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冬军
摘 要: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自“新课标”发布以来,广大体育教师在課改实验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体育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体育教师在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改造时,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体育课程改革中到底应该如何审视教学过程的优化,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还是“墨守成规”?该文就体育课堂原生态的视角,阐述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
关键词:原生态 体育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7(b)-0100-03
Abstract: Since the promulg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01, a vast of PE teachers have been taking an active role i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s of the educational experiment. With their great efforts and the past ten years` practices,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en brought a vibrant scene, which gains good effects and accumulates plentiful experience. However, along with the reforms and optim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me new problems and new situations has inevitably shown up. How to carefully examine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processes in PE curriculum reforms remains a problem. Should we always pursue for innovations blindly or just follow the conventions without any changes? This essay will explore the optimization of PE teaching proce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of education.
Key Words: Ecology of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Optimization
“原生态”一词来源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是人们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的关注与反思。工业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使人类不断走向繁荣与昌盛,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却如履薄冰、危在旦夕。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痛定思痛,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矛盾与统一的关系。还自然以“原生态”的呼声也不断增加,同时,“原生态”这一理念逐渐被引入到社会各种领域中[1]。该文中的学校体育“原生态”是从体育史学、现代学校体育学的视角,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为目的,反思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体育原生态回归的问题。
1 学校体育原生态释义
学校体育的原生态是指学校体育没有经过过多加工的、本身固有的属性与效能。要弄清学校体育的原生态问题,就必须对学校体育的本质内涵和功能目标进行探讨。我国《学校体育大辞典》对学校体育的定义为:“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从这一意义上,除了学校正式的体育课、学校竞技体育之外,还包括课外的体育活动,以及回家后的体育活动,都应该属于学校体育之范畴[2]。然而,无论学校体育的范畴多么宽泛、学校体育的形式如何的多样,始终不变的目标是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是所有学校体育范畴的共同点,也是它们共同的归宿点。因此,可以说“原生态”的学校体育是授予学生一定的体育知识,教会学生良好的运动技术与技能,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过程。
2 体育教学内容的原生态
2.1 关注体育基本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的原生态是指在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中不能忽视学校体育促进人发展的基本内容,例如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走、跑、跳、投等基本技能获得的教学内容;体操运动中促进学生基本身体姿势、平衡系统、协调系统形成的训练内容。随着现代多元化运动元素在学校体育中的逐步融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也呈现出多样与纷杂。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的体育教学改革中,逐渐忽略了学校体育教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课程优化过程中,并不排除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但无论如何创新、如何改造,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都应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使命。
2.2 拓展自然体育教学内容
自然体育教学内容包括自然地理资源、自然气候资源、自然人文资源。当前体育课自然教学内容的开发明显滞后于外来体育内容,如体育舞蹈、街舞、轮滑、跆拳道等娱乐性项目颇受欢迎。而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地方特性的传统运动项目更多的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在对抗性、激烈性、观赏性等方面不如新兴运动项目明显,在體育教学改革中逐渐被娱乐性较强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所取代[3]。体育课程教学中自然体育教学内容与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够缓解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的压力,而且因地制宜,贴近学生实际,能够体现地方特色,保持地方传统。
2.3 渗入体育挫折教学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强化与深入,人们的观念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体育教师的观念也应随之转变。從注重提高体质、技能发展、培养体育兴趣的教育转变为全面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就是当前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4]。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耐挫折能力”。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对学生的身心施加一定的刺激负荷,让学生在一定的困难与挫折下学习和成长。具体的说,在体育课中必须有竞争、有胜负、有痛苦、有失落……总之,“快乐体育”应该是结果的快乐,而并非是过程的快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竞争性、竞赛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精神;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困难与压力的能力;促进他们养成自我调整心态的能力;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面对困难能够从容对待、积极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体育教学环境的原生态
3.1 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
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活动环境,是从人的身心教育发展要求出发,所组织的体育教育的活动空间[5]。体育课程本应该是相对开放的教学过程,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像在其他科目学习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开放的活动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个体直接与外界自然环境接触,直接参与体育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外界自然环境和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多次反复地感受某种环境刺激和运动形式刺激,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6]。教师和学生在这样一个相对开放的时空下进行体育教学与学习,即是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令人失望的是,随着室内体育设施条件的不断的提高,很多体育教师因为天气稍微“恶劣”一点,就将学生安排在室内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也就自然会产生对“恶劣”天气的恐惧心理、自然也就经不起“风吹日晒”。
3.2 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
体育教学的中的人文环境,包含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具体包括体育课的合理安排实施、各种体育组织和活动、竞赛的开展、社会交往、体育学习氛围、社会信息、社会经验以及良好的体育校风、班风等等。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支持与保护,而不是扼制。在体育教学人文环境中,学生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体育教师应用自己的情感、组织领导方式、人格魅力、教学艺术去培养亲密型的师生关系,坚持落实体育课堂教学和班级体育活动的制度,促进良好的体育教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与发展。体育教师应积极用爱去感化学生,营造优良的体育教学人文环境[7]。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建立,是感化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体育情感的重要途径,是促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重要保障。
4 体育教学评价的原生态
4.1 体育运动技能评价导向
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无论体育课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转换,师生角色的定位等诸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从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学生的运动技能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为新课程的改革而改革,在教学评价改革中忽略了体育教学评价的实质内容:学生的运动技能评价[8]。体育课的第一任务是教会学生某方面的体育运动技能。因此,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决不能忽视学生对该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技能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从长远技能目标来看,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是否能掌握1~2项自己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的锻炼方法,并在这方面形成一定的特长。是否努力提高某个项目的技战术的应用能力,为今后的自我锻炼打好基础。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评价,并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做出指导与纠正可以激励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同时,通过教师对技能评价的反馈,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4.2 体育运动知识评价导向
体育运动知识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是对运动技能、锻炼方法、体育知识的认知程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动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學会制定合理的运动负荷,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运动实践[9]。体育运动知识评价导向是新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体育课程中学生体育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尺。新课程与传统的体育课程有明显差异,通过将体育知识和技能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将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身体锻炼作为增进健康的手段之一,把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与体育教学实践有机融合。
4.3 体育运动健康评价导向
如果将体育技能学习看作手段,那么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获得身体健康就是体育课程的目标。在体育学习中,是否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是检验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体育运动健康评价主要有身体素质、形态机能等方面构成。例如: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有氧耐力、人体组成成分、身体匀称性、有氧代谢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和心肺功能等。新课程改革中,有些教学刻意追求形式的多变、结构的花哨、语言的时髦,在教学实践环节上,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和新颖的教学形式,华而不实[10]。认为学生玩的开心、教学过程新颖就是一堂好的体育课,这样的评价制度是对新课程创新性教学的曲解。在这样的评价导向下学生不仅学不到体育基本技能,而且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干预度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将学生运动健康评价导向作为评价一堂体育课是否成功、有效的重要指标,并把其放到一个合理的层次上。
4.4 体育意志培养评价导向
新课改后不断听到一些学者的声音“不能伤害学生幼小、脆弱的心灵……”。于是大家纷纷淡化学校体育中本有的竞技活动、减少学校体育课堂中的竞争性元素。积极响应“快乐体育”,“关注过程,忽略结果”的评价模式由此诞生了;体育课堂中融入竞技、竞争性活动被认为是伤害学生自尊的评价导向也悄然形成。然而,近年来中小学生乃至高校学生的应心理承受力不足而导致的自杀率不断增高,又给了人们怎样的启示?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培养的缺失,挫折教育的淡化,只能使學生越来越来脆弱。近年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得与失”告诉人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融入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挫折教育相关内容,并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渗入学生意志培养评价导向,还原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原生态。
5 结语
追寻学校体育“原生态”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优化方式之一,也是近年来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改革的真切感受。到底什么样的体育课是一堂成功、有效的体育课,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最有效,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最合理?这些问题都将是今后课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道路还很长,改革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创新与传统、快乐与挫折”的博弈。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今后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优化中不应摒弃学校体育自身的、原有的、本质性的功能与特征,即“原生态”的学校体育。
参考文献
[1] 丁丽洁.“原生态”唤醒文化记忆[N].文学报,2006-05-18(1).
[2] 李红智.对学校体育的本质内涵与功能目标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70-71.
[3] 郭琼珠,黄景东,林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改革的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242.
[4] 和嘉禾.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10(4):62.
[5] 刘春霞.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9(9):124-125.
[6] 金華.体育教学环境与学生的成长[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2):70.
[7] 卢竞荣.大中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90-91.
[8] 陈恩华.体育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评价[J].中学教学参考,2010(9):88.
[9] 张琴,董红刚,方新普.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探析[J].体育教学,2009(7):17.
[10] 贺辉雄.净化体育课堂让体育回归其本[J].新课程(教研),2010(2):45-46.