之一面应对世俗生活就是五四之后鲁迅所能找到的新的救赎之路。另外,《“无事可做”的“鲁迅”与“忙忙碌碌”的“周树人”——从日记看民国初年鲁迅的日常生活》一文也是借助上述理论来分析日记中“无事”的特殊现象,进而挖掘鲁迅日常生活背后的真实心理和意识形态。显然,这两篇文章角度新颖,都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合理化地阐释鲁迅日记,但既定视角也会存在遮蔽问题,其过于强调日常生活的距离感和批判性,反而遮蔽了日常生活琐事最重要的意义,即平民性和真实性。

此外,王锡荣发表《“无事”与“失记”》,文章分析“无事”记载出现的频率呈很明显的起伏,集中表现在两个高峰期,第一次是从1919年到1921年,第二次是从1930年到1932年。而两次“失记”则是1932年2月因“一·二八”战事失记5天以及1936年6月6日至29日因大病失记24天。王锡荣在史料考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这两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试图从空白处阅读内容,从“无事”处读到“有事”。

显然,上述研究者都关注到鲁迅日记文本自身的记事性内容,也分析了鲁迅日记的迥异之处,试图透过这些特殊现象来考察鲁迅日记的重要性。但是,其特定视角下的考察必然会忽视某些方面,如忽视对日记和文学创作互文关系的探讨,缺乏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日记的意识。

(三)分析日记文本特征

研究者首先关注的是鲁迅日记的写作方式,如花启清的《鲁迅应该怎样记日记——从“流水账式”谈起》谈论“流水账式”的日记特征,他强调备忘录式是日记文本创作的一种类型,不应简单地以“流水账式”贬低以至否定鲁迅日记,而应认真研究。陈漱渝发表《时代的剪影生活的实录——读〈鲁迅日记〉》,认为鲁迅日记采用排日记事形式,寥寥数语,简单精炼,应属于日记的“正宗嫡派”。文章突显日记的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强调日记的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坚决反对试图利用日记来曲解鲁迅。王锡荣发表《日记中的春秋笔法》,探讨鲁迅日记“微言大义”的写作方式及其背后深因。

随着日记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视鲁迅日记为一种叙事文本,从而进行日记文本特征的探讨,如於贤德的《日记文本类型的文学特性与审美意蕴》从文本的角度考察,将鲁迅日记归类为记事型,即“纯粹记录当天所经历的主要事情,把从早到晚的时间维度作为书写的线索,依次记录所做过的事和所见过的人”⑤,而“流水账式”的鲁迅日记主要记述人际交往、购书读书以及与家庭财务收支相关事宜,用词极为简练。并且,文章提到鲁迅日记记载的具体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当时的政治形势、新闻事件,更没有表达对于社会、生活以及自我思想活动的看法和评价,基本上都是人际交往和财务往来。究其原因,他认为首先是鲁迅把日记作为记事的工具来使用,其次作为文学家,鲁迅往往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和自我内心的感受放到文学创作领域表现。其实,於贤德从文本内容上分析鲁迅日记最基本的记事性特征,虽也认识到日记私密性的某些原因,但没有深入探究这些特殊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张高杰发表的专著《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研究——以鲁迅、胡适、吴宓、郁达夫为中心》⑥,该书第四章研究鲁迅日记的表层话语形态与深层作家主体精神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他认为鲁迅日记是一个极为简略但很系统完整的叙事文本,谈到鲁迅日记的三种文本形态并分析日记显著特点,即只记录日常生活,不涉及社会时政内容,极少见内心情感的流露。接着,他将此视为鲁迅对虚无的体认与反抗,认为日记写作活动本身对于鲁迅具有重要的意义,即通过抓住熟悉的日常生活以抗争现世和生存的黑暗与虚无。虽然鲁迅日记既没有对外在社会环境的记载,也没有个人真实感情的流露,这迥异于日记常态并且违背读者的阅读期待。但是,其实鲁迅对日记文体有精准的把握,作为“写给自己看的”日记文本则体现了他内心的真实,即对世界的虚无与绝望。而鲁迅的可贵之处在于依靠写日记的具体行动来反抗虚无,确证自己的主体存在。最后,他将问题指向了现代性与文体选择,认为对现代性不同的体认和把握方式是鲁迅日记迥异于其他作家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他将鲁迅日记的这种特殊性归咎于对现代性的追求与把握,这具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忽视了日记其实是一种传统的写作方式。

90年代,随着“日记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具有日记文本意识,将日记视为一种独立的文类,这也利于挖掘鲁迅日记的文本特征和文本价值。但是,这类分析还是不够全面的,仅仅是把鲁迅日记放在日记文本的大背景下简单谈论,虽详细分析鲁迅日记的文本形态和文体特征,但又片面地将此归于鲁迅对现代性的把握。

(四)日记文本和其他创作的关系

相对于其他文类,日记更像是一种反文本,研究者将日记作为一种非典型性文体,开始探讨鲁迅日记与其他文类的互文关系。

1980年,包子衍发表专著《〈鲁迅日记〉札记》⑦,该书以日记为中心,全面探讨鲁迅日记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战斗经历的光辉记录——学习〈鲁迅日记〉札记》这篇文章详细地论述日记是鲁迅战斗经历的光辉记录,它和鲁迅的其他著作一样,充满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通过系统地学习鲁迅日记,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为中国人民革命奋勇斗争的业绩,从而看到鲁迅思想发展的历程。其次,《这里也是战场——谈〈鲁迅日记〉中有关“宴饮”的一些记载》一文论述日记中有关宴饮的记载有660条以上,提供了研究鲁迅参加政治活动的线索,也使人们从中看到这位中国文化革命主将,跃马投枪,坚韧地反抗着呼啸着前进的光辉侧影。再次,日记不仅反映了鲁迅革命的业绩和思想历程,而且提供了深入研究鲁迅著作的第一手资料。该书以日记为主线,结合鲁迅著作、书信和他人的回忆文字,对一些作品的写作过程、出版情况、外文译本、人物原型等方面材料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包子衍对于《鲁迅日记》的贡献,尤其是“考”和“注”方面的工作,不管是日记中的未名社、译文社,还是鲁迅与陈望道、刘和珍、冯雪峰、“楚囚”等人的关系,他都进行系统地资料考证,使之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彭小燕发表《“沉默鲁迅”(1909-1917)思想建构的一份补证——对〈怀旧〉及鲁迅相关日记细读性分析》和《从“沉默鲁迅”(1909-1917)的日记和汉画收藏看鲁迅反击生命虚无、实施自我救赎的可能性》。前者认为在“沉默鲁迅”的《怀旧》以及日记中同样可以看到其他作品中存在的一种意义结构,即《呐喊》《仿徨》富于层次地呈现着鲁迅审视下的20世纪中国现实,一个“生民苦难——社会黑暗——生命虚无”的世界。其认为鲁迅的这一思想建构虽则显露在1918年后的文本中,但却生成于鲁迅的“沉默”时期。后者是以“沉默鲁迅”的相关日记和汉代画像收藏为考察对象,分析了鲁迅反击自我生命虚无、走向生命自救的巨大可能性。文章指出在“沉默鲁迅”的日记中闪烁着鲁迅内心难以割舍而又暂时处在“沉埋”状态的人间关爱情怀和自我生命向往,而令鲁迅痴迷的汉代画像收藏则在不经意之中展现出他内心依然猛烈、激昂的生命创造意志。⑧事实上,彭小燕选取日记中能够暗示出鲁迅对现实环境的主观感受的部分,目的在于对鲁迅的其他作品进行补充论证,欠缺从整体上真正意识到鲁迅日记作为文学文本的重要之处。

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开始关注鲁迅日记的文学史意义,将日记和文学创作联系在一起进行文本分析,进而挖掘鲁迅日记和小说、杂文等之间的互文关系。然而,这类文章虽以日记文本为主,但还是将日记放在资料备考的位置,仅借助日记来印证鲁迅的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对日记自身文学意义的探讨。

三、综合比较方面

既往研究者主要关注两点:一是将鲁迅日记置于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的大框架中进行论述;二是进行单独的作家日记比较研究。

在整体论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时,邓渝平的硕士论文《五四文学家日记研究》,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细致考量,进一步加深对五四文学活动的认识,更深刻地了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鲁迅对于中国古典书籍的阅读表明他读书选择上的偏向性,虽然在当时号召年轻人少读甚至不读中国古籍,可他在日常生活中依旧大量阅读中国古书,并不曾完全按照其文学主张行事。正是在这种“言行不一”之中,可看出他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亦可看出那代文学家所面临的精神困境,那种身处于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夹缝中的生存困境。另外,桑逢康发表《现代作家日记研究——以胡适、鲁迅、郁达夫为例》⑨,文章从内容和特点方面来分析作家的日记并以此展示异同之处。谈到鲁迅的日记时,他强调鲁迅日记的某些特殊性,如“流水账式”,简略记事,绝少描写与议论,也无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内心世界的展示,仅是“自己的简洁的注释”。同时,他还认为日记突显人际往来和历年书帐,因而缺少文学色彩。

张高杰发表《论现代作家日记的价值多重性》,认为现代作家日记具有多重的意义和价值,即社会史价值、思想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谈到思想史价值时,他认为现代作家日记是面向自我的写作,保存了丰富的思想元素和心灵信息,成为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而对于鲁迅日记中的“五日失记”问题,也可以从日记的空白中读出作家的思想。另外,刘增杰发表《论现代作家日记的文学史价值——兼析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文章谈到作家情感世界的真实投影时,认为日记反映出鲁迅的思想深刻和态度分明。他认为现代作家日记中藏着各类具体的现代文学史料,如研究鲁迅日记中购书和赠书目录,可以获知鲁迅学术研究的兴趣,鲁迅的未来学术研究的走向以及鲁迅在不同时期和友人交往的情况。

同时,在作家日记比较研究这一部分,研究者着重于比较鲁迅和郁达夫的日记。如谢泳的《两种日记的比较研究——读鲁迅郁达夫日记札记》,文章主要是从性格差异、文体风格、史料价值、文学价值等角度进行比较。他还谈及两者对于日记真实性问题的看法,强调鲁迅认为“就文学的真实性来说,‘体裁似乎不关重要’,‘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于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倘若仅仅为了追求体裁和形式的真,以至‘牺牲了抒写的自由’,那就‘无异于削足适履’,是作家作茧自缚。”⑩吴建华的《论鲁迅日记与郁达夫日记的异同》也认为两者都强调日记写实的重要性,但在日记的内容和文体风格上呈现出巨大的反差。鲁迅日记简洁明快,对国家和个人生活中的许多大事在日记中不记或者仅隐隐提及,而郁达夫日记优美抒情,详尽地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易惠霞的《郁达夫与鲁迅日记的比较研究》也指出两者都强调日记的真实性,主要从关注焦点和表达方式来分析不同的原因。他认为郁达夫日记是描写型,追求的是人性的真,重在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表现为明快畅晓的创作风格。而鲁迅日记是记事型,强调的是艺术的真,意为临摹现实、感悟人生,表现为含蓄隽永的创作风格。显然,这类研究都是集中于强调鲁迅和郁达夫对于日记真实性问题的看法,进而分析两者日记的异同之处,并没有超出这个既定的范围来谈论日记。

由上述分析可知,不管是将鲁迅日记置于现代作家日记的整体框架下,还是将鲁迅日记和郁达夫日记进行单独比较,其可贵之处在于研究者对现代作家日记的重视,在“大文学”这一背景下强调日记文体的独特价值。当然,这类研究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鲁迅日记除记事性以外的特殊之处,也没有将鲁迅日记和其他作家日记进行更加合理化地比较研究。

此外,国外对于鲁迅日记的研究主要是日本方面,研究者关注于日记中的医疗和“空白”等问题。如泉彪之助发表《鲁迅日记中的医疗》《〈鲁迅日记〉中的几位日本医生及有关人士》《山本忠孝——鲁迅在北京时的主治医》、渡边新一的《论〈鲁迅日记〉中的空白一日》以及藤井省三谈论的《失踪的鲁迅日记》。这类研究立足于对鲁迅作品周边的诸要素进行实证分析,利于了解促成作品形成的环境条件,但认为鲁迅日记本身不是所谓日记文学的形式,仅强调日记是客观性的记载。

综上所述,既往关于鲁迅日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日记的史料价值,认为其具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同时,研究者因“流水账式”也关注到鲁迅日记的记事功能,强调其具有特殊的文本价值。随着鲁迅日记研究的不断推进,研究者可以对日记的其他特殊性进行考察,挖掘鲁迅日记背后的思想史价值和文学史意义,进而全面地把握鲁迅日记,使得鲁迅研究更加充实而富有活力。

注释:

①鲁迅:《马上日记》,《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25页。

②柯灵:《关于〈鲁迅日记〉》,《鲁迅风》,1939年第5期。

③韩大强:《鲁迅由北京官场转向上海文场的心路历程——基于鲁迅日记中关于经济收入记载的分析》,《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12期。

④刘克敌:《努力的徒劳与徒劳的努力——从日记看“五四”退潮之初鲁迅的日常生活》,《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⑤於贤德:《日记文本类型的文学性与审美意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⑥张高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研究——以鲁迅、胡适、吴宓、郁达夫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⑦包子衍:《〈鲁迅日记〉札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⑧彭小燕:《从“沉默鲁迅”(1909-1917)的日记和汉画收藏看鲁迅反击生命虚无、实施自我救赎的可能性》,《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⑨桑逢康:《现代作家日记研究——以胡适、鲁迅、郁达夫为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⑩谢泳:《两种日记的比较研究——读鲁迅郁达夫日记札记》,《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日记鲁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鲁迅,好可爱一爹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阿迅一族
成长日记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